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台日报专访】杰出乡友嵇亚林:艺海拾贝 画笔传情

 xxjjsdt 2024-05-1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嵇亚林:艺海拾贝 画笔传情图片
从乡镇文化站到市文化馆、市文化局,再到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文化厅,嵇亚林的工作一直与文化、美术相关,兴趣爱好成就特长且与工作完美结合,人生最大的幸事,成就了当今的“大家”。
嵇亚林生长于我市里下河美丽富饶的水乡时堰镇,他的很多画作就来源于当地生活,恬静淡雅、高洁端庄,呈现出浓厚的田园气息,也代表了他简单的心态、简单的生活和不爱张扬的性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嵇亚林表示,童年生活给他留下充满诗意的画面,既有下河摸螺蛳、踩河蚌、钓鱼的经历,又有盛夏到来的时候,荷花都开了,池塘中一片蛙鸣的情景;还有梅雨季节抓鱼捉蟹,到了秋天,菱角满塘,芦花飞舞的画面。他以笔为媒,成就《翎羽飞花》《莲叶田田》《草木情深》等系列作品。
嵇亚林一路从基层到省文化厅,从政路上,他与美术如影随形,从未分开。任文化站站长期间,除了组织协调才能,他还负责画海报、出橱窗、写会标、拍照片、办展览,甚至编戏文、写歌词。担任东台市文化馆馆长,利用本地漫画、连环画、国画等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三支队伍,组织开展各种美术活动,推动群众美术的广泛普及,使东台成为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在江苏省文化馆工作期间,他主持创办了江苏省社会艺术教育中心、江苏省老年文化大学、江苏省美术(业余)考级评审委员会。
他执着于艺术,为了增进技艺,于2007年报考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并成功考取,聆听吴为山、高云、喻继高、聂危谷等老师的授课,一心向学求教,拓展视野,感悟深刻,更增添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自信。
他喜欢观赏品读历代古人的传世精品,从古人用笔、用墨、构图中吸取营养,掌握笔墨技巧,并运用于画作中。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期间,他抓住了历史遗留的珍贵遗产,从藏品中、从展览中、从历史长河中,努力地汲取营养,用兼工带写的方式将镇馆之宝、非洲面具、中国西南地区的傩戏面具等绘出来,进一步挖掘美的内涵,既实现了作者自身内心的精神体现,也让贮存在深宫中的宝物“活”了起来。
以文育人,以文传世。近几年嵇亚林将艺术创作作为重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真善美,并将家乡元素注入其中,让更多人看见。“这几年我重点在做了两件,都与家乡有所关联,一件是绘制百米长卷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画作,现已完成,将在长江流域城市巡展;一件是以雕塑大家吴为山为题材的专著《吴为山和他的写意雕塑》,有望今年出版。”他说道。今年4月,他的“古韵流芳——嵇亚林作品展”在西溪开展,给家乡嘉宾游客和书画爱好者带来一场融汇古今的艺术盛宴。透过展品,参观者可以看见嵇亚林把文物元素用到画中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从而让珍贵文物“走进”东台,让百姓画中见史。不仅如此,当天,嵇亚林还以《从文物之美谈中国传统丹青》为题,做学术讲座,以文育人,以文铸魂,精彩的分享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嵇亚林说:“东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学习成长工作过的地方,一路走来心存感激。”多年来,但凡家乡有所需求,他均有回应,在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等多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黄海森林公园举办经济社会发展高端人才对接会并举行名人工作室授牌仪式,嵇亚林应邀授牌。
人物简介:嵇亚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当代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群文学会书画研究院院长。其曾任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处展出,数次赴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展出。其出版有《文化行迹》《嵇亚林水墨画集》《闲墨澄怀》《嵇亚林文集》等专著,主编、执行主编《我站在画布面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花开见佛—陈之佛的艺术世界》《江苏省志·文化艺术志》等十多部著作。

来源| 东台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