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毛:走遍万水千山的奇女子

 童冰之语 2024-05-19 发布于北京

翻开《万水千山走遍》,几片干枯的玫瑰花瓣悄然滑落,它们是一段过往爱情的见证。花瓣的汁液早已渗透到书页间,留下淡黄的印记,勾起一丝怀旧的伤感。对三毛而言,荷西的离开已成为永恒;对我而言,爱情的消逝亦成过往,但它们留下的痕迹,永留心间。

开始读三毛的文字,淡淡的忧伤逐渐消散。每当读她的书,无论重读几次,依旧会惊叹,三毛真是一位奇女子,她的文字奇巧而迷人,她的想法奇特而深邃,她的故事奇异而动听。

在荷西离开之后,三毛再次鼓起勇气,重新开始一次旅行。这次,她的足迹遍布中南美洲,从1981年11月开始,她游历了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

此次旅行由《联合报》资助,美国青年米夏作为三毛的助手与她同行。一路上三毛参观游览,体验文化,受亲朋友人接待,同时写作记录所见所感,这些文章集结,外加她回大陆探亲和游览的三篇,即为此本《万水千山走遍》。

游览敦煌莫高窟后,三毛将研究所里的女孩子们比作“苦水玫瑰”。她曾在书中读到,甘肃有一种独特的植物——“苦水玫瑰”,它的抗逆性特别强韧,香气也饱含馥郁。读三毛的中南美洲的故事,她本人何尝不是如苦水玫瑰一般,历经艰难险阻毫不退缩,遇到惊险也保持镇定自若。

虽然有米夏作为助手相伴,但由于语言不通和缺乏经验,旅途中的诸多事务——从寻找住宿到处理机票签证,再到购买必需品和交通安排——全由三毛安排。三毛倒是幽默看待,在出发时设想自己像唐·吉诃德一样,带领着米夏这位桑丘,但现实却是反的,她反而成了桑丘,琐事和遇到的麻烦,都需她来处理。直到一个多月后,三毛开始让米夏独立处理一些事务,并鼓励他学习西班牙语。

三毛的心极善。在哥斯达黎加,她遇到了一位卖爆米花的古巴难民。三毛倾听他的故事,感受到他的无奈与心酸,心中涌起同情,却又不想伤害对方的自尊,最终把一沓钱塞到对方口袋就跑了。她想起刚抵达哥国时,因无法换币,好心人给了她一个铜板得以打电话求助,她把当初接收到的好心回报给另一个异乡人。

作为一位知名作家,三毛在旅途中受到了许多亲戚、朋友、商人和官员的热情款待。她看到了许多华人移民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她感慨万分:“中国人是一个奇怪而强韧的民族,这一点是不同于其他人种的,随便他们何处去,中国的根,是不容易放弃的。”这份同胞之间的情感,让三毛感到无以为报。

三毛,这位充满灵性的奇女子,连交朋友都非凡。在秘鲁,她因高原反应感到极度不适,这时遇到了同样受此困扰的荷兰女孩安妮。三毛将安妮带回酒店,并为她请来医生。安妮对三毛的信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贵重物品交给三毛保管。两人仿佛前世就认识,他们的穿着、举止、甚至藏东西的习惯都惊人地相似。他们逛街时,总能不谋而合地选择相同的东西。她们能轻松猜中对方的喜好。

尽管彼此心中都有不为人知的伤痛,她们选择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不深究对方过往。安妮离开时,只留下信和花,她相信如果来世相遇,定还能认出三毛。短短十天的相处,也不互留联系方式,这样的美好相遇,让我好生羡慕,不纠缠却相知,果真是前世的缘分。

在书中,我特别喜欢的是三毛关于厄瓜多尔的两篇文章,也讲述前世与今生的故事。三毛相信自己的前世是个印加女子,她讲了前世故事:名叫哈娃,是药师的孙女,一个平凡而坚韧的加那基女孩。她的生活与银湖紧密相连,这个湖因一场战争而得名“哈娃哥恰”,意为心湖。她的族人因反抗印加帝国而遭到屠杀,三万颗心被丢弃在湖中,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这一世,三毛到一个偏远村落,寻找她心中的那片湖。她遇到了吉儿一家,一个纯朴的印地安家庭,用一块银牌换取了几日的食宿,并迅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在那里,三毛帮忙做家务,与村民交流,甚至被误认为是印加人。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归属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灵魂之乡。

