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流散文 || 筚路蓝缕的文化行者——序赵学法先生回忆录《路在脚下》

 竹溪浣月 2024-05-18 发布于山西

风流雅舍

筚路蓝缕的文化行者

——序赵学法先生回忆录《路在脚下》

冯  伟

丁酉岁尾,泰安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赵学法先生发来他的回忆录《路在脚下》,让我看看并作个序。我深感惶恐。在我眼里和心里,先生可谓亦师亦友亦兄长,人品与学问都深为我所景仰。自20世纪90年代得遇先生,至今已25年。其间,我由学校进机关,从农村到城市,走过了与先生大致相似的路子,基本上都是拿笔杆子,无论是工作态度、业余创作、治学精神还是人生追求,都受到先生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得到先生大力提携帮助。遗憾的是,尽管我不懈努力,但各个方面在先生面前都还只是一个小学生,哪里有作序的资格!可先生言语恳切认真,我只好说试着写篇读后感吧。

先生布衣起家,黄土起步,立德立功,著作等身,还促成和带动了家乡肥城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潮,堪称一面文化旗帜,不愧为地方文史研究的集大成者和里程碑。于是,我集中精力捧读这部20万字的巨著,目光随先生的笔触曲折行走,心潮伴先生的文字激烈起伏,连睡梦中都闪现着先生慈祥仁厚的清晰面容,回响着先生娓娓道来的亲切话语,追赶着先生“千里走读”的不倦脚步(先生撰有散文《千里走读》),思索着先生砥砺前行的昂扬人生。

先生的经历尽是寒门之子的凡人凡事,没有大起大落,也不惊天动地。但正是因为其平民的视角、凡人的倾向,读来更觉如在身边,亲切自然;又因为先生历经磨难而矢志不移,所以字里行间依稀可见书山之径、铁杵成针。先生的叙述客观冷静、从容不迫,于无声处却又忽闻伏兵四起、战鼓声声,通篇可谓细针密线、润物无声而又摇曳生辉、斑斓多姿。先生咬定青山、不忘初心、不屈不挠、奋力前行的足迹,如同一支穿越丛林的铮铮响箭,开弓不回头,锋锐挟疾风,炫目耀眼,扣人心弦;又如一曲大型交响乐,跌宕起伏,丰富多彩,而强烈的文化追求、浓郁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责任担当,则是其中最震撼的主题、最动听的音符。

从物质极度匮乏的特定年代走来,先生对文化的向往可以说是达到了渴求的程度。他出版的第二本散文集《文化向往》的“自序”,标题就是“很想做个文化人”。20世纪末我陆续写下了几篇散文并自编自印成几个小册子,就是受到了先生的启迪而“东施效颦”,并首次在编辑目录和设计封面、排列版面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创新的愉悦和收获的快乐。先生在他的个人作品精选集《碎叶集》的序言《一个业余作者的独白》里,对“什么是文化人”有自己的理解:“文化人就是读书读到深处、学问做到精处、思想站到高处的人。”这就是先生追求的个人梦想。这个文化梦又分解为作家梦、学者梦等若干小梦。为了实现这些梦,无论是种地、读书、教学、从政,还是干新闻、当领导、搞创作、治文史,无论业内还是业余,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环节,先生无不披肝沥胆、勤奋敬业,攻坚破垒、甘当先锋,并且行行干得得心应手,事事做得有始有终。先生主业新闻,官及副总,职称正高,仅此一项已足以令寒门学子咂舌称羡;而先生业余收获更丰,先后摘取了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南京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等多项桂冠。其累累硕果,有目共睹。

先生心正。他诚实善良,吃苦耐劳,甘下笨力,从不投机取巧。他同情与他一样出身寒门的农家子弟,悲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无私扶持了许多像我一样爬格子的基层后生,竭尽所能帮助了一些社会弱者。我也从未听到先生背后说人闲话、论人长短。“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书怀》)。先生不论是躬耕黄土还是笔耘白纸,不论是情洒讲台还是汗滴文案,都一直主动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从摆脱饥饿贫穷、改换身份门庭的个人奋斗朴素意识,渐渐升华为自省自觉的文化追求和奋勇担当的家国情怀,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完成了个人梦到中国梦的融合。先生治史治学皆从实际出发,以理服人,力求客观公允、不偏不倚,从不强加自己的观点。他任我们左丘明文化研究院顾问以来,一切以事业为重,长年无偿提供学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有求必应,随问随答,不论昼夜,从不嫌烦。

