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白话说中医第四百六十期|脉痹致堵血痹钝,足部溃疡易破损

 覃金仔 2024-05-19 发布于广西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上期节目我们讲到糖尿病足,讲了它出现的基础,就是糖尿病本身是燥热之邪把人体内环境给破坏了,让人体内环境呈现出一种阴虚的状态,这个也叫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这是基础。

然后咱们讲了在糖尿病足出现之前,人体因为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其实糖尿病足,就是血管和神经它们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

到了皮肤破溃了,脚上有伤口的时候肯定是血管和神经病变得很严重了,这个阶段,中医管它叫脉痹和血痹。脉痹和血痹有什么样的含义?怎么去控制呢,这期就给大家具体讲解。

图片

脉痹和血痹中都有痹这个字,痹就是麻痹的意思,也就是说脉痹和血痹有着接近的病理情况。但是两者之间的病位不一样。

首先说脉痹,脉痹就是血管因素引起的气血运行不通畅的情况,脉就是血脉,它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血管堵塞到了一定程度,或者说气血运行不通畅很严重,就会出现脉弊。

图片

我们上期举例子把人体当做机器,血管当做电线,血液当做电能,这是说得大的范围。而如果把它的范围缩小到我们的脚,我们就能发现糖尿病足出现疼痛、间歇性跛行以及肌肉萎缩,都是因为脉痹。

图片
图片

血管发生病变,就好像给肢体的营养供应线中断了,如果是一时半会儿,我们的肢体还能撑一撑,顶多是有些没力气,提不起劲。但是继续断供,肢体就不乐意了,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人不吃饭,胃会疼,肢体得不到营养,也会有痛感。接下来,如果它的要求没有得到重视,或者说得到重视,但是因为气血通道堵塞的缘故营养过不来,痛感就会继续加强。

刚开始可能是比较轻微的疼痛,严重以后的症状,就是今天要讲的,因为气血堵塞得厉害,疼痛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的疼痛也跟通道堵塞有很大关系,这就好比我们被人流裹挟着走。

图片

我们非常不舒服,血液给身体供给营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因为路变窄了,要过去不仅要硬挤,还会把血管撑大,血管压力大,包裹它的肌肉也会难受,走路时是双向压力,越走越疼。

图片
图片

发展到疼得受不了,脚就不听使唤,于是很多人就出现了跛行的情况,就跟一条腿残疾了似的。不过因为这时血管淤堵、气血流通受到的限制并不是很大,所以这个跛行是间歇性的。

图片
图片

但如果不好,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气血通道的堵塞情况更严重,对肌肉的压迫就更大,这个时候患者就会感觉即使不走路也疼,医学上管这个叫静息痛,安静下来不走路也疼。

图片

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跛行或者疼痛了,很多人都没办法走路了,只能拄拐杖,坐轮椅,生活起来特别不方便,甚至是完全没办法自理。

图片
图片

就好比我们的地表开裂后,地下水和地表层之间隔了厚厚的岩石层,地下水升不上来,地表会继续干旱下去,在太阳的照射下,直到地表的土壤完全失去营养,变成沙漠。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完了脉痹,我们再说血痹,血痹我们上期讲过,它往往是跟脉痹也就是血管病变伴随出现的。脉痹导致的气血通道越堵,神经调节的难度越大,主要是神经末梢反应灵敏度下降了。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自动化的机器,平时不需要工人去调整,但是天长日久地运转,它一步一步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早期都不是很严重,简单调整就可以了。

图片

回到身体,血管一日一日地增厚,但这个速度,相对是比较慢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糖尿病人从开始出现高血糖的症状到确诊糖尿病,再到出现糖尿病足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

图片

所以,当我们的身体真的出现大问题,神经调节已经不管用的时候,我们才能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病得这么严重了。神经系统会不断地指挥身体去适应疾病。

举个例子,脾胃虚弱到一定程度,正邪交锋的烈度就会减弱,表面上看症状好像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康复,这是元气亏虚的表现,身体的对抗能力在减弱。

图片
图片

我们脚部的神经本身是非常丰富密集的,这是因为人脚是唯一接触大地的部位,为了自保,就需要更多的神经来感知自然环境。如果脚受伤了,人的生命健康就要受到威胁。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以,在足部的神经系统退化萎缩或者受到血管影响之后,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对外界的危险敏感度大大下降了,会产生一种套袜感,脚踩大地时,并没有很踏实站在地面上的感觉。

这其实与穿鞋的感觉很像。只不过穿鞋时脚部神经还是很敏感,鞋里面进了一个小石子都会疼,进了几根头发都会痒。套袜感,则是真的对外界威胁的敏感度降低了。

图片
图片

汉代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描述血痹的外在症状表现为“身体不仁”,这个不仁,指的就是不知道痛痒寒热,而血痹发生在脚部的时候,就是脚部感觉不灵敏,麻木。

图片
图片
图片

血痹和脉痹都是糖尿病不断发展恶化的结果,到了这个阶段,一般都意味着破溃,就是说脚会烂,无非是烂的伤口大或者小,烂的伤口愈合速度快或者慢的区别。

图片

比如脚部温度需要保证正常,正常的温度就代表脚部的气血运转正常。温度过高,我们就需要出汗,降温,否则燥邪伤津,就会有损气血,同时损坏血管、伤害脚部组织环境等。

温度过低,我们就需要调节身体气血到脚部去,因为温度低本身就是元气缺乏的表现,这样元气补充得足了,才能保证脚能正常地走路。

图片
图片

同时,如果这个人平时本身走路就较多,外界的压力也会成为一大危险因素。肢体组织的损伤会直接导致病灶感染。所以脚部出现破损,出现坏疽,离不开脉痹和血痹的影响。

图片

足部的护理怎么做呢?这可以说千头万绪,这里总结出了两个相对比较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是我们平时鞋袜的穿着,鞋子要注意不能夹脚。

图片

然后就是袜子了。大一些不勒脚,稍微紧一些的,跟脚,不掉跟。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只要袜子的材料好,怎么穿都没什么大不了,毕竟我们每天不是24小时都穿。

但如果是糖尿病人,我们要考虑到鞋袜松了或紧了之后对脚的坏处。松一点虽说能保证不勒脚,不会压迫到脚部的神经末梢和血管,但容易养成拖拉的走路习惯,容易摔倒。

而如果穿鞋袜比较紧的话,肯定会对脚有压力,长期这么挤压,必然影响血液的循环,甚至是磨脚把皮磨破了。比如鸡眼。

图片

所以,咱们穿鞋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一定不能紧,不能挤脚,可以适当松一点,大半个码的鞋比较适合。

图片
图片

出汗是内热的表现,而内热容易郁积生毒,从而引起脚部温度异常升高。温度升高排汗则会打开毛孔,从而让外界燥热之邪进入体内,从而加快溃疡发生。

图片
图片

糖尿病足很可怕,特别是破溃了,出现坏疽更可怕,严重的会截肢,所以,咱们一定要注意症状的变化,做好自我保护,确保不要发展到那一步。

图片

好的,关于糖尿病足和脉痹血痹的关系,咱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