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应明【明】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望天外云卷云舒

 文山书院 2024-05-19 发布于湖南

作者:洪应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作者简介——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2]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作品出处——《菜根谭》

联读——此联出自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上联“宠辱不惊”意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下联“去留无意”意为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全联意为: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任他风雨,闲看庭前叶落花开”(纳兰性德《沁园春·感怀》)上面三句境界类似。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认为外物荣辱得失均为身外之物,不必执着。它强调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主张将得失荣辱看淡,不为外物所累。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思想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北宋时期的范仲淹,面对仕途的跌宕起伏,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思想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汲取先哲的智慧,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淡泊名利、顺应自然,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豁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句话概括此副楹联作品:

人到中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体面与身段,要自由,必须宠辱不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