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他们赞美“无私母爱”时,做母亲的就要警惕了

 aiaiweiwei 2024-05-18 发布于新疆

昨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谈《我的阿勒泰》的文章,讲了剧中张凤侠的母亲形象。正好前些天又是母亲节,也见了一些赞美母爱的文章,两相对照,引起了一些想法,在这里随便说说吧。

01

在母亲节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赞美“无私的母爱”,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母爱真的是无私的吗?

我觉得,绝大多数情况下恐怕不是。不光母爱,任何爱都很难是真正“无私”的。大家可以想想,无私意味着什么?意味是绝对的、不求回报的、将对方的需求完全置于自己需求之上的。无私是对自我的消泯。可这种爱真的存在吗?

就像男女之爱,杨过会为追随小龙女跳下悬崖,但是这并不能说是真的无私之爱。如果无论如何爱对方,对方对他始终冷若冰霜,无动于衷,他还会继续爱下去吗?同样,母亲对孩子的爱,如果没有任何回应,孩子对母亲无动于衷,凉血冷漠,那么这份爱会不会被磨损?孩子有需求,母亲会不会完全不考虑自我,彻底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满足这种需求?

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如果一个人连自我都消泯了,那么爱还存在吗?或者说,那种感情还叫爱吗?

我觉得这是一种近乎超人的要求。歌颂“无私母爱”的,基本都是子女,如果作为母亲的人,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02

而且,即便能达到这种无私的境界,那会是一件好事吗?

我在微博上曾经提到过这个话题,有位网友在答复里是这么说的:

图片

也许她说的是真的。但如果她说的是真的,我也并没有感动,反而有一种窒息感。

人与人之间,难道需要这种“绝对绝对”、“无私奉献一切”的爱吗?如果这种爱是献给配偶的,配偶不会恐惧吗?如果献给孩子的,孩子不会窒息吗?如果你把一切都无私奉献出来,那么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如果自我都不存在了,那么对方又怎么回馈这种爱呢?

母爱当然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人类最强烈的情感之一。但是母爱要达到“无私”的程度,无论在人类里,还是在哺乳动物里,都是罕见的特例。事实上也不必要。要想完成物种的延续,一定程度的关爱就足够,不需要上升到无私的程度。真要做到“无私奉献一切”,除了感动自我,然后给对方造成压抑之外,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03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无私母爱”的歌颂呢?

我觉得歌颂母爱当然是对的,这也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但是把母爱神圣化到无私奉献的程度,就成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一种绑架。当人们在母亲节不断赞美“无私母爱”的时候,就隐隐形成了一种对“母亲”这个角色的一种要求、一种束缚。

歌颂里就包含着期许,赞美你无私的时候,往往也就把你架到高高的台子上,再把梯子抽走。母爱是无私的,所以你就该是无私的。如果不是,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你应该感到羞愧。而你要是真相信了这一套,就不得不按照赞美之词放弃自我,放弃回报,把一生变成漫长的牺牲。

事实上,对“无私母爱”的赞美程度,和男权的强烈程度往往有很大的正相关性。女性地位越低的社会,“母亲”这个形象往往也就越无私,男性对母亲的赞美往往越狂热。不信的话,你可以对比一下瑞典人和韩国人,看他们对母亲形象的赞美程度,我相信韩国人一定会压倒瑞典人。

其实不仅是母爱,凡是对某个群体“无私”品德的赞美,往往都有一种凶险的成分。对被赞美的对方,这种赞美也许带来了某种心理安慰,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制。我以前在文章说过一段话,我觉得也可以用这个话题上:

过去男人称赞女性“包容”的时候,往往就是自己想找小三了,称赞女性“贤惠”的时候,往往就是自己不想干家务了,称赞女性“富于牺牲精神”的时候,往往就是自己想往死里欺负人了。

别人称赞你善良的时候,你可以高兴;称赞你富于爱心的时候,你也可以高兴;称赞你具备爱的能力的时候,你也可以高兴;但是当别人称赞你“无私奉献”的时候,你在高兴之前,至少应该有所警惕。

04

最后还是说回到母爱。

什么样的母爱才是好的呢?其实就跟所有的爱一样,要带有一定的松弛感。爱对方的时候也知道爱自己,将对方引向光明的时候,自己也活在光明中。当所爱的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豁出生命去保护所爱的人,但不会把自我消融于对方之中。给对方空间,也给自己空间。会爱人,也会爱己。

爱,是一个独立个体对另一个独立个体的爱。藤萝之于树木,不叫爱,而是叫吸附。塞林格有一篇小说《写给爱斯美的故事》,里面说:“没有爱的能力,就是地狱。”

没有爱他人的能力,那是地狱;没有爱自己的能力,那也是地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