先生胸广。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他都积极倾听大家的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以不善者为鉴戒。如在编写《泰安区域文化通览·肥城市卷》时,作为学术主编,他团结同仁,一视同仁,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从不树权威、摆架子。平时,面对个别人个别方面的一些嬉闹、误解甚至“冒犯”,也从不当回事,而是理性对事、宽容待人。尤其是他一贯看淡个人进退荣辱得失,不为名移,不为利动,目光深远,眼高手亦高。先生与夫人牵手40多年,相濡以沫,甘苦与共。后来先生乡而城、县而市,一路奔波,终至泰山脚下定居,工作几易,职务迭升,地位渐高,工资递增,但一直长守夫人、不离不弃。先生长我十七,但逊我长兄一岁,所以我一直视其为兄长,尽管从不称他为兄长。不过,我呼夫人为嫂。先生欣然。不仅对我,先生对交往的其他年轻学子也从未以长辈摆谱,从来不搞师道尊严。长嫂如母,爱屋及乌。嫂子仔细读过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清且涟猗》,又抢在先生前面认真读了我第二本散文集《甲午书简》。每次去先生家,嫂子都热情相待,如同我幼年丧母后给我揉头治疼、教我洗衣刷牙、竭尽呵护的自家长嫂。

先生情浓。他多次撰文深切怀念父母、爷爷和姥娘,也屡屡感恩其他乡亲。他与书结缘,靠读书“走出黄土地”(先生撰有散文《走出黄土地》《书缘》),然而从来也没有真正离开黄土地。他始终心系黄土地、笔耕黄土地,竭尽所能扶贫乡村、助力桑梓。他应邀为《肥城文化揽胜》一书所作的“概述”,是肥城第一次对本土历史文化所作的系统的提纲式梳理,文字饱含深情,报效桑梓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尤其是后来先生“临危受命”,关键时刻接任《泰安区域文化通览·肥城市卷》的学术主编,修正了以往的学术偏差,团结带领一帮同仁首次全面系统地挖掘、研究、梳理肥城六千年的文明史,将该书打造成为一部去伪存真、正本清源、释疑解惑的正史文献和服务现实、导向未来的传世精品,为家乡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了却了自己一段乡愁。而先生为各位作者统稿、改稿,甚至推倒原稿亲自代写但不署己名,甘居幕后,甘做嫁衣。

先生脑清。人生总是多次面临十字路口。先生始终凝眸看路、慎重落脚,一路走来,总能根据现实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坐标,校准自己的方位,而一旦认准目标就绝不含糊、全力冲刺。谋生如此,工作如此,读书写作亦复如此。长此以往,先生也练就了自己的眼力和定力。特别是先生又精思善悟,逐步认清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潜力与不足,所以他的努力方向选得准,奋斗目标定得实,避免了好高骛远,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助添了成功的胜算与实力,丰富了人生的智慧与张力。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几十年来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骄不躁,不温不火。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大道理,然而正是这些“大道理”成就了先生的事业和英名。

先生最令人敬佩的还有他的勤奋。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先生勤而不怠,持而不懈,且从不蜻蜓点水,总是脚踏实地,发力十足,韧劲永恒。他在党校脱产学习一年,不仅学业优秀,学习之余竟然还完成了一部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天道酬勤,集腋成裘。先生出了农门,进了师范,执了教鞭,握了笔杆,并圆梦大学,当了总编,成了作家,做了学者……仅仅捡拾先生呕心沥血的业余文稿,就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报告文学、古典诗词,也有时政论文和学术专著,还有族谱与社志,涉猎广泛,形式有别,文体多样,长短不一。先生目前出书14部,煌煌数百万言,仅其近年所著《泰山文化举要》就达128万字。近年来网上和微信里有句流行语:“时间都去哪儿了?”面对先生,相信读者自有答案。前几年我曾写过一首七绝,今略作修改,放在这里,再示敬意:

