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子勇、祁鸿升 | 荐评王久辛摇滚组诗《兵器家族》

 聚力阅读 2024-05-19 发布于河南

总第2386期

图|王久辛

版权©️归原作者


目录


.韩子勇《认真的游戏》

祁鸿升《兵器家族》:情绪蹦极式的“中国摇滚”

附王久辛摇滚组诗《兵器家族》(1995年第二期《绿风》首发)
01

认真的游戏

韩|子|勇|

王久辛:诗人,少校,《西北军事文学》副主编。王久辛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他的激烈超出我已往通过文字所得到的印象,在第二届“绿风”诗会上,我们很快成为好朋友。我的缺点是耽于胡思乱想,对行动感到灰心失望,对自己消极悲观的态度感到不可救药。也因此,我喜欢充满行动感的人,常常从这些人身上得到感动和激励,得到卷人和兴奋。昨晚看崔健在乌鲁木齐的演出会,我对自己失望透顶,我感到振奋和冲动,但更多的是慌乱;不知所措,是心慌,心慌得不行,甚至还有点冷、有点抖。我身边的人潮把体育馆弄成一个沸腾的海洋,我前侧的汉子泪流满面,但我带着望远镜,像个阴郁的、有偷窥癖的怪人。我是不是已经丧失了激动的能力?我是不是潜意识里把“激动”当成动物性的、人格不健全的或者作为一种缺陷的表征?我知道我多少可能有一点病态,但我愿意和热情的人在一起,我站在热情一边。

久辛的这组摇滚歌词我很喜欢。我喜欢那种纯粹、果断、甚至有点放肆和不留余地的态度。这是一种健康的态度,充满直指的勇气和行动的力度,是自由竞争经济时期的写作姿势。这组歌词充满“兵”的侠气,真有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味道。在讲求实际、满脑子物质打算的今天,在于计算、用利润称量一切的今天,最后的堂·吉诃德全副武装与风车作战,他认真的劲头足以使我们对环境发出疑问--这疑问不灭,“今天”还有救。久辛肯定看到了一种大的堕落,他有点恼火,又有点无奈。他以孩子式的天真说:“我是大炮”,大多数人哈哈大笑(想到稚童面对成人世界无聊的欺侮说出的一句话:“我是老虎”),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够严肃地思考这个绝对的问题。这组歌词有一种风格化的力量,反讽的话语使它在目前的语境中获得深度,它游离于主流意识之外,但“兵器”的托词使它具备威胁感和进攻性,使它恢复直接的批判能力。久辛说,除了这组“兵器家族”,他还有个风格相似的“十二生肖”。我要说,这样的东西很好,像一次有关写作的写作插曲,像一次文字哗变,而这对于过分固执的诗人是必要的。它使你换一口气,使你得到额外的补充--你也可以这样看:只能进行诗性的分行表达谁能说不是一种“病态”呢。

但愿有朋友把这组歌词谱成曲,我想知道它完成的效果。

原载《绿风》1995 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韩子勇,河南汝南人,毕业于新疆大学,现任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0年代以后指导、组织、策划、创作了一系列大型舞台艺术作品。韩子勇曾获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理论类)等十余区内外奖项。韩子勇主要作品有《当代的耐心》《边疆的目光》《西部:边远省份的文学写作》等。

02
《兵器家族》:情绪蹦极式的“中国摇滚”

祁|鸿|升|

著名诗人王久辛的摇滚组歌《兵器家族》(见1994年第二期《绿风》)发表以来,已过去十四、五个年头,却依然能激起众多诗友的关注,反响较之当年热烈有加。在我看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缘于这组武器题材诗歌在表达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思与发现。在诗人王久辛的笔下,一个庞大的兵器家族从生冷锃亮的金属森林中,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穿越生死场,以别样的方式轻松复活,变成了一簇簇鲜活生动、灵性绽放的诗性花朵。这组诗中,诗人不单纯从军事战争学的意义解读兵器,而且能让很曲艺的灵性钻入兵器,赋予毫无生机的兵器以不拘一格的茂盛活力,呈现出有硬度的柔软、有原则的俏皮,成为土著性、现代性、人文性融合的金属摇滚,成为我们眼前个性化解读战争及人性的情绪符号和哲学符号。

