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女主持人毒舌事件: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最幸福时光 2024-05-19 发布于吉林
青岛女主持人毒舌事件: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作者:洞见ciyu

人在说话,话也在说人。

这几天,看到了一则热搜。

因为520即将到来,青岛电视台栏目《一见钟情》在某商场进行街采。

女主持人看到一对情侣在逛街,迎上去想聊几句。

对方委婉地拒绝道:我们不过520。

其实作为一名主持人,对于“拒绝采访”之类的事应该习以为常。

毕竟,不是谁都愿意出镜,也不是每一对情侣都喜欢过520。

主持人直接吐出了这几个字:“哦,分了!”

似乎有点诅咒的味道,一下子惹恼了这对情侣。

这对情侣返身质问记者,要求主持人道歉。

如果女主持放下身段,诚恳道歉,这事也就轻描淡写地揭过去了。

但主持人阴阳怪气地说;“好了,好了,我给你道歉,你的脾气非常好,你能找到这么温柔,漂亮的女生,这是你的福气。”

话里话外的嘲讽,谁听不出来?

这样的窝囊气,谁又受得了?

这对情侣直接把这事曝光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对女主持人开启炮轰模式,嘴下毫不留情。

青岛女主持人毒舌事件: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有网友说:这是以牙还牙,谁叫她的嘴巴这么臭呢?

因为这事越闹越大,栏目组已对该主持人进行停职处理,并责令接受调查。

青岛女主持人毒舌事件: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图一时嘴快,这个主持人既伤害了那对情侣,也让自己职业生涯上有了抹不去的污点。

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软舌无骨,却能伤人碎心。

好好说话,是最基本的善良,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01

看过一张挺有意思的图,名叫:说话之前,请确保大脑已连接。

青岛女主持人毒舌事件: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许多人说话不过脑,不分对象与场合,不讲究分寸与礼貌。

这样图一时嘴快的结果,就容易伤害到别人。

作家骆以军小时候,跟读四年级的姐姐一起去买菜。

菜市场有个靠拉货为生的中年女人,身材矮胖,因为常年奔波,她的脸色蜡黄,衣服上满是补丁。

姐姐看女人像是从乡下来的,以为她听不懂普通话,便大声对骆以军说:“你看她头很大,脸很宽,浑身还脏兮兮的,像不像动画片里的大河马?”

见女人没有反应,姐弟俩继揣测起女人的生活来。

说到“儿子有她这样的妈妈真可怜”时,女人猛地抬起头对他们大声吼道:“你们是有钱人,你们很棒,你们了不起,我又穷又丑,就不配当妈,是不是?”

四十多年过去了,女人那愤怒又悲伤的神情,至今都让骆以军愧疚不已。

说到底,所有言语之间的轻慢,皆因骨子里的不尊重。

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随性也是两回事。

言语自有重量,也有温度。

如果不愿意花心思考虑对方的感受,你轻飘飘的一句话,可能是戳别人心尖上的一把刀。

02

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越发觉得说话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嘴上带尺,脚下就会有路。

管不住嘴巴,就容易惹人厌,把路走窄。

李笑来在新东方任职时,一位北京的校长听闻李笑来对语料库很有研究,就想找他来聊聊,看看能不能为学校建一个语料库。

一开始两人相谈甚欢,在项目基本敲定时,校长问了这么一句:“那你看,笑来,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李笑来大大咧咧地说:“其实这事儿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耗时费力,所以我希望这不是个换了个校长就不见了的事儿。”

话刚刚说完,校长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原本热热闹闹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后来,为学校建语料库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这事也让李笑来引以为戒,懂得三思而后言。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一个人如果没有口德,既留不住运气,还会给自己招来后患。

博主@邱宏林讲过他的一个故事。

高中时,他因为家里出了些变故,受了刺激的他曾在精神病院待过一段时间。

这段过往他一直捂在心里,只告诉过一个铁哥们。

毕业没几年,哥们接手了家里的生意,生产汽车领域的一些橡胶制品。

恰巧他在汽车制造业工作了几年,有一些门路,经常给他介绍一些业务。

有一次,他攒了一个局,邀请哥们和一些客户碰面一下。

没想到的是,不知是酒兴上来,还是哥们想找一些谈资,竟然把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经历当众说了出来。

“我跟你们说啊,宏林的经历可不一般,他住过精神病院,厉害吧?”

一瞬间,他感觉无地自容,非常窘迫。

自打这以后,他不再介绍新业务,也中断了旧业务,把哥们愁得要死。

一张刻薄嘴,能损万千福。

你说话的方式,决定着别人对待你的态度。

嘴里吐恶言,谁都会对你敬而远之。

青岛女主持人毒舌事件:嘴上没把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03

我欣赏蔡康永的一个观点:“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别人放在心上。”

当一个人能顾及别人的感受,能把别人放在心上,说出来的话自然是让人舒服的。

知名作家张洁的母亲,在快八十岁那年,因为罹患癌症住进了医院。

病房里的护士是个笨手笨脚的实习生,输液时经常把她的手背搞得一大片一大片的淤青。

护士为此心里颇为不安,生怕病人都会大发脾气。

老人却笑着说道:“我皮糙肉厚的没关系,小姑娘刚上班也不容易。”

简单的一句话,让人如沐春风,产生亲切感,也帮护士卸下了心中的惶恐。

说良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

有同理心的人,内心往往都是柔软的,开口必然是温言细语。

他们懂得留三分薄面,看七分情面,不会让对方处于难堪的境地中。

知乎网友@薛定谔的猫分享了一件对他影响很大的事。

他说小时候住在小县城,没太见过世面。

有一次和新交的朋友们去吃烤鸭。

等餐期间,因为实在太饿了,还没等烤鸭上来,他就吃起了面皮。

当时桌上的人都用疑惑甚至鄙夷的眼神看着他。

那是他第一次吃烤鸭。

不知道那些黄瓜、大葱、蘸酱,最后是要包在面皮里吃的。

只有一个人说:“你也喜欢单吃面皮吗?我特喜欢这面皮。”

说着那人也拿起了一张面皮吃起来,然后又当着他的面,把正确的吃法演示了一遍。

他说当时如果不是这个人及时出来解围,自己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十多年过去了,他俩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这个朋友,之前从没吃过面皮。

一个人的嘴里,藏着涵养和三观。

言语带刺的人,往往不懂得换位思考,伤了别人的心伤,斩断了自己的人缘。

所谓“口吐莲花”,不过是能设身处地,懂得尊重别人。

开口前把自己放进大脑,把他人放在心上,这就是说话真正的门道。

海德格尔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人在说话,话也在说人。

一个人的素养、价值,藏在这一言一语里。

有人嘴上无德,惹人生厌;有人积攒口德,积累福泽。

心里装别人,嘴上一把锁,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都会赢得欣赏和尊重。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