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岗位基础知识|锅炉分类(二)

 福州电校焊接班 2024-05-18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1-11 强制循环锅炉有何特点?

答:强制循环锅炉的特点是:

(1)由于装有循环泵,因此其循环推动力比自然循环大好几倍。

(2)可以任意布置蒸发受热面,管子直立、平放都可以,所以锅炉形状 与受热面能采用比较好的布置方案。

(3)循环倍率低。

(4)由于循环倍率低,循环水量较小,因此可以采用蒸汽负荷较高、阻 力较大的旋风分离装置,以减少分离装置的数量和尺寸,从而减小汽包 直径。

(5)蒸发受热面中可以保持足够高的质量流速,使循环稳定,不会发生 循环停滞和倒流等故障。

(6)循环泵所消耗的功率一般为机组功率的0.2%~0.25%。

(7)锅炉能快速启停。

(8)循环泵的使用增加了制造费用。

1-12 以1025t/h 锅炉为例说明 II 型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锅炉总体布置 的概况。

答:1025t/h控制循环锅炉是由上海锅炉厂按照美国燃烧工程公司技 术,并在它的指导下设计、制造的。锅炉采用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单汽包、单 炉膛的II型总体布置型式,炉前布置3台锅水循环泵,炉后布置2台三分仓 转子转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的钢架为全钢结构,并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绕带式刚性梁结构。刚 性结构中设置了3层导向装置,以满足锅炉的膨胀要求。刚性梁分布为炉膛 部分23层、尾部16层。

锅炉采用全悬吊结构,炉顶大板梁的高度为65550mm,汽包中心线标 高为57 800mm,燃烧器顶排标高为25 430mm(它与屏式过热器底部距离为 18 280mm),省煤器给水进口管路标高27600mm,再热蒸汽进口管标高 37 340mm.

炉膛截面为长方形,深度为12330mm,宽度为14 022mm。在炉膛上部 悬吊着4排分隔屏过热器,每排由6片屏组成,共24个分隔屏。屏间横向 节距为2780mm,管间纵向节距为 60mm。在分隔屏过热器之后,炉膛折焰 角上方布置了20排后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的横向节距为684mm,纵向节距为63mm。水平烟道内布置有末级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而低温对流过热 器则水平布置在尾部垂直烟道的上部,其后布置了单级省煤器。

锅炉的再热器系统由墙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对流再热器组成。 墙式再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的前墙和两侧墙上,靠近水冷壁管,将这部分水 冷壁管遮挡住。在后屏过热器之后、炉膛后墙折焰角之上布置了 30排屏式 再热器,其横向节距为456mm,纵向节距为73mm。60排末级对流再热器 则布置在水平烟道内,它们由30排屏式再热器直接连接而成,中间没有 集箱。

在锅炉尾部烟道的下方布置了2台型号为Z-29VI-(T)-1676的三分仓转 子转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直径为10 330mm,外壳高度为1778mm,转子 受热元件高1676mm。整个横截面分为烟气、一次风和二次风3个通流区, 相邻流道之间设有3个惰性区。

锅炉采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摆动式直流燃烧器,沿高度方向分5层布 置。每角燃烧器风箱内设有3层启动及暖炉用的油枪,每角燃烧器通过控制 杆由气动装置驱动,燃烧器喷嘴能上下摆动30°燃烧器风箱与水冷壁组装成 一体,运行时随水冷壁一起膨胀。

制粉系统采用配CE公司技术生产的RP中速碗式磨煤机的正压直吹式 制粉系统。

锅炉采用水力定期出渣方式。水力排渣槽为双Y形结构,与水冷壁之 间采用水密封。灰渣斗容量能满足炉膛12h的排渣量。出渣口布置有碎渣 机,碎渣的粒度尺寸为25mm。

锅炉采用程序吹灰,炉膛布置有88个旋转式吹灰器,分成5行排列。 对流烟道布置有36个长行程伸缩式吹灰器,每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 出口处各装有1个长行程伸缩式吹灰器。

在炉膛后墙水冷壁折焰角之前装有2个温度探枪,以监视炉膛出口(即 屏式过热器下)的烟温。

锅炉配有炉膛安全监督系统(FSSS)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CCS)。

1-13 以1025t/h锅炉为例说明II型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锅炉汽水流程 布置的概况。

答:(1)给水系统。锅炉给水经止回阀、截止阀,通过省煤器进口连接 管道,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分配到省煤器蛇形管内,经加热后至省煤器中 间集箱,再引至省煤器悬吊管,集中到省煤器出口集箱,通过省煤器出口连 接管引入汽包。

