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一文彻底看懂各类经济指标! 值得看十遍

 若悟369 2024-05-19 发布于安徽
干货! 一文彻底看懂各类经济指标! 值得看十遍

很多小伙伴说, 看财经新闻,总是看到各种经济数据,好像很重要的样子,但是背后代表啥意义呢?

以前做投资好像,好像没见的经济数据这么重要啊!

只能说时代不一样了, A股也越来越规范了。

现在市场的话语权基本上在机构手上, 虽然还没有形成华尔街对于美股的影响力。

但是已经越来越靠近了。

机构如何看待市场? 肯定要从各个经济指标和数据入手。

今天跟大家唠唠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毫不夸张的说,搞懂了下面这些经济指标,财经报道就再也难不倒你了。

GDP

我们先来看GDP,学名叫做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说一个国家到底产生多少的经济活动.

这个 GDP 的增长越高,代表经济越繁荣,经济发展的就越快.

理论上投资市场也应该会越好。

但是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盲点,比如说如果发生了地震,把房子都给震倒了。

我们需要重新把房子给盖起来,又或者在无人区修一条高速公路,这就产生了无效的GDP。

虽然数据看起来很好,但是老百姓根本就体会不到。

CPI

前几年有个段子说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过CPI。

CPI 就是物价指数,我们所说的通胀主要看这个数据。

CPI 超过 3% 一般就是通胀的警戒线了,这个时候央行就会很紧张,一般就会出台政策打压通胀。

其实物价指标是狐假虎威,大家怕的并不是物价上涨。

而是害怕物价上涨之后央行的紧缩。

如果 CPI 低于零的话,这就意味着要通缩了。

其实物价下降可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东西降价了。

那么企业的利润将大幅的受到损失,他们干什么都不赚钱了,也就没有动力扩大规模,甚至还有可能裁员造成失业。

所以保持 1%- 2% 的通胀是最好的,我们把这个叫做温和的通胀。

其实我们国家的 CPI 占比中,食品的占比太大了, 差不多占了30%, 美国仅仅只有15%。

比如猪肉、鸡蛋、蔬菜水果一涨价, CPI 就容易上升,造成失真。

PPI

这个叫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这其中包括了石油、煤炭、水泥、工业金属等等,主要是指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

如果经济周期向上的话, PPI 的走势肯定是向上的,因为经济好,购买需求旺盛,原材料必然会涨价。

反过来说, PPI 一旦向下,代表着经济周期是向下的。

大家觉得生意不好做了,纷纷的停产,先去卖库存产品了,所以他们也就先不买原材料了。

PPI 是周期类投资必看的指标,只要 PPI 不涨的话,就不要大举的投入钢铁、有色、煤炭、石油这些周期性的行业。

M0, M1 M2

M0, M1, M2 是货币供应量的3个定义。

M0,就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就是比 M0 多了个活期存款。

M2 就是比 M1 多了个定期存款。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能够发现什么呢?

因为 M2 比 M1 多了个定期存款,所以 M1 比 M2 要更活跃。

当货币供应量上升的时候,如果 M1 活期存款比 M2 定期存款涨的还要快,说明这个市场上的资金很活跃。

通常这个时候就会发生牛市,原理就是大家都把钱从定金存款中取了出来,跃跃欲试。

而相反, M1 下穿M2,也就意味着市场货币收缩了。

也就是大家把钱从活期转成了定期,这个时候投资市场表现就会有问题。

当然这个指标跟房价也有关系,当货币宽松了,房价才能涨。

货币收紧了, M1 向下房价就会回落。

10年国债收益率

一般我们都用 10 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来表示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

毕竟国债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你把钱放在哪儿它都危险了,所以这个国债绝不可能有风险。

当市场这个时候缺钱,国债收益率就会上升。

为啥呢?因为缺钱,国家就会给出更高的利息,才能吸引投资者来购买国债,所以国债收益率上升。

这个时候的市场是缺钱,所以债市、股市都不好。

如果这个利率涨的太急了,很有可能形成股债双杀。

比如在 2016 年底以后,其实债券市场表现的就不是很好。

那么我们反过来说,国债收益率下行,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市场的资金很充裕,是投资债券的好时机。

国债收益率下行的越快,债券的价格就会涨的越多。

等一等,是不是有点迷惑?

咱们来捋一捋,国债收益率下行,一是降息周期,因为我们在这个降息的周期,新发的债券给的收益太低,所以大家都倾向于去买老债。

比如去年没有降息的时候,债券给的利率是6%,而今年降息了,新发的债券只能给你3%。

同样的都是两年期间的债券,那么你是买去年那个 6% 的债券,还是买今年这个 3% 的债券呢?

显然傻子都知道那个 6% 的收益高啊。

但是你要买的话,原价买人家肯定不会卖给你。

所以你只能算算,他剩下的一年到期之后价值是多少,这个时候你出多少钱合适呢?

出 110 还是120?

最后市场给出的价格基本就是 102.8 元附近.

买的人一算这个价格买入差不多就是一年3%。

如果再高的话,还不如直接去买新债了。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 100 元面值的老债,就这么涨了 2.8% 的价格。

这就是为什么国债的收益率下降,债券的价格反而上升了。

社会融资总额

这个是说全社会贷款以及融资加起来总共它有多少?

