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统铁托遗孀约婉卡过得有多惨?住漏雨破屋30年,没有护照和国籍

 where5 2024-05-19 发布于四川

2013年10月26日,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缔造者铁托的遗孀约婉卡的下葬的日子。

葬礼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当天有数以千计悼念者前往送别,为这位非凡的女性献上洁白的鲜花。

图片

塞尔维亚总理伊维察·达契奇代表人群向约婉卡正式告别。

他说:“今天,人们送别的不仅是约婉卡,更是铁托时代。”

这不仅仅是约婉卡的葬礼,也是逝去的南斯拉夫留在世上最后的印记。

前南斯拉夫第一夫人

从1953年起,铁托连续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统。

约婉卡是铁托的第三任妻子,两人没有子女。

她是塞尔维亚族人,生于如今的克罗地亚一个农民家庭。

约婉卡14岁那年,二战爆发了,她不得不跟随家人背井离乡,18岁不到就加入了铁托领导的反法西斯游击队。

图片

在血与火之中,约婉卡因表现得出众被挑选加入了铁托的私人卫队,得以和心中的偶像并肩作战。战争结束后,她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女英雄,也成了铁托的私人秘书。

“生活就这样使我们相互接近了,我们也都爱上了对方。”约婉卡说。

1952年5月,60岁的铁托与28岁的约婉卡共结连理。

这是铁托的第三次婚姻。

由于他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约婉卡因此被称为“不结盟运动第一夫人”。

婚后一段时间里,约婉卡曾经陪同丈夫出席众多国际活动,会见政要和各界名流,例如英国王室成员、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以及伊丽莎白·泰勒等好莱坞明星。

她年轻貌美,有着一头飘逸黑灰色长发,风度翩翩、妩媚动人。一些西方媒体甚至称她是“东方的杰奎琳·奥纳西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之妻)。

图片

作为第一夫人的约婉卡生活富足,平时住在总统官邸离宫内,每年夏天都会和铁托到别墅去度假,乘坐“总统号”游艇出海。

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70年代,夫妻两人感情出现了问题。

约婉卡被指控监视丈夫,意图发动政变,被铁托扫地出门。

在铁托生命的最后3年中,约婉卡再未见过丈夫一面。

但是晚年的她回忆起这段特殊经历的时候却说,这并非铁托冷血无情,而是他早就意识到了南斯拉夫的困境,在用特殊的方式保护她。

长达三十年的软禁

1980年,铁托辞世,约婉卡的噩梦真正开始了。

7月27日深夜,一群全副武装的男人冲入她的住所,将所有财产洗劫一空,并且当场将她赶出家门。

图片

很多年后,约婉卡仍然对这一幕心有余悸:“他们把我赶了出来,我穿着睡衣,两手空空,他们甚至不允许我回去拿一张与铁托的合影。”

作为前总统夫人,约婉卡被勒令搬出与铁托长期居住过的住所,只能带走少量私人物品。

此后漫长几十年,约婉卡一直被软禁在贝尔格莱德代迪涅区一所破旧的小楼里。

楼里没有空调,也没有供暖设施,肆意生长的常青藤几乎掩盖了大门入口,阳台和支柱摇摇欲坠,一下雨下雪就漏水,多数房间由于潮湿、发霉而无法住人,尤其是到了冬季,简直能冻死人。

昔日何等荣耀的第一夫人,晚年的日子却如此凄凉和艰难,令人难以想象。

在这幢破败的小楼中,约婉卡一住就是33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图片

她没有居民身份证,没有护照,也没有医疗保险卡,每周会有人把所需要的食物及生活用品送至家中。除了亲姐妹偶然来探望以外,她几乎与外界没有接触。

其实铁托生前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其中不乏劳斯莱斯、凯迪拉克、黄金首饰、珍珠、绘画、手表等珍贵财物。

然而这些东西都和约婉卡毫无关系。

因为在1984年,前南联邦议会通过一项特别议案,宣布铁托所有财产都属于国家,家人无权继承。

图片

为了争取遗产,约婉卡曾向法院起诉,但最后以败诉告终,还是只能依靠微薄的政府养老金生活。

她说:“我被排除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外……在这所房子里,曾有人用枪威胁我、逼迫我,我在这里没有一点权利,甚至没有必需的生活用品。”

一个时代的谢幕

然而对于约婉卡来说,最痛苦还不是失去自由和财富。

铁托死后,她眼睁睁看着丈夫一手建立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战和动乱。

图片

前南斯拉夫是由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宗教组成的国家,在铁托统治南斯拉夫的35年中,多样化的成员国始终团结在一起。1980年铁托去世,种族和宗教矛盾迅速浮出水面,使这个巴尔干国家再次陷入战火。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相继脱离联邦独立;2003年,仅剩两个共和国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通过新宪法,决定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完全放弃“南斯拉夫”的名称;2006年,黑山正式宣布独立。

曾经拥有2200万人口的南斯拉夫至此一分为六。

在这个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十几万人因内战丧生,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民族主义者尽情践踏铁托的声誉,运用一切手段打碎对铁托的个人崇拜。

对约婉卡来说,这无异于精神上的凌迟。

南斯拉夫解体后,约婉卡正式失去了祖国。

图片

她成了一个不符合时宜的尴尬之人,成了旧时代的遗民。

塞尔维亚著名摄影记者埃特洛维奇曾在约婉卡78岁生日之际访问过她。

那一天,他来到了约婉卡居住的小楼,却因住所没有暖气直接被冻回了家。

“平时根本无人关照约婉卡,就连马桶漏水都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人来修理。”埃特洛维奇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2006年,约婉卡的妹妹娜达给报纸写信,抗议前第一夫人“被迫以不光彩的方式生活”。

当地媒体曾以《只比乞妇强一点》作为标题,报道了约婉卡悲惨的晚年生活状况。

很多人都是读了报道才知道,原来铁托的夫人还活着。

这种凄惨的境地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

图片

塞尔维亚政府终于向铁托遗孀伸出了援手,为她发放塞尔维亚公民身份证明以及退休金,还为她拨款修缮房屋。

在被软禁近30年后,约婉卡的生活状况才开始有所好转。她恢复了一定的自由,被允许在铁托逝世周年或其他纪念日到铁托墓前祭献花圈。

但是此时的约婉卡已经习惯了深居简出的生活,她不爱与别人打交道,也不爱出门。如果有人想见到她,只能在每年5月4日等候在铁托的墓地前。

多年的软禁生涯,早就摧毁了约婉卡的身体和精神。

2013年夏天以来,她的健康状况日下。

图片

10月20日,就在贝尔格莱德市民在隆重庆祝自己的解放日的时候,约婉卡因心力衰竭与世长辞,享年88岁。

死亡带来了永久的解脱。

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塞尔维亚总理达契奇表示将她下葬在铁托墓,与历史伟人一起长眠。

约婉卡的逝去,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冥冥之中,她的人生仿佛完美契合了南斯拉夫的命运走向:曾经辉煌夺目举世瞩目,最终无人问津而黯然落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