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漆简史 | 之三·六国大同,漆入佳境

 凡尘fvln0zue86 2024-05-19 发布于山东

大一统的秦文化

秦灭六国、汉统天下,华夏民族在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稳定繁荣的时期。在此期间,漆器艺术也随之达到了一前无古人的高峰

由于漆器能长期保持光鲜亮丽且轻便耐用,因此在秦汉时期逐渐代替了工艺复杂、笨重的青铜器。这种工艺简便、造价低廉的器物,迅速在战国中后期成为了风尚,从秦、楚、巴等国开始传播,并逐渐普及至全国各地。在那个时代,漆器不仅是贵族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秦朝器的归统与发展

serve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秦朝统一六国后,原本分散的漆器匠人纷纷汇聚于咸阳,这样技术与文化审美的交流、融会贯通,同条律清晰规范的秦手工艺管理律法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漆器的发展。秦朝的漆器设计虽然一脉相承自秦国,在器型上更注重实用性,但是表面图纹却与楚等地的审美风格交融,几何装饰性中又有充满浪漫与想象的华丽精致

秦朝工匠们擅长使用针刻法来描绘流畅的线条,使得动物的形象和云朵花纹都显得生动灵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各地文化交融愈盛,漆器的制作已经非常成熟,其质量与艺术水平也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图片
图片

——秦彩绘凤鱼纹漆盂

秦代的漆器,其主体多是由木胎制造而成,主要采用挖制、卷制斫制三种工艺方法。这些器物在装饰上多以植物纹样、自然纹样以及几何纹样为主。虽然我们不常见到以宴饮、歌舞为主题的大型器物,但从已发掘出土的少量作品来看,当时的漆器匠人对于人体比例和线条的处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始皇帝喜爱的写实审美风格有着极大的关联(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可见秦代的漆器工艺审美是自上而下,又贵族向民间不断浸润的。

可以说,秦始皇兵马俑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大漆写实艺术的最高峰,更是世界漆艺术发展史上,迈向写实艺术的第一步。

图片

——有漆色残存的秦始皇兵马俑

此外,这一时期常用的漆色有朱、黑、褐三种,金银两色则较为少见。例如,容器内部通常涂有红漆,而外部则涂抹黑漆,只有极少数的器物内外都施以同色漆。

大部分秦代的漆器上都绘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如鸟头、鸟云纹、凤鸟纹等。这些图案不仅图案优美、生动,而且构思巧妙,即便历经千年岁月,仍然鲜艳如新。

图片

——秦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卮

图片

——战末秦初彩绘凤鸟纹漆圆奁

在秦朝漆涂料作为宫殿装饰的情况已非常普遍,即使到了汉朝,仍然如此。《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秦二世想漆城墙的故事,尽管可能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从中可以窥见当时人们对漆器的痴迷。

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各地的生漆资源,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法律规定。例如,《秦律杂抄》中记载了关于漆园管理的具体措施。如果一个漆园因管理者不善而评为下等,那么相关的管理者将受到处罚:漆园啬夫将被罚款;县令和丞以及其他佐吏也会因为未能履行职责而受到惩罚,并需缴纳罚金;对于连续三年评为下等的漆园,还会对啬夫施加更重的处罚,并剥夺其职位,使之不再负责该漆园的管理工作。

这些规定反映了秦人对漆园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显示出漆园在当时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

图片

——秦至汉彩绘漆耳杯

从社会生产效率来看,秦代《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必等”(同一类型器物的各尺寸必须相同)。尽管这一理想化的法规显然无法落实到所有产品中,但官营作坊和私营作坊的漆盘和漆杯尺寸确实十分一致。

秦汉时期的漆器通常用模块设计系统进行装饰,通过对系统中有限的图形元素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大小,从而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

可见秦朝漆手工艺,漆手工艺品流水线化生产已出具雏形。

图片

——秦彩绘点格纹漆匕

秦代的漆器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漆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更以其独特魅力,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器物上的红黑纹饰如同奔腾的流水般灵动流畅,它们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的遐想,而且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纹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所采用的绘画技法之高超,都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力,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图片

——秦彩绘凤形漆勺

·

本篇,秦漆阁与诸位共探了秦朝漆器制作的工艺、制度、审美等特点。秦朝不管是之于历史文化还是之于大漆工艺,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漆工艺最为辉煌、最为举足轻重的时期——两汉。关注我们,秦漆阁会继续带您畅游漆艺只海,环海拾措,共觅遗珍。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