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15个“不征之国”是哪些地方?

 遇事明言 2024-05-19 发布于广东

        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起草了《皇明祖训》,针对东亚诸国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他在《皇明祖训》中写道: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朱元璋深信“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的原则。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九月,朱元璋以隋炀帝征讨琉球为例,曾坦言:“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招至“载诸史册,为后世讥”。他指出:通过战争征讨蛮夷“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因此,他认为这种征讨行为只是徒有其表,虚有其名,实际上却是在自损国力。

上图_ 明朝《坤舆万国全图》中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位置

据统计,洪武年间的127件外交诏令中,除1件针对中亚的撒马尔罕外,其余126件均和“不征之国”有关。

这15个国家分别是:朝鲜国(今朝鲜和韩国)、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今冲绳地区)、小琉球国(今台湾省)、安南国(今越南北部)、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灭国)、苏门答剌(今苏门答腊岛八昔)、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文莱)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