01

这组诗歌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注重诗歌的中国化表达。在文艺西方化、多样化的时代,欧美文艺思潮在某些范围依然主导着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致使中国诗歌失去了本土特色,许多现代诗歌失去了汉语言应有的质态与韵律。王久辛的这个摇滚组歌,是对当下汉语言诗歌西化的一次突围和拯救,他通过对民谣、古诗、流行歌曲等形式与内容的整合、洐变,打造了一组具有音乐性、节奏性的短平快诗歌,以中国风的谣曲格局突破了欧美化诗歌表达的冗长与繁琐框架。读了这组诗歌,你会被一种旋转、飞扬又铿锵的汉语言属性的重金属旋律所裹袭。例如:“导弹,导弹,/她在我的灵魂里捣蛋”(《导弹恋歌》)。这些句子浏亮入韵,节奏短促,韵律贯通,切实地表达出了诗人敏锐而强烈的内心感受。这些中国民间顺口溜,内容却不浮于清浅,沉实有力。又如:“铁了心我才知道,/我是装了药的炮。/死了心我才知道,/我是洞穿岁月的炮。/敌人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大我的人说我是楞头青,/小我的人说我是缩头脑。/我是大炮,我是大炮”(《我是大炮》)。句式复叠,一韵到底,掀起了一股歇斯底里的情绪飓风。这些句子得于心、应于手, “触毫而出,气冲交漠”。虽然用语轻松随意,毫无点染,但内在思想感情却激溅四射,到位见血,处处留痕。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中所说的情与景、意与势、通与变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些诗歌虽然没有套用古典诗句的形式,却重形重韵,铺陈比兴,从骨子里继承了中国诗歌形神并重的表达要求。比如诗人还善于在“神思”“感兴”迸发的瞬间,卷舒风云之色,喷吐情感热焰。“逼急的时候,/我躲进沉默里。/我的沉默,/是你打不烂的坦克。//打吧,我的爱和怨,打吧,我的仇和恨。心不会表白,泪不会呻吟,我用沉默对付追问”(《躲进坦克》)。这些诗句,如荆浩《笔法记》中所说:“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文字之间颇显唐代民间诗人张打油的诗风。从王久辛的诗歌来看,中国根性文化应该是我们诗歌创作体系的本色和底韵,只有遵循着这样的创作要求,我们才能超越翻译体诗歌的呆板、乏味状态,写出适应中国人审美习惯的、具有汉语言土著特色的中国诗歌。

02

这组诗在表达形式遵循传统发展要求的同时,却在内容上自觉突破当下禁锢,很好地体现现代人的精神追求。题中摇滚之意,意指形式,更重在内容,重在表现诗人放逐自我、追寻理想的人文精神。这组诗歌是诗人自由而放肆的内心再现,是诗人现代意识与先锋精神与武器碰撞后的尖锐啸叫。

诗中充满着对自由生命的热切赞美。诗人在《导弹恋歌》中诗歌这样写道:“有个女人名叫导弹,/钻进我的灵魂,/一个劲儿地捣蛋。/她在里边翻筋斗,/她在里边荡秋千,/她让我的每一个瞬间,/有了疼痛的体验”。在这里,导弹决不安宁,反抗平庸,冲决封闭。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冲天而飞,一鸣惊人。这样喷吐着情绪火焰的现代兵器,是不是会给常常沉睡于俗世、安于平庸现状的我们以锐利、迅猛的打击?

