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度尾福寿桥建设特写

 夏天杂志 2024-05-19 发布于福建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大唐诗人白居易的优美诗句正成今日建桥工人的真实写照。几天的旱情,使田间的菜蔬稻菽枯萎焦碎,更有施工工人和常务监建小组,奋战一线,冒着酷阳烈日,工作不停。据天气预报,后天有雨,所以大家坚守岗位,不辞劳苦。在搭铺模板,紧张施工。晚上还要加班布筋架铁,明天灌桥面,任务繁重,吋间急迫。工地上如火如茶,热火朝天,忙个不停。监建小组振西、永其、庆芳、振堂、振宪、国云、建林、俊礼、文资,不下火线,陪同作战。在这大热天时,坚守阵地,值得表彰点赞!

      涓涓细流,滴水成河。嗒嘟厚响,嘴干喉燥。在此,我将自己所知的,及时向大家分享。同宗余福森、余美宁、余金禹、余国富慷慨自掏腰包,为大桥添砖加瓦,捐资献爱。

      话说阿森、美宁乃外组宗亲,他们能作此爱心善举,真乃可敬可佩。一个种菜,一个买笋,可算是难得至极。之前蔬菜行情不好(受超市乱价冲击),一把一块钱,借问一千要割多少个起早?阿年排摊叫卖,嘴叫成无皮,一干要赚多少日子?出于做善事,做好事,阿年老婆把钱寄给我,由我转交阿西入库。昔日献大厅顶厝灌路,世和下叚,三江祠段各都捐献,真乃爱心大大,福报多多!

      刘备训子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古人所云极是,此次建桥,家门口的桥,自家地的桥,我们终生要走过的桥,我们要参与建造,百年一造,千载难逢,一生有多少年岁?赶快行动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其余外乡参与捐献者已红榜上墙,每日报道,有专题红榜芳名,还有铁技老板、余氏宗祠董事长余振玉又献大款三千;吾女余雪柳、余春明、陈丽娟三人各五百元。太好了,在此,我代表建桥小组表示感谢!愿上天报答纪念!今天又收一万伍仟多元。

      这里且插播一则小小新闻供大家分享。前日,收到振宪报于我看的国莲姑女儿余晗从大洋彼岸美国发来称夸,说我《红色桥头》写得细致入微,还为她表彰称好,表示感谢。昨夜,又收到我之前莆田市基督教主办的《牧声》报社同工,我们同是编委——翁宏华老师,度尾中岳人,是个马拉松爱好者,之前报社会议在仙游召开,他起早从莆田长跑至仙游南门堂参加。在报社相识他,他爸翁焕文,我爸余美芳,当年下放时,他爸是兽医,我爸是老师。在度尾公社大悲奶羊畜牧场,学习苏武牧羊。幸蒙在《牧声》共事多年,互加微信,经常联系。他见过我的的《红色桥头》倡建福寿桥报道,因此文由《夏天杂志社》发表,莆田慈爱协会平台转发,所以这几天也关注建桥心信息,他昨夜发来信息称:“文资兄妙笔生花,以文引资。上帝恩典阿们!”我回信息谢谢翁老师点赞,感谢主!握手抱拳鲜花。听到余晗宗妺和翁老师赞夸,使我热血沸腾,心朝澎湃,在风烛暮年能为家乡山水描画添砖,真乃是大喜之幸!传扬正能量,吹吹嗒嘟,尽我绵薄之力,何乐而不为?

      最后,再向大家报一个喜讯,今天振西帐房又传来喜讯,又有二十一户捐款献爱。昨夜,余志平透露明天,书记传来有一记者来采访报道,正好明天灌桥板,赶上时侯,正是:福寿佳音,锦溪捷报!锦上添花,大快人心!文爷我以诗词结尾点赞: 

采桑子·端午

人生易老天难老,年年端午,今快端午,艾草粽角分外香。

一破一建福寿桥,捐资献爱,众功协力,龙舟竞渡话落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