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歙县中学

 相逢就是缘 2024-05-18 发布于安徽
www.toutiao.com 2023-05-16 10:41
歙县中学歙县中学创建于民国32年(1943年)秋,原名歙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问政山上,创办人凌集机。解放初,易名为皖南区歙县初级中学。1952年改称现名。1953年增办高中,扩建为完全中学。1960年,被评为省红旗学校,校长南岳民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先进单位”奖状。1963年秋,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歙中建校20周年,郭沫若为该校题词:“中学生时代是人生关键的时代,必须打好知识基础,养成劳动习惯,争取又红又专”。该校初创时,借用民间的珠兰花舍,土墙茅屋,条件困难。师生辟山开路,劳动建校,刻苦耐劳,蔚为风气。学校管理严格,学习空气浓厚,社会声誉较好。民国37年,王世杰同志受中共上海中央局学委派遣,到歙县工作,应聘进入歙中,团结进步师生,组织“小草”文艺社,传播进步思想。解放前夕,经过复杂的斗争,组成应变委员会,开展护校运动,迎接解放。1953年初,歙中与徽师、潭渡中学、米丘林初中四校联合组成了党支部。该校办学成绩显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早期学生中,最突出的有周道炯(现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罗辽复(著名物理学家、现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内蒙古自治区委员)、方家雄(国防科委上海科技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方爱农(湖南大学教授、美国数学杂志评论员)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受到严重摧残,教师队伍解散,校舍改作厂房,被迫迁入停办的徽师校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歙中迁回原址,被定为徽州地区重点中学。全校师生艰苦奋斗,修复创伤,再度兴起。1984年12月,省教育厅重新确定歙中为省重点中学。该校于1984年在省内首批试行校长负责制,并制订了“教育改革总体方案”。为落实德育工作,建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分为教职工思想工作组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进行有层次、有计划地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以英语、政治学科的教学为重点,坚持不懈地进行教改探索和教学诸因素量化评估的探索,指导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学校行政会,树立行政干部全员管理的观念,每隔一年修改和完善一次学校管理工作条例,紧紧围绕校风教风的建设,不断深化改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985年,学校有24个班,高、初中各12个班,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143人。校园占地面积41420平方米。现有的教学用房2472平方米,行政用房466平方米,生活用房2472平方米,其它用房6074平方米。实验仪器能满足教学需要。图书现有25000册,并设有教学资料室。体育设施有运动场9420平方米和必备器材。在勤工俭学方面,有校办农场和印刷厂,每年可有一定收益,用以改善办学条件。

曾经是歙县县衙,如今的歙县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