诗中也饱含着对光明人生的磊落追求。“不是我不拉弦。/不是我投不远。/阴毒的中伤在很黑的地方,/乏味的歌声站在眼前。/炸它个稀巴烂,/正义的手榴弹。/无法提防的中伤,/渴望着手榴弹”(《手榴弹》)。痛击一些现代人善于暗箭伤人的心理痼疾。炸毁人性黑洞,这是诗人的理想,也是每一个善良人的理想。

诗中更有为人民奉献毕生的人生宣言。武器是战争的工具,武器没有邪恶与正义之分。只有当武器为人民服务时,它才能发出正义的吼声。在其《废墟上的高射炮》中,诗人这样写道:“剩下一门高射炮,/圆圆的炮口对着天。/老天它不知道,/我是那钢铸的拳。/大地要丰碑,/百姓要吃盐。/岁月要的是不灭的纪念”。在诗人看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坚守党的宗旨,始终不渝地树立起为人民而战的军事导向。守住为百姓寻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才能使我们手中的武器成为捍卫人民、拥有灵魂的好武器。

关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王中文在《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解释说:“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王久辛的这组诗歌,通过对武器的多维诠解和深度解读,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现代理念。

03

诗人能抓住武器特点,糅合内容,让武器各说各话,以追求随性而歌的表达个性。这一组诗歌涉及到大炮、导弹、手榴弹……军舰等七种常规军事武器,诗人随物赋形,尽水之变,依照武器的特征性结构方式与外化法则,求新求异,曲径通幽地打开情绪轨迹的个性通道。

大炮具有射程远、打击力大的特点。诗中这样写大炮的内心呐喊:“铁了心我才知道,/我是装了药的炮。/死了心我才知道,/我是洞穿岁月的炮。/敌人在哪里?敌人在哪里?”(节选自《我是大炮》)。寥寥几句,写尽大炮之大、大炮之急、大炮之猛。在作者笔下,一门生龙活虎、自信勇猛的大炮内心火焰势欲喷射而出。其实,就这是一位战士在战场上情绪贲张的应有姿态。

对于无声手枪来说,“无声”是它的特点,诗人这样写道:“它说:不许动。/动一动它就打死我。/动一动它就不客气。/而且没有响声。/谁也不知道”(节选自《无声手枪》)。这里作者同样没有损形害意,在平静如水的叙述中,纤毫毕现地写出了无声手枪的悄然袭击、直抵命门的天生威慑力。

“定时炸弹”有突袭性,“它在你满天欢喜的时候,/突然爆炸”,可谓一语中的,这种武器会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就在你得意忘形时,以自己的生命点住你的死穴。这是一种预设,也是一种必然,这是定时炸弹命数天定又善于幻变的灵魂。

从上述诗歌看,王久辛对于武器意象的重塑,有自己的定法,那就是始终保持武器基本特性,确保它不脱离公众认知水平。但他又适度调控和内隐了抒情物象功能,通过物象的重塑,有效构建提升抒情效能的结构和机制。正如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美学家李斯托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评述》中指出:“美的外观虽然可以为艺术和自然的原子结构所限制,但是美感经验最重要的特征却是心灵的特性,而不是物质的特性”。面对自己熟知的武器,王久辛把自己的情绪融入其中,通过对意象原形特征的点化、延伸、放射,准确地表达出自己丰富复杂的情绪流向。真正做到蕴真情、不矫饰,言为心声,诗为心志。《导弹恋歌》借力爱情谣曲的格式,写出了导弹使用中,根据战略战术需求而产生的不确定性。这里诗人打破了这种战略武器的“情景尊严”,以幽默的口吻,喜剧性地写出了导弹沉稳而安静的外表下波澜不息的临战状态。当然,诗人表达是多样性的,在《躲进坦克》中,他却以一个禅者气定神闲的语气,开启了深沉的内心独白:“打吧,我的爱和怨,/打吧,我的仇和恨。/心不会表白,/泪不会呻吟,/我用沉默对付追问。/无奈的时候,/我躲进心灵中。/我的沉默,/是你击不穿的坦克”。逆锋行笔,爱恨交加,虚实相融,诗人已将情感的坦克与实体的坦克融为一种情绪符咒,无语而歌,雄视一切。