终日辛勤不肯休,赵公岱下写春秋。

晚生有赖多扶掖,薄酒三杯请润喉。

先生一路磕磕绊绊,风雨兼程,从不服输,始终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先生回首自己的足迹,在书的结尾总结了自己的“人生领悟”,旨在启迪来者,勉励后进,可谓全面到位、语重心长。人活着,就应该有目标、有理想。要做一把锥子,即使把你装在袋子里,也要努力扎出来。你自己不优秀,谁也没办法。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团拜会上,他又谈到奋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泰山脚下、汶河两岸是儒家文化浸染透彻的福地,也是齐鲁文化交汇融合的宝地。泰山西麓的肥城,曾有舜帝建都于都君庄的传说,后又诞生了史祖左丘明和孔子的高徒有子、冉子三位先贤大儒,并由他们开创了“尚德崇文”的君子之风。文化的接力传承使这块沃土久享“君子之邑”的美誉。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先生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他人生行走过程中遇到的父老乡亲、师者长者、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以及他帮扶过的文化后昆,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构成了故乡的一个文化现象。薪火相传,不愧时代。 :“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网上流行已久的这几句话我深以为然:“与智者对话,与高手切磋,与精英交友。”更有前人的经验之谈传诵千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远离低级趣味,多与高人为伍,必然有益于、有助于每个人的奋斗成长和境界提升。而阅读君子之书、聆听前辈故事,无疑也是励志的良药、进步的捷径。

泰山脚下,我永远是一个小学生。愿继续追随着先生的足迹一路前行,更愿先生宝刀不老、南山松长!

戊戌新春于泰山西麓一鹤轩

(赵学法先生所著《路在脚下》,于2018年5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终日辛勤不肯休,赵公岱下著春秋。

半生学问通幽径,满榻诗书载苦舟。

碧血再修君子馆,丹心又筑圣贤楼。

泰西几度传薪火,可喜桃乡风自流。

——冯伟《七律·赞赵公》

2018年6月14日

舍长简介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1967年4月生,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东军寨村人。现任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工作室主任。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初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从事乡镇党委宣传、文秘、办公室和市纪检监察、市政协文化文史等工作。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编《泰安区域文化通览·肥城市卷》《肥城文化通览》《肥城抗战记忆》《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记》《汶阳田农耕文化研究》《风物肥城》等著作多部。其中,任《肥城·我的家》特邀主编,《肥城一中创建史略》主撰,《肥城五千年》《左丘明志》《让左丘明绽放光明》《文脉铭读》副主编。《肥城五千年》荣获“山东省政协优秀文史书刊评选一等奖”;《左丘明志》列入《山东省志》诸子名家系列丛书,被评为2020—2022年度全省史志优秀科研成果。另外,策划编纂出版《藏书胜地陶南别墅》《泰山宗谱叙录》等书多部,指导编纂《牛山志》《边院镇志》等。

2014年5月,奉命具体负责筹建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并主持其日常工作(至2018年),创办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左丘明文化、也是肥城唯一一份具有省级内部刊号的《左丘明文化》杂志,任执行主编6期,主编2期。在省市级文史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北宋李穆墓志考》在2017年第6期《寻根》杂志(河南大象出版社主办)发表;《民国版与清代版〈左传精舍志〉之初步比较》,在2015年第2期《泰安文史》发表。主持的《左丘明文化发掘传承研究》被泰安市社科联确定为2016年度重点社科课题,被鉴定为优秀等级;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获得泰安市社科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

出版个人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并被国家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省政协文史馆等单位收藏。《甲午书简》荣获第三届泰安市东岳文学艺术奖三等奖。为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和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肥城篇》提供肥城特色历史文化咨询,并出镜后者访谈。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主编简介
花非花,一个与文字为知己的女子。喜欢诗和远方,喜欢文学并热烈的追求着诗一样的人生。  
“莫言性格多乖张,只把诗词当故乡”。

本期编辑:花非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