在村落的宁静生活中,三毛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她被村民们的善良和纯朴所感动,虽然语言不通,但她与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片被称为“哈娃哥恰”的地方,三毛感受到了乡愁,湖水在月光下平静地闪烁,她在心里称之为银湖,回归了它最初的名字。

在一次高原反应和颠簸的车程中,三毛体验了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她的一生如电影般在眼前快速掠过。那一刻,她对死亡的描述是如此平静而美丽:“大概死,便是这样明净如雪般的清朗和淡漠吧!”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甚至带有一丝美感。我对这句话深感触动,尽管难以言表,我想,是三毛前世今生的故事和她独特的思想感动了我。

三毛的灵性还在于她似乎可以通灵。她终于抵达了梦寐以求的马丘比丘,原本计划在此过夜后再返回古斯各(库斯科)。然而,在马丘比丘的静坐中,三毛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她突然感到“不敢让那边空间的灵魂为我焦虑”。这是否是荷西或是其他神灵的启示,我们无从得知,但三毛确实因此做出了立即返回的决定。她的直觉是正确的,因为随后遭遇洪水,火车无法继续前行。 

面对困境,三毛没有选择被动等待,而是勇敢地采取行动,为自己和身边人争取到逃生机会。在凌晨四点,当她终于抵达古斯各,疲惫不堪的她没有选择休息,而是立即前往警局,坚持要求警方派车救援仍被困在火车上的人。最终,留在车站的两百多名游客得到了救援。三毛的冷静和勇敢,以及她在危机中仍能考虑到他人的安全,确实令人震撼。很难想象,面对那样的状况,如果是我,是否可以冷静处理,救己救人。

在玻利维亚的巫术街,三毛对每一件小物品都抱以尊重,她不将它们视为迷信的产物,而是看作是珍贵的民俗和神话的衍生物。她愿意花一点小钱,从巫术嬷嬷那里购买代表金钱、幸福、爱情、健康和平安的物件。这些物品不仅是当地人民信仰和祈愿的载体,也是三毛旅行中的乐趣所在。她以开放的心态体验不同的文化,这种旅行态度才能在旅途中收获真正的快乐。这一点上,我也如此。

此趟旅行之时,荷西已然离去,但还是能从文章中读到她对荷西深沉的爱。在离开台湾启程旅行时,她将贵重首饰托付给母亲,却唯独留下了一枚简单的婚戒,这枚戒指她一直戴着,直到抵达哥伦比亚,由于当地的抢劫和暴力事件频发,她不得不将这枚“八年零三个月未曾离手的小圈”藏入贴胸的口袋。手指空了让她感到不适应,心中充满哀伤,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动落泪。

当有人问及三毛为何能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时,她毫不犹豫地用现在式文法回答:“我的先生是西班牙人”,在三毛心中,荷西一直还在。

在墨西哥旅行时,三毛发现那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那里的人因地理环境和频繁的自然灾害而接受万物有灵的观念。三毛提到她最感兴趣的两位神:玉米神和自杀神。玉米神因其与三毛喜爱的玉米食物相关而显得特别亲切。而自杀神则因其独特性引起她的好奇。在大多数宗教中,自杀是被禁止的,但在墨西哥神话中,自杀神的存在却似乎体现了对人类自由意志的尊重。三毛还特意前往博物馆进一步研究自杀神,发现神在画面里吊在一棵树上,这让人不禁联想起三毛自己的人生结局。她最终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是否她曾经了解到的自杀神在她心中留下了印记呢?

想到了文章开头,玫瑰花瓣留在书页间的印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能在生命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些印记是经历的证明,也展示与这个世界缘分。三毛,这位“苦水玫瑰”,她的强韧和芳香无疑也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印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