04

抒情节律是传统诗歌的重要元素。缘于对武器与战争的深刻理解,王久辛的这组诗歌有着火山熔岩般的抒情基调,思想格局宏阔,情感内驱力强大,一般的语词节律难以适配。王久辛便借鉴了地动山摇的摇滚歌曲表达力度与格式,给这组诗歌带来强而有力的律动。因此,王久辛的这组诗歌总体抒情节奏非常短促、鲜明、劲健,除了武器外观物象所致外,更多地来自于其内在心脉上的纵情歌唱。《我是大炮》、《逃跑的火箭》、《咆哮的机关枪》这些诗歌非常有代表性,短促平白,词句噼啪,激荡燃烧,纵横驰骋,彰显出一种爆破性、悖逆性的情绪突破,反映了诗人内心情绪压抑之后的一种自我革命的要求。“哒,哒,哒……我的口干舌燥,/我的汗水流干。/我的吃奶的劲儿哟,/也在最后的战斗中拼完。/我弹尽粮绝,/我痴心不变。//噢吼,噢吼,/我的痴心不变。/哒,哒,哒……”(节选自《咆哮的机关枪》),语言质实、疯狂,声律紧凑,曲尽意尽,令人完全被情绪风暴所裹袭。从王久辛的诗歌看来,过分理性的慢拍抒情,反而容易游离诗性,成为假借诗名的非诗文本。读了这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进行情绪蹦极的武器家族,它们的脚尖踢踏过我们的心尖,震撼着我们,打击着我们,也威逼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元气淋漓的钢铁风暴。

03   兵器家族(摇滚组歌

◎王久辛

  

我是大炮

  

窝了火我才知道,

我是装了药的炮。

横了心我才知道,

我是一门轰隆的炮。

敌人在哪里?敌人在哪里?

血眼眼闪金光看不见硝烟,

泪蛋蛋滚玉珠敲不响铜盘。

我是大炮,我是大炮,

它架在那心里边。

铁了心我才知道,

我是装了药的炮。

死了心我才知道,

我是洞穿岁月的炮。

敌人在哪里?敌人在哪里?

大我的人说我是楞头青,

小我的人说我是缩头脑。

我是大炮,我是大炮,

它架在那心里边。

副歌:

轰轰!轰轰!我要打炮。

我要打炮。轰轰,轰轰!

