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必是一朵花》:极端有解外婆不极端无解我,那个才是最优选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4-05-19 发布于江苏

《你不必是一朵花》作者理微尘是一位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在这本书中,很多故事的开端,都是由她的外婆经历的人情世故的小故事,铺陈蔓延引发出来的,那是一位极端不一样的老人,她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习惯,造就了她非同一般的极端的为人处事出发点和着力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汽水事件。

微尘的父母在国企工作,那时候国企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越一般水准,微尘妈妈是一位很孝顺的女儿,会把单位发的东西,源源不尽地第一时间送回娘家,当时微尘的舅舅已经离异,带着独子住在外婆家,有一天微尘睡眼朦胧中无意发现,舅舅避开她和外婆,偷偷的从柜子顶端拿汽水独自给表弟喝。

微尘当时形容自己的心情五味杂陈,因为爸妈每年夏天都把厂里发的80瓶汽水,一瓶不少的送来外婆家,而舅舅却背着她和外婆给表弟吃独食……。

微尘没有选择把过程告诉父母,她担心因此引发父母之间的不和,而是把这件事悄悄的告诉了外婆,外婆的做法真的是非常的极端,超越一般人的想象和常态。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有小小的惊讶。

外婆从柜子上把箱子拿下来,把里面所有的汽水都打开倒进下水道,然后把空罐子放回纸箱上,放回柜子顶……在微尘看来,外婆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十分巧妙,在很多事都处于“说了矫情,不说委屈”的状态下,把事情做了却不点破,是所谓的“看破不说破,就能不伤害到彼此的面子”了。

对此真的不敢苟同,我是认为,亲人之间肯定有行差踏错的时候,这时候要么就选择彻底的原谅,不屑一顾把此等让人亲情纠结的事,放在心上,要么就直面问题,把所有的事情摆在桌面上理论个一二三,也许这件事另有缘由也未可知。

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所理解的,仅仅是自己看到的一面,而任何事物和人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自己暗自猜忌,可能永远都不一定能get到问题正确的一面。

其实说实话,如果我是是舅舅,自己的妈妈这样做是很让人伤心的,这种不由分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处理手法,造成的亲人之间的隐形伤害,只能更大,而并不能也不会把潜在的问题和矛盾消弭于无形。

还有一件事也挺匪夷所思的,外婆年轻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而订了牛奶,她很心安理得的自己喝,而不顾年幼饿肚子的儿女眼巴巴看着……甚至因为弟弟哭的太厉害了,姐姐要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放在暖炉上烤,然后拿给弟弟吃。

她的理由是:“只有我有一条命在,才能守住家”,换言之就是,只有妈妈健康的存在,才能更好的照顾小儿女。头一次见把自私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的。微尘解读为: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这不是自私,这就是自然的法则。

看到这里,我换位思考了一下,虽然没到性命攸关的紧急关头,但如果我嘴里吃着,下面孩子看着,我无论如何是咽不下去的。而从小,爸爸妈妈也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而我有孩子我也是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大概率将来我的孩子也会把最好的留给他的孩子,这才是尊老爱幼的古老传承。也许是我的思维落伍了,毕竟现在物质依然及其丰富,不必为选择谁吃来纠结

理微尘的《你不必是一朵花》文笔优美,行文思路清晰明了,但从外婆的一言一行,所延伸出来“女性主义”,内涵和外延,实在不敢让人苟同。

很多微尘眼里外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旁人看来不是生活的大智慧,甚至谈不到生活哲思和哲理小聪明,会感觉那是一种带有恶意的狡黠,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和这样人的相处,没有爱与暖意,有的只是引君入瓮的升级版。

外婆曾经在家里接待一对来访的远亲,对方登门没有带礼物,走的时候甚至想要带走外婆珍藏的一瓶珍贵的好酒,微尘说,外婆没有当场拒绝,是考虑到身强力壮醉汉潜在的暴行后果,还有知道单身独居的她家藏贵重物品的延伸风险。

于是外婆利用对方的贪婪,说还准备给对方母亲带东西,允诺到离开的那天一起打包,对方自然是喜不自禁答允,结果离开的时候却不得不带着一大包,四肢八叉的树枝组成的中药……自此,亲戚之间再无下文。

虽然这样的亲戚不来往也罢,后来他们彼此也真的再也没有了交集。但依然我觉得这不是人情世故所应有的样子,对方贪婪的嘴脸虽然不堪,但外婆做的也并不比对方好多少,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我记得妈妈曾经讲过一件往事,她刚结婚的时候,陪嫁是一台国内少见的黑白电视机,过年走亲戚,奶奶的干儿子来看她,相中了这台电视机,想要带走,奶奶笑着跟他说,你说晚了一步,我已经答应家里换新电视以后,这台旧的给你妹妹樱照(我亲姑姑)了。

我觉得,这才是人情世故应有的婉拒,让对方明白亲情是有远近之分的,但又不让对方感觉自己失了面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