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首夏雨诗词,雨落成诗,诗成画卷,送你一夏清凉

 人间幸福是清欢 2024-05-18 发布于河北

夏天的雨,潇洒而随意,它来时气势磅礴,走时潇洒快意。

夏雨在苏轼笔下是“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的细腻;

夏雨在韩偓笔下是“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的磅礴;

夏雨在陈文述笔下是“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的温柔。

雨落成诗,惊艳了整个流年。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公元1072年,苏轼在杭州做通判,这一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七日,苏轼泛舟西湖间,天气突变,于是他来到望湖楼,一边饮酒一边赏风景。

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泼洒的墨汁在天边搅动,远处的山峰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大雨倾盆,雨点敲打着湖面,砸在船上,宛如无数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乱纷纷地跳入船中。

人们正在欣赏暴雨的壮观场面,一阵狂风席卷而来,霎时间雨散云飞,雨过天晴,望湖楼下风平浪静。凭栏而望,水天一色,令人神清气爽,好像方才的暴风骤雨全都不曾发生过。

这首诗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瞬息万变的气象变化相结合,俨然一幅西湖雨后山水画面,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2〕

暴雨

唐·韦庄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江村一进入夏天,雷雨天气多发,清晨狂风骤雨,傍晚时分,又雨过天晴。

大雨过后,江水猛涨,波涛汹涌,此刻南湖和北湖水位齐平,连成一片广阔的水域,让人搞不清楚江水究竟有多深。

盛夏的雨,说来就来,总是令人措手不及,夏日的天,也像孩童的脸,说变就变,让人捉摸不透。

生活亦是如此,事情总是突然出现,让我们猝不及防。此时,与其担忧,不如迎难而上,勇敢面对困难,风雨过后就会有更美丽的风景。

〔3〕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日的避暑方式有很多,白居易选择“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秦观选择“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裴度则选择登上高楼躲避盛夏的酷热,只见尘世间的万物一片忙碌的景象。

突然,雷声滚滚,震撼着大地,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行人四散奔走,纷纷避雨。

大雨过后,屋檐下的蜘蛛网被雨水打湿,显得沉重而凌乱。地面湿透,燕子筑巢所衔的泥也被冲刷一新。

刚刚吟完诗,一阵清风从湖面吹来,雨后荷花的清香在四周飘散开来。

这首诗描写了盛夏时节天降大雨的景象,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

每年农历五月,江南黄梅成熟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俗称“黄梅雨”。

江南的黄梅时节,雨水绵绵,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来阵阵蛙声,嘈杂又单调。

本来约请朋友来访,因为天气原因,直至半夜,仍没有听到敲门的声音。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就在灯下随意地敲着棋子,不知不觉间,灯花已经散落了一地。

乡村的夏夜清新恬静、和谐美妙,展现出一幅闲适恬淡、清新隽永的江南雨夜图。

〔5〕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兰若(rě),佛学中的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泛指佛寺。

夏日的一场雨,洗去了世间的诸多尘埃,空气格外清新凉爽,诗人来到一座寺庙,只见僧舍外的青竹和树木被雨冲刷后,翠色如新。

一阵微风吹来,池塘里的莲叶随风摇摆,莲叶上的水珠汇聚成“水银窝”滚来滚去,而莲叶倾斜,将“水银”倒在水池中。

品读这首清新而恬淡的夏日诗,脑海中出现杨万里的“聚作水银窝,泻清波”。荷叶田田,水珠乍泻,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笔下显得妙趣横生。

〔6〕

齐安郡后池绝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公元842年,杜牧受到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初夏的清晨,他来到后池游玩。

池塘里漂浮着翠绿的菱角和浮萍,黄莺们欢快地鸣叫着,在蔷薇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静谧的池塘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池塘之上,我百无聊赖地坐在池边,凝望着微雨中的水面,那双双相对的鸳鸯,轻轻拨动水面,悠然自得地洗浴红色的羽毛。

这首诗画面优美,引人入胜,虽通篇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含蓄而空灵,勾画出一幅清幽而艳丽的画面,透露出诗的孤独和百无聊赖。

〔7〕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碧空如洗,阳光普照,西湖水面波光粼粼,美丽动人,在细雨迷蒙中,远处云雾缭绕,群山若隐若现,别有一番奇妙的景致。

西湖的美景,或晴或雨,都犹如西施的装扮,无论是浓妆还是淡妆,都能恰到好处,明丽动人。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写了不少有关西湖的诗,如“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名篇,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认为是“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西子湖”也成为西湖的别称。

〔8〕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

夏日的一天,诗人站在城楼,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大雨倾泻而下,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乌云压顶,低沉的雷声在地面回荡,仿佛大地都在震动。

雨停后,那兴云作雨的龙也不知去了哪里,留下一片清新明朗的大地,池塘水满,芳草葱茏,万蛙齐鸣,此起彼伏,大地一派生机勃勃。

无论多大的风雨,终将会过去,只要坚持,那么风雨后,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最美丽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