(2)水循环系统。1025t/h控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系统由汽包、大直径 下降管、循环泵、环形下水包(集箱)、水冷壁、水冷壁出口集箱和汽水混 合物引出管等组成。

给水通过省煤器进入汽包,通过4根大直径下降管和引入集箱等的连 接,锅水流经3台循环泵,提高压头后经出口阀和6根出口管,由炉前送至 前、后及两侧组成的环形下集箱,作为水冷壁的进口集箱,以分配四面墙水 冷壁回路的供水。

前墙下环形下集箱的水流经装有节流圈的前墙水冷壁管子,吸热后进入 前墙上集箱,通过前墙引出管进入汽包。两侧墙下环形下集箱的水流经装有 节流圈的两侧墙水冷壁,吸热后进入两侧墙上集箱,通过两侧墙上集箱引出 管进入汽包。后墙下环形下集箱的水流经装有节流圈的后墙水冷壁管子到后 墙悬吊管,进入后墙悬吊管出口集箱,然后分成三路,第一路通过后墙悬吊 管出口集箱引出管直接进入汽包;第二路通过折焰角底管进入屏管,至后墙 上集箱,通过引出管进入汽包;第三路通过炉膛延伸侧墙包覆管至两侧墙上 部集箱,通过引出管进入汽包。

(3)过热蒸汽系统。1025t/h控制循环锅炉的过热器是由顶棚过热器、 包覆管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以及末级高温对流过热器等 组成的辐射一对流式多级过热器。

1025t/h控制循环锅炉的过热蒸汽系统流程中,汽包送出的饱和蒸汽由 连接管引至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经此集箱引出的饱和蒸汽分成两部分,其 中约34%的蒸汽由旁通管引到尾部烟道两侧包覆管过热器进口集箱,其余 66%经顶棚过热器管后进入出口集箱。尾部烟道两侧墙包覆管的进、出口集 箱内均有隔板,由炉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送至尾部烟道两侧墙包覆管进口集 箱的蒸汽分别经尾部烟道两侧的侧前和侧后的管系加热后进入出口集箱。

尾部烟道两侧墙包覆管前半部管的蒸汽经出口集箱的前部进入尾部烟道 前墙包覆管的进口集箱,蒸汽在此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连接管进入水平 烟道两侧包覆管的进口集箱,再经水平烟道两侧包覆管,加热后的蒸汽由连 接管送至水平烟道两侧包覆管的出口集箱,进入尾部烟道出口集箱;另一部 分进入尾部烟道前墙包覆管,然后进入尾部烟道前墙包覆管的出口集箱。在 此尾部烟道前墙包覆管出口集箱中集中的蒸汽,经尾部烟道的炉顶过热器, 再经尾部烟道后墙上部包覆管进入低温对流过热器的进口集箱。尾部烟道两 侧包覆管的后半部管子的蒸汽则经尾部烟道两侧包覆管出口集箱,也送至低 温对流过热器的进口集箱。汇合在低温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蒸汽,进入低 温对流过热器管系,经垂直管段进入低温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

在低温对流过热器和炉膛分隔屏过热器之间布置了喷水减温器,经喷水 减温调节后的蒸汽送至分隔屏进口集箱,经分隔屏加热后送至分隔屏出口集 箱,经连接管送至后屏过热器的进口集箱,经后屏过热器管系加热后送至后 屏出口集箱,再经连接管将蒸汽送至末级高温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蒸汽在 末级高温对流过热器管系将加热到额定温度,并由出口集箱经过热蒸汽引出 管送出去。

(4)再热蒸汽系统。1025t/h控制循环锅炉的再热器系统由墙式再热 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对流再热器等三级再热器组成。

从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由2根管子分左右两路引至锅炉,经过再热 器事故喷水减温器减温,进入墙式再热器进口集箱,经过墙式再热器管加热 后,从出口集箱引出,再由连接管送至屏式再热器进口集箱,经屏式再热器 管加热后进入末级对流再热器管。加热后的蒸汽进入布置在炉顶的出口集 箱,再经连接管送至汽轮机的中压缸继续做功。

1-14 何谓直流锅炉?有何特点?