导弹恋歌

有个女人名叫导弹。

钻进我的灵魂,

一个劲儿地捣蛋。

她在里边翻筋斗,

她在里边荡秋千,

她让我的每一个瞬间,

有了疼痛的体验。

导弹,导弹,

她在我灵魂里捣蛋。

有个女人名叫导弹。

钻进我的寂寞,

一个劲儿地捣蛋。

她在里边浪笑,

她在里边缠绵,

她让我的白天和深夜,

有了无数个悬念。

导弹,导弹,

她在我的灵魂里捣蛋。

手榴弹

只要投得准,

炸它个稀巴烂。

美好的日子在很远的地方,

难过的心情近在眼前。

炸它个稀巴烂。

忧伤的手榴弹。

无法驱赶的心情,

渴望着手榴弹。

不是我不拉弦。

不是我投不远。

阴毒的中伤在很黑的地方,

乏味的歌声站在眼前。

炸它个稀巴烂,

正义的手榴弹。

无法提防的中伤,

渴望着手榴弹。

躲进坦克

逼急的时候,

我躲进沉默里。

我的沉默,

是你打不烂的坦克。

打吧,我的爱和怨,

打吧,我的仇和恨。

心不会表白,

泪不会呻吟,

我用沉默对付追问。

无奈的时候,

我躲进心灵中。

我的沉默,

是你击不穿的坦克。

无声手枪

不许动。

在我麻痹的时候,

它说:不许动。

动一动它就打死我。

动一动它就不客气。

而且没有响声。

谁也不知道。

在谁也不知道的角落里,

我不敢动。

我不能动。

那黑洞洞的枪口,

是你的大眼睛,

诚实地望着我,

直到我死。不许动。

逃跑的火箭

跑吧,亲爱的火箭。

跑吧,亲爱的火箭。

离心的力已渐渐升起,

逃跑的心也在此刻凝聚。

不是你不美丽呀大地。

不是你不真诚呀大地。

愁肠缠一身,

危机伏千里,

我害怕那在劫难逃的掌纹,

我害怕那翻白眼儿的结局。

跑吧,亲爱的火箭,

跑吧,亲爱的火箭,

夜幕己经降临,

逃跑正是唯一。

哦,跑哟跑哟。

咆哮的机关枪

哒,哒,哒……

我的枪管滚烫,

我的枪口冒烟儿。

我的脚趾头上的劲儿哟,

也在英勇的阻击中射完。

我弹尽粮绝,

我忠心不变。

哒,哒,哒……

我的口干舌燥,

我的汗水流干。

我的吃奶的劲儿哟,

也在最后的战斗中拼完。

我弹尽粮绝,

我痴心不变。

噢吼,噢吼,

我的痴心不变。

哒,哒,哒……

废墟上的高射炮

剩一门高射炮,

圆圆的炮口对着天。

老天若不透气,

我给它戳个眼。

大地要呼吸,

庄稼要雨点。

人心要的是顺心的年。

剩下一门高射炮,

圆圆的炮口对着天。

老天它不知道,

我是那钢铸的拳。

大地要丰碑,

百姓要吃盐。

岁月要的是不灭的纪念。

定时炸弹

诺言是一枚定时炸弹,

火眼金睛看不见。

诺言是一个翻脸的故事,

神机妙算也难断。

它出其不意,

它趁你不防,

它在你满天欢喜的时候,

突然爆炸。

你不要太自信,

你不要心大高。

所有的预约都有理由说,

哪有什么诺言。

副歌:

你觉得太突然,

其实很平淡。

军舰歌咏

茫茫人海我驾舟航行,

夜幕降临还看不到港湾。

满眼灯火辉煌,

一肚子拼命的孤单。

问一声大都市的摩天楼,

你的哪一扇窗户,

能给我一星温暖?

大浪滔天我不要这寒暄,

黎明初绽可是虚假的红颜。

对我说我驶不出苦海,

对我说我不要一生平安。

问一声沉默的边远小村,

你的哪一个角落,

能给我停泊的堤岸?

(1995年第二期《绿风》首发) 

诗人简介

本聚力阅读的现代诗总顾问王久辛先生: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作者简介

祁鸿升,原名祁洪生。写诗也写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居江苏盐城。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1、【名家有约】 王久辛 |  ”君子有容“颂(外一首)

2、【名家有约】王久辛 | 书法是成功者的游戏,不是普通人的雅好---复友人

3、【名家有约】 云游的红兜兜 | 王久辛

4、【名家有约】采薇之青苔 ▏王久辛

5、【名家有约】采薇之青苔 ▏王久辛

6、【名家有约】文字的品相  ▏王久辛

7、【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1) 王久辛 :望着朱德元帅的眼睛

8、【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2) 王久辛 :杨靖宇的头颅与胃

9、【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3) 王久辛 :在路上一回头,看见了陈师长

10、【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4) 王久辛 :杨子荣的英雄虎胆是什么颜色

11、【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5) 王久辛 :极限的肉搏

12、【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6) 王久辛 :“红一连”的基因与传承

13、【八一特稿】长诗巨献·蹈海索马里 | 王久辛

14、【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7) 王久辛 :“飞鲨”在一群鱼的眼睛里翱翔

15、【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8) 王久辛 :他们都是人民的子弟人民的兵

16、【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9) 王久辛 :牺牲

17、【特稿】军报“星辰诗笺”系列(10) 王久辛 :最伟大的人民军队

18、【军报· 纪念· 星辰诗笺· 完全版】王久辛

19、王久辛 | 本世纪收尾工程:对战争文学的思考与期待

20、【人物特写】王久辛 | 解玺璋与梁启超

21、【人物特写】王久辛 | 素写著名作家阎连科

22、【人物特写】王久辛 | 忆诗歌评论家张同吾先生

23、【特稿】历史的逻辑与挫折失败及末梢神经——关于中国革命史审美创造的一点浅见 |王久辛

24、【人物特写】王久辛 | 刘江永“突发奇想”