主要分为银行贷款、发债融资、股票融资、非标融资、专项债这么几块。

社会融资总额反映的就是资金的需求程度。

其实社融这个数据跟 M2 的走势差的不是很多。

如果你找不到社融的数据,看 M2 也是一样的。

社融下降意味着经济需求不足,说明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都不好。

社融总额这个指标代表了大家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如果社融总额下降的话,说明消费出了问题。

对于经济的三驾马车来说,投资现在已经拉不动了。

进出口我们说了也不算,其实全部都指望消费了。

如果消费者出现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而从 2018 年以来,社交总额下降的特别快。

这都是 2016 年这波房地产上涨惹的祸,搞得大家都没有钱消费了。

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巨大的困难,经济才有了现在的困局。

PMI

这个叫做采购经理人指数,这个意思就是说工厂里负责采购的人是怎么看经济的?

如果他们看好,未来就会加大采购量,态度积极乐观。

如果他们不看好,就会减少采购。

所以这个 PMI 通常就是经济的先行指标, 50 为荣枯线。

50 以上代表经济扩张, 50 以下代表经济收缩。

每月都有两个 PMI 公布:统计局的数据和财新的数据。

统计局的数据偏向于国企等大型的企业的景气程度。

财新的 PMI 数据则代表了中小企业。

一般的情况下,统计局的数据都比财信的乐观一点。

如果PMI,也就是采购经理人指数收缩,对于股市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CRB指数

这是路透社根据大宗商品的整体走势编制的一套指数。

用它来反映大宗商品的周期性的波动。

大宗商品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工业金属,比如铜、锌、硒。

二是贵金属黄金、白银。

三是农产品,比如小麦和玉米。

四是能源品,比如煤炭、石油。

所以大宗商品代表了经济的周期。

2014 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全球的经济也在下滑。

而我们 2015 年爆发的那个牛市,其实就是一只大水牛。

如果看好有色金属,能源甚至基建类板块,务必要关注这个 CIB 商品指数的走势。

它如果不呈现上涨的趋势,那么周期行业还是尽量的少碰为好。

周期

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库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影响着你的企业的利润。

而在宏观研究上,库存也非常的重要,整个社会的库存数据反映着经济的周期。

比如价格低,库存降,这个周期,这就是主动甩卖的周期。

我们也叫做主动去库存周期,是因为之前的库存太多了,所以赶紧的清货。

这段时间表现的就是大众商品价格下跌,经济不景气,企业的利润在下降。

下一步就是涨价,去库存周期,仓库里的东西卖的差不多了,也不着急卖了,进入了正常的消化阶段。

这个时候反而会因为短缺造成价格上涨,这个阶段叫做被动去库存,这个时候通常都是复苏的标志。

再下一个阶段就是主动补库存,价格涨,库存生仓库里的东西不够卖了,所以一边加价一边压货。

通常这个时候都会伴随着经济繁荣,直到库存又上升到了高位。

价格也上不去了,开始下跌的时候。

但是生产厂商由于之前的产能扩充的太多了,所以即使刹车也有惯性。

所以这个价格明明已经下跌了,但是库存还在上升,这就是被动的补库存的周期。

通常这时候都是衰退的征兆,就这样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库存周期。

信用利差

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叫做信用利差。

比如我跟马云同时去贷款,银行觉得马云不可能违约,所以给他 5% 的利率,他就放款了。

但是对于我来说银行根本就不相信我,我名下连个房子都没有,跑路了,该咋弄呢?

所以他们就要加上信用的风险补偿,会给我 10% 的贷款利率。

多出去的这五个点就是银行不相信我的结果。

这个时候我的资金成本要比马云贵不少。

但是如果经济特别好的时候,所有的钱都赚的特别快。

银行手里的钱多得放不出去,要知道银行的模式就是赚利差。

贷款不出去,他们只有成本没有收入,所以他们觉得经济这么好,风险似乎没有那么大。

所以他们可能会给马云 4% 的利率。

而对于我来说,他们还是不相信我,但是比经济不好的时候信心足了一些,所以会给我一个 7% 的贷款利率。

那么我和马云的信用利差就从 5% 收缩到了3%。

所以我们反过来倒推:信用利差上升,说明经济遇冷,银行收缩信贷。

信用不好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本就会上升的更快。

相反,信用利差下降,信用不好的中小企业,他们贷款的成本下降的更多。

马云下降一个点,而我的信用利差可以下降 3 个点。

信用利差上升的时候,股市表现就不好,信用利差下降,股市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糟糕了。

MLF(麻辣粉)

这个是中期借款便利,也就是央行印出来的钱,并且借给商业银行的钱。

这个利率以后会非常的重要,它的变动代替了基准贷款利率。

如果 MLF 继续走低,那么贷款利率也会下降,这就相当于变相的降息了,而相反就会有加息的效果。

DR007

这个指的是银行间市场 7 天质押回购利率,这是央行多次点明重点的利率。

据说银行关注市场的资金变化,主要是看的这个指标。

如果上升的过快,就是说明央行开始收缩了。

今天先讲这么多,之所以选择投资这条路,是因为我们相信用钱赚钱的速度远比靠苦力挣钱要快的做。

投资理财的路并不坦荡,我们需要学习知识,还要勇敢的去试错。

#经济数据##金融##投资##股票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