答:给水靠给水泵压头在受热面中一次通过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直流 锅炉。

直流锅炉有以下特点:

(1)由于没有汽包进行汽水分离,因此水的加热、蒸发和过热过程没有 固定分界线,过热汽温随负荷的变动而波动较大。

(2)由于没有汽包,直流锅炉的水容积及其相应蓄热能力大为降低,一 般为同参数汽包锅炉的50%以下,因此,对锅炉负荷变化比较敏感,锅炉 工作压力变化速度较快。

(3)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不构成循环,无汽水分离问题,故工作压力升 高,汽水密度差减小时,对蒸发系统工质流动无影响,在超临界压力以上 时,直流锅炉仍能可靠工作。

(4)由于没有汽包,因此直流锅炉一般不能进行连续排污,对给水品质 的要求很高。

(5)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由于没有热水段、蒸发段和过热段的固定分界, 且汽水比体积不同,因此会出现流动不稳定、脉动等问题,影响锅炉安全 运行。

(6)在锅炉的设计与运行中必须防止膜态沸腾问题。

(7)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汽水流动完全靠给水泵压头推动汽水流 动,故要消耗较多的水泵功率。

(8)节省钢材,制造工艺比较简单,运输安装比较方便,蒸发受热面可 任意布置,容易满足炉膛结构要求。

(9)启动和停炉速度较快。

1-15 以半塔式苏尔寿盘旋管直流锅炉为例,简述直流锅炉的总体

 答:锅炉采用半塔式布置。烟道在炉膛上方,炉顶大板梁标高为79m, 前后墙百叶窗底高79.067m,两侧墙百叶窗底高为78.572m。

炉膛横截面为边长为13 084mm的正方形,在炉膛内布置了$51的盘旋 管(或称螺旋管)水冷壁。

炉膛四角布置了直流燃烧器,每角燃烧器高13m,由7组喷嘴组成,其 中有5个煤粉喷嘴和2个油喷嘴。油喷嘴只在启动或低负荷时使用,正常运 行时不投入。

炉膛出口上方紧接垂直烟道,烟道四壁布置了38x5的垂直管屏型水 冷壁,垂直烟道内,自下而上依次布置了第I级过热器、第II级过热器、第 II级再热器、第I级再热器、第二级省煤器和第I级省煤器,这些对流受热 面均由280根炉内悬吊管支吊。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都布置在锅炉尾部垂直下行烟道的 下方,烟气从炉膛出口一路向上流动,直至第一级省煤器后立即向炉后转 弯。从垂直下行空烟道往下行进,流向布置在下部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除 尘器和引风机,最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采用敷管炉墙,用矿渣棉做保温材料。锅炉本体采用全悬吊结构, 除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外,全部重量均悬吊在大板梁上,整个受热面均向下自 由膨胀。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则由单独的钢架支承。

半塔式布置锅炉保留了塔式布置锅炉的优点,即烟气自下而上流过过热 器、再热器和省煤器等对流受热面,从而减轻了飞灰对受热面的磨损。
采用半塔式布置。虽然一般锅炉的省煤器在易磨损部位(迎烟气流动方 向的管子弯头处)都装有防磨装置,但这台半塔式苏尔寿盘旋管直流锅炉的 省煤器管子上却没有装防磨装置,原因就在于半塔式布置可以使对流管子磨 损大大减轻。

1-16 简述半塔式苏尔寿盘旋管直流锅炉的汽水流程。

答:锅炉的主汽水系统中,给水经给水泵通过高压加热器、II型热交换 器后送至I级省煤器,到II级省煤器,再送入II型盘旋管水冷壁进口集箱。 进入分为2个管带的80根盘旋管,然后进入中间集箱。再进入垂直管屏水冷壁,集中进入汽水分离器。由汽水分离器引至炉外后侧16根悬吊管,进 入炉内280根悬吊管,然后进入炉外前侧16根悬吊管。通过I级喷水减温 后进入I级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I级过热器管加热后至出口集箱。再经过 II级喷水减温后进入II级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II级过热器管加热后至出口 集箱。这样,符合额定汽温要求的过热蒸汽便送至汽轮机高压缸做功。

过热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的排汽,分成两路,一路送至电厂自用 汽系统;另一路是主要的,送至I级再热器,经喷水减温后送至II级再热 器,再集中送至汽轮机中压缸、低压缸继续做功。

1-17 何谓复合循环锅炉?有何特点?

答:复合循环锅炉是由直流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综合发展而来的,是直 流锅炉的改进。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将蒸发受热面出口部分或全部工质 进行再循环的锅炉,称为复合循环锅炉,包括全负荷复合循环锅炉和部分负 荷复合循环锅炉。

复合循环锅炉有以下特点:

(1)需要有能长期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循环泵。

(2)由于在高负荷时可选用较低的质量流速,低负荷时利用循环泵来得 到足够的质量流速,因此与直流锅炉比,复合循环锅炉可节省给水泵能量 消耗。

(3)炉膛水冷壁工质流动可靠,很少发生故障,爆管可能性很小。

(4)锅炉运行时的最低负荷没有限制。低负荷时,没有旁路系统热损 失,减少了机组效率的降低。

(5)旁路系统简化,使机组启动时的热损失减少。

图片

来源:

锅炉运行/《火电厂生产岗位技术问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