25、【人物特写】王久辛 | 舞蹈诗人杨丽萍

26、【人物特写】王久辛 | 朱鸿斯文

27、【名著导读】王久辛 | 序《狂雪》第四版

28、【人物特写】王久辛 | 大师莫言(中英版)

29、【人物特写】王久辛 | 慢品龙开胜笔致

30、【名家有约】王久辛 | 初恋杜鹃

31【人物特写】王久辛 | 张炜之重

32.【人物特写】王久辛 | 梁小斌的那颗痣

33、【特稿】王久辛 | 乔良的“横杆”

34、【名家有约】王久辛 | 杨少衡的“少年官场”

35、【名家有约】王久辛 | 杨少衡的“少年官场”

36、【名家有约】王久辛 | 老铁引——赠安溪茶园诸友

37、【特稿】王久辛 | 师永刚的“那件事儿”

38、【特稿】王久辛 | 洞穿世界的一双锐眼

39、【特稿】王久辛 |  80后作家冯骥的“雷”传奇

40、【特稿】王久辛 | 规律的石钟山

41、【特稿】王久辛 | 追忆孙道临先生

42、【特稿】王久辛 | “厨子”赵琪

43、【名家有约】王久辛 | 暑夜揣度刘盛之《樊敏碑》

44、【名家有约】王久辛 | 暑夜揣度刘盛之《樊敏碑》

45、【特稿】王久辛 | 在贵州20部长诗诗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46、【特稿】王久辛 | 喝风油精的雷达

47、【特稿】王久辛 | 拜访世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莫斯科别墅【组图】

48、【特稿】王久辛 | 文学“粉丝”周强

49、【特稿】王久辛 | 上林大龙湖游记

50、【特稿】王久辛 | 文明是融合后的创造

51、【名家有约】王久辛 | 香魂金灿灿(长诗)

51、【名家有约】王久辛 | 蓝(长诗)

52、【特稿】王久辛 | 激情背后的杨志军

53、【特稿】王久辛 | 张俊南的衣食父母

54、【特稿】王久辛 |  诗人的个性与诗的个性

55、【名家有约】王久辛 | 端午怀古

56、【名家有约】王久辛 | 延川走笔

57、【名家有约】王久辛 | 诗人们,时代叫我们重新出发

58、【名家有约】王久辛 | 静园的品质

59、【名家有约】王久辛 | 当代世界五位艺术大师的眼神儿

60、【名家有约】王久辛 | 刘醒龙的“圣”

61、【名家有约】王久辛 | 小说的寓意

62、【名家有约】王久辛 | 又是一支“农家军歌”

63、【名家有约】王久辛 | 为有牺牲多壮志

64、【名家有约】王久辛 | 沿波讨源、探颐索隐的大美之珍

65、【名家有约】王久辛 | 赤子高兴

66、【特稿】王久辛 | 王开林的“硬度”

67、【特稿】王久辛 | 零刻度:宁都会址追怀1932年10月3-8日之毛泽东

68、【名家有约】王久辛 | “先锋”沈天鸿

69、【特稿】王久辛 | 伍立杨的鸿儒缘

70、【名家有约】王久辛 | 恩师许明善

71、【名家有约】王久辛 | 念记杨志广

72、【特稿】王久辛 | “宰相”王宏甲

73、【特稿】王久辛 | 作荣大哥

74、【特稿】王久辛 | 高贵的诗歌

75、【特稿】王久辛 | 王树增的“精明”

