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庆勇医案(五十二):“古方不能治今病”实谬也——经方原方治愈反复胸骨上段发堵、胸闷、伴心悸、全身乏力2个月案

 火帝养生_WSH 2024-05-19 发布于云南

吴某,女,44岁。初诊日期:2015年6月20日。

主诉:一走路则诱发胸骨上段发堵、胸闷,伴随心悸、全身乏力2个月,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走路后胸骨上段发堵、胸闷,伴随心悸心烦、全身乏力,亦可因劳累、噪声诱发,症状常常持续24小时后方可缓解。多次就诊于当地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均罔效。但居家少动,以防诱发。最近3天症状加重,持续难以缓解,为求诊治,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胸骨上段发堵、胸闷,心悸心烦,无喜手按,易受惊吓,全身乏力,晨起口苦。烘热汗出,对冷热较为敏感。眠差,噩梦纷纭,晚上9点上床休息,11-12点方可入睡,凌晨4点即醒。大便1日1次,成形,小便可。

查体:舌淡红,苔厚腻,脉弦。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是:易受惊吓,胸满心悸,胸腹悸动,头晕口苦,身重乏力,大便偏干,舌苔厚腻。主要方证为易惊,烦躁,口苦,癫痫,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小柴胡汤证,风引汤证。本案患者胸骨上段发堵、胸闷,心悸心烦,无喜手按,易受惊吓,全身乏力,晨起口苦。烘热汗出,舌苔厚腻,脉弦。符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故方证辨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诊断与治疗

诊断:胸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治疗: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 胡16g,生龙骨6g,煅牡蛎6g,党 参6g,茯 苓6g,磁 石6g,黄 芩6g,清半夏9g,生 姜6g,大 枣8g,桂 枝6g,生大黄4g(后下)。

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2剂后胸骨上段发堵基本已愈,心悸好转20%,晨起口苦减轻,仍症见胸闷,全身乏力,稍怕热,舌淡红,苔厚腻。

治疗:续进原方,生大黄改为6g。

      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三诊:患者诉服药4剂后,胸骨上段发堵已愈,胸闷、全身乏力、心悸已愈,服药5剂后口苦已愈,易受惊吓好转。

按语

按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此方主治烦惊、癫狂痫诸症,或言:心主神明,此“惊”为心脏之惊,试析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可知心虽可主惊,肝病亦可为惊骇。又《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说:“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实为少阳中风误下之证,其邪虽已入阳明而三阳俱见,然以少阳痰热为主。日本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引张璐言:“此系少阳之里证,诸家注作心经病,误也。盖少阳有三禁,不可妄犯。虽八九日过经下之,尚且邪气内犯,胃土受伤,胆木失荣,痰聚膈上,故胸满烦惊。惊者,胆不宁,非心虚也……”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少阳变证无疑。

清·钱潢《伤寒溯源集·卷之七·少阳全篇》说:“八九日,经尽当解之时也。下之,误下之也。胸满,误下里虚,邪气陷入也。烦者,热邪在膈而烦闷也。惊者,邪气犯肝,肝主惊骇也。小便不利,邪自少阳而入里,三焦不运,气化不行,津液不流也。谵语,邪气入里,胃热神昏也。一身尽重,《灵枢》谓脾所生病也。不可转侧,足少阳胆病也。”钱氏详解经文,示人以病机。民国·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篇》说:“少阳被下,胆经逆则胸满、烦惊、谵语,脾土伤则湿生,尿短,身尽重。柴胡、半夏、人参、姜、枣疏降胆经,茯苓、桂枝疏利土湿,铅丹、龙牡镇敛胆经,大黄泄胸下停积之相火化生之热与土气中瘀住之热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功在敛降胆经,泻热除湿。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表里并走,补泻同行,通涩齐施,似参差杂乱之方,恐非仲师旧方。然观其方药组成,知全方由小柴胡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风引汤三方加减而成。此汤之方证亦可由此而推知,依小柴胡汤条下“心下悸,小便不利”而入茯苓,“胁下痞鞕”加牡蛎,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治烦躁,《伤寒论今释·卷三》引吉益东洞《药征》:“龙骨主治脐下动,旁治烦惊失精;牡蛎主治胸腹动,旁治惊狂烦躁。”而风引汤“除热癫(有版本为瘫)痫”。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治心悸,心下硬满,心烦躁动,胸腹悸动,惊狂痫证……验之临床,每获奇效,当为仲师原方。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临床体会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是:胸胁苦满或胸闷,口苦,易惊,心悸亢进,夜梦多,易醒,身动乏力,腹胀,便秘,脉弦或细数。主要方证为易惊,烦躁,口苦,癫痫,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小柴胡汤证,风引汤证。本案患者胸骨上段发堵、胸闷,心悸心烦,无喜手按,易受惊吓(胸满烦惊),全身乏力,晨起口苦。烘热汗出,舌苔厚腻,脉弦。符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故投之以疏利肝胆、安神定惊。

方证总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是:胸胁苦满或胸闷,口苦,易惊,心悸亢进,夜梦多,易醒,身动乏力,腹胀,便秘,脉弦或细数。主要方证为易惊,烦躁,口苦,癫痫,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小柴胡汤证,风引汤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