分享

简述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序列及主要将领的最终结局

 蔓萝花 2024-05-18 发布于安徽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发起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史称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负责指挥的是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累计参战7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

徐州“剿总”

直辖2个军,第20军(133师、134师)、第107军(260师、暂编25师)。

总司令:刘峙,1892年生于江西吉安,1950年移居印度尼西亚,曾在一所小学教书。1954年回到台湾,任“总统”办公室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晚年生活平淡,整理出版了回忆录《我的回忆》。

副总司令:杜聿明,1904年生于陕西米脂,1949年1月10日凌晨,被解放军俘于安徽萧县张老庄村,随后被送到北京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并出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之后还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副总司令:孙震,1892年生于四川成都,淮海战役后调任川东绥靖总司令、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务。1949年12月去往台湾,任“总统”办公室政策顾问。

副总司令:刘汝明,1895年生于河北献县,淮海战役后调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闽粤边“剿共”总司令等职务。1950年9月去往台湾。

副总司令:冯治安,1896年生于河北故城,淮海战役后调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不久之后飞往台湾,在他59岁生日那天突发脑溢血逝世。

副总司令:韩德勤,1892年生于江苏泗阳,淮海战役后退往台湾,任“总统”办公室战略顾问。

副总司令:李延年,1904年生于山东广饶,淮海战役后调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等职务。1949年9月逃往台湾,因下辖的73军在防守平潭岛时提前撤退而被军事法庭审判,1年后出狱。

第20军军长:杨干才,1899年生于四川广安,淮海战役后率部南撤,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江,1949年4月24日兵败自杀。

第107军军长:孙良诚,1893年生于天津静海,1948年11月13日向解放军投诚,随后借口说服刘汝明起义而逃至上海不归,并出卖了陪同前往的我军同志。上海解放后被捕,1951年5月病死狱中。

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

主任:杜聿明(兼)

副主任:孙元良,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淮海战役中化装逃脱,随后曾任第16兵团司令、川鄂绥靖公署主任。1950年去往台湾,担任针织公司董事长,2007年以103岁的高龄在台北去世。

副主任:赵家骧,1910年生于河南卫辉,淮海战役后被派到重庆、成都等地收拢残兵。1950年飞往台湾,曾任陆军参谋长、第1军团副司令、金门防卫司令长官等职务。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炮击金门,赵家骧在逃往防空洞的路上被击中身亡。

第二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灭,下辖第5军(45师、46师、200师)、第70军(32师、96师、139师)、第72军(34师、122师、233师)、第74军(51师、57师、58师)、第12军(112师、238师)、第116军(287师、288师)。

司令:邱清泉,1902年生于浙江永嘉,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向陈官庄、青龙集地区发起总攻。1月10日凌晨,邱清泉在逃往张庙堂的路上被击毙。

副司令:舒适存,1898年生于湖南平江,淮海战役后调任台湾防卫参谋长,退役后任台湾电力公司顾问。

副司令:谭辅烈,1903年生于江苏高邮,淮海战役后逃往台湾。

副司令:高吉人,1899年生于陕西靖边,淮海战役后调任金门防卫副司令员、台东防守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第5军军长:熊笑三,1905年生于湖南长沙,淮海战役中突围并逃往香港,1951年去往台湾任“国防部”中将高参、石门水库管理专员等职务。

第70军军长:高吉人(兼)

第72军军长:余锦源,1904年生于四川金堂,1949年1月10日在河南永城向解放军投诚,获释后返回国统区,任第7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员、成都防卫副总司令等职务,1949年12月27日再次向解放军投诚。1951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错误处死,1984年平反。

第74军军长:邱维达,1907年生于湖南平江,淮海战役中被俘,到华东军区高级军官训练团学习,随后被分配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1958年起,担任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第12军军长:舒荣,1898年生于云南弥渡,淮海战役中只身突围,被任命为重组的12军军长,随后逃往台湾。

第116军军长:谭心,生平不详,淮海战役中向解放军投诚。

第六兵团

淮海战役中增援未果,随后撤往江南。下辖第39军(103师、147师)、第54军(8师、198师、291师)、第96军(141师、282师)、第99军(92师、99师、268师)。

司令:李延年(兼)

副司令:梁栋新,1904年生于广西容县,淮海战役后逃往台湾,任“国防部”少将高参、陆军作战设计委员会三组组长等职务。

第39军军长:王伯勋,1899年生于贵州安龙,淮海战役后调任第19兵团副司令,1949年12月在贵州兴仁率部2万起义。随后历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贵州省参事室主任等职务。

第54军军长:阙汉骞,1902年生于湖南宁远,淮海战役后曾任浦东兵团司令,上海战役中被我军击溃,随后去往台湾。

第96军军长:于兆龙,山东滨州任,淮海战役后去往台湾,曾任澎湖中部防守区司令。

第99军军长:胡长青,1907年生于湖南临湘,淮海战役后率部撤往江南,解放军渡江后自杀未遂,被部下救出,到西南地区担任第69军军长、第5兵团司令兼川康游击纵队总指挥等职务,1950年3月31日兵败自杀。

第七兵团

在碾庄地区被歼灭,下辖第25军(40师、108师、148师)、第44军(150师、162师)、第63军(152师、186师)、第64军(156师、159师)、第100军(19师、44师、63师)。

司令:黄百韬,1900年生于广东梅州,淮海战役中7兵团被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地区。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全军覆没,自杀身亡。