76、【特稿】王久辛 | 柳建伟的“关系图”

77、【特稿】王久辛 | 何三坡的“梦话”

78、【特稿】王久辛 | 耿翔的背景

79、【特稿】王久辛 | 谭旭东的“心灵开花”

80、【特稿】王久辛 | 写在国家公祭日---冬之祭

81、【特稿】王久辛 | 岳南的历史

82、【特稿】王久辛 | 孙皓辉的大争之心

83、【特稿】王久辛 | 《山海经》之源

84、【特稿】王久辛 | 念旧寻新(三则)

85、【特稿】王久辛|叶廷芳的“天堂”

86、【特稿】王久辛 | “情圣”薛晓康

87、继刚舞蹈千一音乐久辛诗歌 | 军中流传的品质生活【特稿】

88、【特稿】王久辛 | 佐佑之华光  · 专访

89、【名家有约】王久辛 | 翼羽十四行(六章)

90、【名家有约】王久辛 | 金苔采藓(2)

91、【名家有约】王久辛 | 简说艺术气质

92、【名家有约】王久辛 | 绝无仅有、举世无双

93、【名家有约】王久辛 | 叙述的欲望

95、【名家有约】王久辛 | 清明观展小记

96、【名家有约】王久辛 | 霜晨月考

97、王久辛 | 不能忘却文学的庄严目标

98、王久辛 | 致后人

99、王久辛 | 在华沙聆听肖邦

100、王久辛 | 奥斯维辛的黄昏

101、王久辛 | 我在普希金故居艳遇绝色俄罗斯少女

102、王久辛 | 神奇(长诗)

103、王久辛 | 冷冷的鼻息

104、王久辛 | 地窝子!地窝子……

105、王久辛 | 李豆芽儿

106、王久辛 | 编外的兵

107、王久辛 | 张三儿

108、王久辛 | 头锅饺子

109、王久辛 | “猪倌”小传

110、王久辛 | 安魂与我们大家和诗

111、王久辛 | 魔乐超拔

112、王久辛 | 艳  戕  (长诗)

113、王久辛 | 鸿羽毛集

114、王久辛 | 抽象的概括与具象的超越

115、王久辛 | 说说诗的小众与大众

116、王久辛 | 本质的创造

117、王久辛 | 心象之美

118、王久辛 | 欧美:原罪未赎再添新仇?

119、王久辛 | 自我以外的往事

120、王久辛 | 魏公村

121、王久辛 | 什么是语文?

122、王久辛 | 传统依然蓬勃沉静

123、王久辛 | 冒险的“游戏”

124、王久辛 | 自我以外的自由、历史与审美创造

125、王久辛 | 新时代:新诗创作的先锋姿态

126、秦声老腔诵读王久辛《这些高尚的人》  诵读:魏奇

127、王久辛 | 像艾青那样举起诗的火把(音频)

128、王久辛 |  缅怀三章

129、英文黑山文中文对照:这些高尚的人 |王久辛

130、王久辛 | 露出你的眼睛— — 给战疫一线的河北亲人   朗诵:若丹

131、王久辛 |  酒歌十章

132、王久辛 |  大志向、大悲辛的缺失难出大气象

133、王久辛 | 向着高原——献给中国戍边英雄

134、王久辛 | 可鉴流年 《北大故事》

135、王久辛 | 初恋杜鹃    朗诵:哈若蕙

136、王久辛 | 中国不绝这种老农民式的英雄

137、王久辛 | 降临        视频朗诵:尹湛

138、王久辛 | 窑洞欣赏 (外一首)

139、王久辛 | 芦花红,芦花白......——追怀22岁抗日烈士朱凡

140、军报“星辰诗笺”系列:望着朱德元帅的眼睛  | 王久辛    朗诵:周胜凯

141、王久辛 | 独享之晨    朗诵:米乐

142、王久辛 | 钢铁门牙

143、王久辛 |   山葱茏  水葱茏(长诗)

