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庙(学庙)的建筑制度及空间布局

 黄之中 2024-05-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是专门祭祀孔子及其儒家代表人物的国家礼制性建筑。历史上中国孔庙有一千五百六十多所,根据其性质或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孔氏家庙;二是国庙;三是学庙。

学庙或称庙学,在古代中国就是以办学为宗旨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它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学庙重在“学”字。

庙学的教育对象是各府、州、县学生员;祭祀对象主要是孔子,还有少数儒家代表人物。庙中有学,学重设庙,庙学合一,这是“庙学”的主要特征。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有千喵后学、左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规制。

一、孔庙建筑制度

地方庙学分为府、州、县三级其相应的孔庙的规模和标准也依次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府学孔庙比州学孔庙和县学孔庙的规模要大建筑标准要高。但它们的基本制度却是一样的,各地官学孔庙只有具备了孔庙的基本制度才能算是符合规制。

地方官学孔庙的基本制度是大成殿居中前有月台殿前左右设东西庑殿前为大成门再前为棂星门和万仞宫墙照壁泮池位于棂星门内外崇圣祠位于大成殿的北部或东北。地方官学孔庙只有完全具备以上建筑才能算是形制完备另外绝大多数孔庙棂星门前东西都有牌坊或牌楼大成门左右建名宦祠和乡贤祠除此之外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增加孔庙中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从而形成地方特色

二、孔庙建筑空间布局

一、地方孔庙空间布局

1:“庙”、“学”基本型制

地方孔庙中祭祀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教学的主体建筑是明伦堂,所以根据明伦堂和大成殿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庙”“学”的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左庙右学、右庙左学、前庙后学、后庙前学、中庙左右学。无论是哪种型制,在总体布局上总是以纵横轴为主,横轴线为辅,把庙、学作为一个整体。

图片

地方孔庙“庙”、“学”基本型制示意图

左庙右学这种布局是明清地方庙学定型以后的正规布局其源于周礼中尚左之制根据左祖原则先圣先师之庙应建在学宫之左此种布局较早出现在唐代它的都城孔庙与国子监的布局为左庙右学元代以后各朝代的都城孔庙都位于国子监左侧明代中期以后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庙学都是这种布局

左学右庙这种布局出现于南宋时期可能是受曲阜孔庙、孔林中尚右的影响孔子为殷人后他从殷制尚右其后代在墓葬和立庙时都遵循这一原则孔府和四氏学都建在孔庙东孔庙中西路建筑中供祀的是孔子的祖先而东路供祀的孔子的后代。南宋时的都城孔庙与国子监的布局也是左学右庙这种布局对南方的庙学布局有一定影响

前庙后学这种布局是宋元时期孔庙与学宫分离时期的一种布局方式后来这种布局的庙学有许多改为左庙右学而有些地方仍沿袭下来特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

中庙旁学中庙旁学是指孔庙居中其东西两侧均建学宫的平面布局这种布局方式非常少见它是前庙后学向左庙右学过渡时期的产物

后庙前学这种型制比较少见,只在河南汝州学宫出现过。

2:祭祀空间构成

各地孔庙建筑一般可分为前导、主体、后部三部分。前导部分包括照壁、泮池、棂星门等;主体部分包括大成门、大成殿、两庑以及乡贤、名宦祠等;后部主要有崇圣祠及其他附属性建筑。可以看出前导空间较空旷,建筑物疏松,主体部分建筑物雄伟高大,后部尾声部分离主体部分较近。这里按照祭祀功能,地方孔庙的祭祀空间布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①前导空间。地方孔庙大多位于闹市之中,设计入口大门时做到“藏而不露”闹中取静,采用照壁手法用高大的宫墙将庙掩于其后。棂星门为孔庙的正门,意指孔子施行教化、广育英才。棂星门前设一照壁----万仞宫墙,以此比喻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莫测。在棂星门与照壁之间的东、西两旁各立一座牌坊或门楼,棂星门内或外设一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各地的孔庙之中都有泮池,因而泮池就成了孔庙建筑的主要特征。

②主体空间。泮池和棂星门之后是孔庙的第二道大门----大成门。大成门内就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外宽阔的平台称月台、祭台或拜台,供祭祀时乐舞及礼拜使用。大成殿内正中供孔子坐像,孔子像两旁是颜回、曾参等四配十二哲的立像。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东西两侧有长长的厢房----东庑、西庑,庑中供奉着历代先贤、先儒的图像或木主。孔庙的大成殿一般位于整个孔庙布局的后半部分,它突出、显著,形成统领其他建筑的威势

③后续空间。大成殿后建有崇圣祠,用于祭祀孔子的父亲及孔氏五世先祖。这是孔庙的后部空间,它一般离大成殿较近,空间相对狭小,在参拜者达到大成殿惊喜之后,这里便是一个短促的结尾。

二、书院孔庙空间布局

1:书院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书院建筑布局仍以中国古老传统的四合院为基本单元,或为串糖葫芦式的几进院,如嵩阳书院;或为并列布置,如尼山孔庙;或为并列、多进院组合,如岳麓书院;形成由庭院组合的书院建筑群。这种互不干扰的独立性和空间景观完整的统一性,也创造了书院深幽安静的氛围。书院由于具有讲学、藏书、供祀三种功能,所以对应的讲堂、藏书楼、礼圣殿为各个院落的主体建筑。书院的礼圣殿如同大成殿一样,殿前都有开阔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