副司令:黄国梁,1900年生于广东增城,淮海战役后调任广东省保安副司令、海南警备副司令。1950年赴台湾。

第25军军长:陈士章,1902年生于河北赵县,淮海战役后南撤,于1949年8月在福建被俘。1975年3月特赦,后移居美国。

第44军军长:王泽浚,1904年生于四川西充,1948年11月18日被俘,先后关押于临沂、苏州、北京等地,因其血债累累,被判处死缓,1974年病死狱中。

第63军军长:陈章,1902年生于广东罗定,1949年11月12日所部被击溃,逃跑途中被我军击毙。

第64军军长:刘镇湘,1906年生于广西防城港,1948年12月22日被俘,1975年3月特赦,被任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秘书处专员。

第100军军长:周志道,1900年生于江西永新,淮海战役中带伤逃脱,担任重建的第100军军长、第五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国防部”中将高参等职务。

第八兵团

淮海战役中增援未果,撤往江南。下辖第55军(29师、74师、181师)、第68军(81师、119师、143师)。

司令:刘汝明(兼)

副司令:田镇南,1889年生于河南项城,淮海战役后去往台湾,曾任“总统”办公室参军、政策顾问等职务。

副司令:曹福林,1891年生于河北景县,淮海战役后调任厦门防守司令员,1949年10月退往台湾,任台湾电力公司顾问。

副司令:米文和,1893年生于河南郾城,淮海战役中被俘,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

副司令:刘汝珍,1904年生于河北献县,兵团司令刘汝明的弟弟。淮海战役后率残部撤往江南,渡江战役后一路经江西、金门撤往台湾。

第55军军长:曹福林(兼)

第68军军长:刘汝珍(兼)

第十二兵团

在双堆集地区被歼灭,下辖第10军(18师、75师、114师)、第14军(10师、83师、85师)、第18军(11师、49师、118师)、第85军(23师、110师、216师)。

司令:黄维,1904年生于江西贵溪,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送到北京战犯管理所改造。1975年12月,黄维作为最后一批特赦的战犯,被安排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1989年3月20日,黄维在赴台湾探亲访友前夕突发心脏病去世。

副司令:胡琏,1907年生于陕西渭南,淮海战役中突围成功,任闽浙赣边区司令、金门防卫司令、陆军总司令、驻南越“大使”等职务。

副司令:吴绍周,1902年生于贵州天柱,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1952年释放,担任过湖南文史馆官员、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务。

第10军军长:覃道善,1904年生于湖南常德,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1961年特赦,任湖南省参事室参事。

第14军军长:熊绶春,1907年生于江西南昌,淮海战役中起义未果,最终被解放军击毙。

第18军军长:杨伯涛,1909年生于湖南芷江,1948年12月15日在双堆集地区被我军俘虏。改造期间,曾撰写《美军战术之研究》,供志愿军参考。1959年12月,杨伯涛第一批被特赦,随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第85军军长:吴绍周(兼)

第十三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灭,下辖第8军(42师、170师、237师)、第9军(3师、166师、253师)、第64军(淮海战役后期重建,、156师、159师)、第115军(39师、180师)。

司令:李弥,1902年生于云南盈江,淮海战役中逃脱,辗转来到云南,纠集残部和部分民间武装,在缅甸北部组成“云南反共救国军”。1954年,因缅甸向联合国提出控诉,李弥率大部分部队撤回台湾,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副司令:赵季平,1900年生于湖南湘西,1949年底病逝。

副司令:李九思,1900年生于河南邓县,淮海战役后先后逃往南京、上海,最终在苏州被俘,之后转到抚顺战犯管理所。1975年3月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江苏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第8军军长:周开成,1905年生于湖北潜江,1949年1月9日在张庙堂被俘,1975年3月特赦,担任过湖北省政协文史专员、湖北省参事室参事等职务。

第9军军长:黄淑,1907年生于广东五华,1949年1月10日被俘,1961年12月获特赦,担任广东省政协文史专员。

第64军军长:李荩萱,1903年生于湖南资兴,1949年1月10日在河南永城被俘,1975年3月获特赦,任上海市政协秘书处专员,1983年2月因煤气中毒去世。

第115军军长:司元恺,1898年生于河北青县,1949年1月10日在河南永城被俘,1953年在转押安阳期间病逝。

第十六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灭,下辖第41军(122师、124师)、第47军(125师、127师)。

司令:孙元良(兼)

副司令:曾甦元,1896年生于四川广汉,淮海战役后被调往西南,担任重建的第16兵团副司令。1949年12月26日在四川什邡起义,随后历任解放军第9兵团副参谋长、志愿军朝鲜东海岸防御指挥所副参谋长、江苏省林业厅厅长等职务。

第41军军长:胡临聪,1902年生于四川犍为,1948年12月10日在河南商丘被俘,1960年11月获特赦,历任四川省政协秘书处专员、四川省政协文史专员等职务。

第47军军长:汪匣锋,1899年生于四川简阳,1948年12月被俘,送到吉林战犯管理所改造。

第三绥靖区

大部分起义,下辖第59军(38师、180师)、第77军(37师、132师)。

司令:冯治安(兼)

副司令:张克侠,1900年生于河北献县,1948年11月8日与何基沣一起率2万余官兵起义,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此后历任解放军第33军军长、林业部副部长、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副司令:何基沣,1898年生于河北藁城,1948年11月8日率部起义,随后历任解放军第34军军长、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务。

第59军军长:刘振三,1904年生于河北故城,淮海战役后调任淞沪警备副司令,之后去往台湾。

第77军军长:王长海,1897年生于山东平原,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后被免职,随后去往台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