144、王久辛 | 为本质的推动力而创造——写在《诗刋》第11届“青春回眸”之际

145、深切缅怀朗诵艺术家方明 听他绝诵《狂雪》

146、王久辛 |  理想与创作——从长征说起

147、王久辛 | 乐至考(八首)

148、王久辛 | 诞生的疼痛与光荣(诗二首)——为北京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会立春相逢而转发

149、王久辛 | 祝福冬夏双奥之都·北京(朗诵版)(诗二首)

150、王久辛 | 展览

151、王久辛 | 白鹤

152、王久辛 | 先路考        朗诵:黄进朝

153、王久辛 | 思想者,雪峰山沉思的样子     朗诵:黄进朝

154、王久辛 | 翻身道情

155、王久辛 | 张家界旖旎考    朗诵:黄进朝

156、王久辛 | 杜甫可能与决不可能蓄的胡子

157、王久辛 |  鸿羽毛集(二)

158、王久辛 | 我们历史上见!----看莫言话剧 <我们的荆轲>

159、罗振亚 | 寻找“大诗”写作的可能性——评王久辛的诗

160、张志忠 |  狂潮似雪涌诗情   ——王久辛长诗《狂雪》简评

161、王久辛 | 安魂阿拉伯海

162、王久辛 | 做嘛像嘛——忆童年

163、王久辛 |   大于童年的舌尖  — —奶奶郭建国逝世45周年祭

164、王久辛 |  嘉魚的神

165、王久辛 | 活着的古歌

166、王久辛 | 鸿羽毛集(三)

167、王久辛 | 鸿羽毛集(四)

168、王久辛 |  文野之合谓之雅 — — 初识汕头

169、王久辛 | 河东集境(三首)

170、王久辛 | 潜蛟可与魂游 ——龙港印记

171、王久辛 | 徐贵祥的另一半

172、王久辛 | 一束阳光射入云隙(组诗)

173、王久辛 | 冬——还有一个尾巴(外二首)

174、王久辛 |  胡安·赫尔曼的态度

175、王久辛 |  鬼气的山庄

176、王久辛 | 肉搏的大雨

177、王久辛 | 活的历史中有活着的灵魂在歌唱—— 重读经典《回延安》

178、王久辛 | 致女儿小学毕业书

179、王久辛 | 想象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读书

180、王久辛 | 立场之上的世界

181、王久辛 | 《狂雪》硬笔长卷

182、王久辛 |  蓬莱遇仙记 (二首)

183、王久辛 | 进精微——王久辛在邓辉诗词研讨会上的即席发言实录

184、王久辛 | 诗十九首

185、王久辛 | 军旅诗十九首

186、姜红伟丨 昌耀与王久辛及《狂雪》有关的佚信佚文佚诗

187、王久辛 |  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塑源塑造与复活——初读胡松涛新著《嫘祖》

188、王久辛 | 庞大无羁的文明与精微恣肆的掘进——在《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座谈会上的发言

189、王久辛 | 桑蚕事纪略(散文)

200、王久辛 | 遍地风流——济宁三日

201、王久辛 |  情深到梅根(散文)

202、王久辛 | 虎门遗堞遗思记

203、王久辛 | 山水诗情甲天下

204、王久辛 |  光·影·驰骋·大森林(五章) ——北国春城长春掠影

205、王久辛 |  自由的精神漫笔,才是散文(怀念周涛小辑)

206、黄恩鹏 |  序王久辛诗集《灵魂颗粒》

207、昌耀·王久辛 | 纪念毛泽东

208、王久辛 |  喜剧考

209、王久辛 | 35年前的军旅诗长什么样?

210、王久辛 | 1999《大家》推出王久辛长诗《柠檬色》(1200行)

211、王久辛 | 制伟器之文港兮(散文)

212、祁鸿升 | 反拨爱情诗歌现状的创新之作——王久辛抒情长诗《初恋杜鹃》艺术解析

213、王久辛 | 门头沟山凹遇晨读老汉师广照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