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米贵也去飞【栗爱芳】

 太行文学l苑 2024-05-19 发布于河南

五一回老家见到侄子,正好碰到他的几个同学来找他。侄子用颇为自豪的口吻向他的同学介绍说,这是我的姑姑,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郑州大学毕业,现在在郑州工作。我姐姐是第二个大学生。(我和侄女也因此上了我们栗氏家谱,为此深表荣幸。)我表哥也特别优秀,在上海工作。

如今让我颇感欣慰的是:外甥女在北京工作,儿子在上海工作,侄女正在读研,马上毕业。用朋友们的话来说:你们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下一代每家都有大学生了。弟弟和妹妹也一再说孩子们能够考上大学,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我的影响。我也深感荣幸。作为家庭的第一位大学生,能够影响出三位大学生,庶几可以告慰祖宗吧;作为承前启后的中年人,也算是后继有人,对得起自己的家族了。

儿子大学毕业后选择在上海打拼,已经自立。碰到朋友们打听儿子的工作时,朋友们第一反应都是表示非常羡慕,称赞儿子优秀。千篇一律的第二反应却是:上海的房子贵呀,买不起呀!

这使我想起了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典故。是指白居易初到长安时,拜访名士顾况的故事。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城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便开玩笑地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因为当时的长安是大都市,物价昂贵,生活成本很高,没有一定的才学和名气是很难在那里立足的。但是当他翻阅了白居易的诗作后,被其才华所折服,特别是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是大为赞赏,认为有这样的文采在长安居住就容易多了。

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变成了成语“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用来比喻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居住易不易是由自己的能力大小决定的。况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有能力就帮助他们一下,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必替他们忧心。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呀。我们何必非要越俎代庖,替儿孙操心呢?况且操心也没用。我们当年不也是在陌生的都市里白手起家靠自己打拼吗?父辈都是农民的我们尚且能够通过自己摸爬滚打,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何况他们呢?他们起点比我们高,难不成他们还不如我们吗?倘如是,我们的社会如何能向前进步呢?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经历的我们必须放手让他们去经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阔的天空等待着他们去遨翔,未知的生活等待着他们去体验,无数的困难等待着他们去克服,成功的喜悦也等待着他们去拥抱。我们只须负责为他们锻造一双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去经历风雨,去感受阳光。而不是把他们所有的经历都剥夺,直接享受。让他们去做温室里的花朵。

同样买不起房的还有杜甫,但他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所有学子们必须背诵的经典名作。谁说在一个城市居住必须有自己的房子呢?租房的杜甫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如果他有了自己的广厦,未必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吧?

再说房子和车这一类东西是供人来使用的。我们不能成为他们的奴役。成为房奴和车奴。既然是使用,买和租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许租来的更不用操心吧。如果是自己的房,会患得患失,会考虑位置,环境,房价,户型,交通,孩子入学等诸多因素。还要累心累身劳心费力地去装修。而正因为是租来的,却不必顾虑那么多,反正可以随时搬家。

周国平先生的《白兔和月亮》的故事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白兔起先欣赏月亮的时候无忧无虑,可是当宣布月亮归他所有以后,他却患得患失,差点患上抑郁症。最后决定放弃这个所有权。哪一种人生更幸福呢?为什么万物必须皆有所归属呢?白兔尚能悟到不该拥有的应学会放弃的道理,而我们人类总认为拥有就是幸福,不肯放弃既得的利益。其实世界本就是一个平衡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们应该学会用一种闲适的心态来看得失,而不能够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鱼和熊掌都要兼得。

再说生命本身就不是永远属于某个人所有,而是为我们每一个人所使用罢了。而且使用有期限,最多不过百年。看来我们的生命也是“租”来的。试问世上哪一样东西能真正为我们所有呢?难道我们非要像小时候看戏占地方一样画个圈写下四个字“有人占下”吗?

儿子只要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保持快乐的心态。目前就是我最满意的,也是儿子最喜欢的一种状态。至于房子和车子,儿子说需要的时候可以租。为什么非要买那么昂贵的房子,让自己成为终身的房奴呢?

长安米贵,居易吗?年轻人!

后记:儿子看过这篇文章以后,一语道破了个中缘由,我才恍然大悟。儿子说,其实我非常理解你们那一代人的心理,那是因为你们上一代人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总有一种后顾之忧,今天忧明天所忧。所以都会有那种想法,让自己活得非常累。而他们这一代人却可以不必考虑那么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这才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2024年5月12日

【作者简介】:栗爱芳,女,本科,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生平最喜爱做的两件事:写作、教学。最喜爱的两种职业:作家、教师。其中一种愿望和职业已经实现,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现在最渴望的是实现当作家的夙愿。最崇拜的作家:古代苏东坡,当代周国平。最喜爱的女作家:林徽因、杨绛。最喜爱的一句话是女作家林徽因说的:人活着是为了体验那些还没有体验过的美好。工作之余喜欢把人生体验定格于笔端,写写小散文。

敬请点击欣赏作者其他文章:
1.新人驾到:我的父亲【栗爱芳】
2.横水西白我的家【栗爱芳】
3.第1900期:想说爱你不容易——《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栗爱芳】
4.读《水浒》,说宋江【栗爱芳】
5.假如我有九条命【栗爱芳】
6.《朝花夕拾》看鲁迅【栗爱芳】
7.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栗爱芳】
8.教育学的美味嘉肴——《学记》【栗爱芳】
9.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栗爱芳】
10.「教师节专栏」:我的教育梦想【栗爱芳】
11.我的母亲【栗爱芳】
12.汜水支教悠悠情【栗爱芳】
13.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家长发言【栗爱芳】
14.陪伴儿子成长【栗爱芳】
15.高三家长会上的发言【栗爱芳】
16.红颜自古多薄命【栗爱芳】
17.第2058期:这个雪夜不寻常【栗爱芳】
18.第1868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栗爱芳】
19.也说温婉【栗爱芳】
20.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生李森:我的老师们
21.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生燕春天:暖流
22.郑州市第三十四中学生李鸣利:阅读中的老栗
23.我从哪里来【栗爱芳】
24.也说宠物【栗爱芳】
25.我的奶奶【栗爱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