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持久战》:解决一切问题的本质

 培训班文摘 2024-05-19 发布于山西
今天文章字不多,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有个两分钟看完的方法,你直接跳转到“高能预警”或者读加粗文字,也ok~
图片“先插一句话,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加星标,有可能收不到推送图片。某些错过文章的朋友们在问,这里告诉你为什么。以及,为还能偶遇到的lucky朋友们鼓掌!
“普通的人,容易为过去和当前的情况所迷惑,以为今后也不过如此。他们缺乏事先看出航船将要遇到暗礁的能力,不能用清醒的头脑把握船舵,绕过暗礁。”(《选集》三,第881页)
大家好,我是小游。

今天想来和大家谈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论持久战》解决难题,用这种理论武器给生活降维打击

什么叫论持久战?毛选里排名第一的文章。解决了“能胜吗”和“怎么胜”的问题,把理论和实践经验全都整合在一起的理论成果,完整的展开了教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范式,一共五万多字。

白话版本,就是如何取胜的方法论。一个问题很难,周期特别长,特别迷茫看不到希望,在这种局面下,如何一步一步取胜。

今天讲明白,到底怎么用。

图片

用一段话解释,就是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

问题的前途和形势、问题发展的几个阶段、方法的运用,以及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苦难和问题

大概分五步

1.分析这件事情是否会胜利

2.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胜利要满足的条件

4.要胜利需要把解决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5.每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方法

图片

一、首先是肯定会取胜,预判不会太容易,但是通过考量自身实力和环境难度,发现自己可以赢。

二、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步的关键在于逐个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问题、环境中存在的劣势,需要实事求是、综合分析,把有利于你和不利于你的条件全列出来

这一步只需要去掉主观想象就可以达到。

按照教员的话就是“我们客观的并全面的估计到一切敌我情况,指出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

通过综合分析自我和环境,得出要进行持久战策略,把原因写出来,自问自答,依次去解释的清清楚楚。比如这样分析:

“为什么是持久战?”。指出:“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而单是强弱或大小,或进步退步、多助寡助,“都不能产生持久战的结果”。就日本方面讲,“目前敌尚能勉强利用其强的因素”,“其人力、物力不足的因素尚不足以阻止其进攻”。敌人在国际“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孤立”。“这一切,规定了我之抗战不能速胜,而只能持久”就中国方面讲,“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在10个月全面抗战中虽有进步,但“距离足以阻止敌之进攻及准备我之反攻”“还远得很”。“在国内,克服腐败现象,增加进步速度;在国外,克服助日势力,增加反日势力,尚非目前的现实。”这一切,又规定了战争“只能是持久战”。(《选集》二,第460—462页)

三、第三步开始逐渐有技术含量了起来,要进一步分析获得胜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也就是集齐哪些要素之后就能够做成这件事情。

不满足一定的条件,速胜只是想象。

比如教员分析要取胜,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全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力量的支持、日本国内矛盾的激化

其中,全民族统一战线是最关键的因素。

以上3步在分析,“为什么是持久战”和“为什么最后胜利是我的”。

下面两步讲操作,则都讲“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赢”。

图片

四、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

比如分三个阶段,各自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能够达成此阶段的胜利。

这一步最重要的是预判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什么,叫做形态推演争取把现实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都预测到,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往往要按照最坏情况去准备

然后是非常技术性的操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分析现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使其处在哪个位置,并预测下两步它又处于哪个位置。

预测需要方法,基本的原理是通过客观现实的一些小表现,分析出这个表现对于结果的影响,推测出将来发展的趋势。

矛盾分析法,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判断什么时候才能强弱逆转,进入下一阶段。

如何做?人为的把一个问题分为几个面,分析各自的主要矛盾。判断要解决哪些矛盾,自己处于矛盾发展的哪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矛盾充分的发展、反应完毕,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五、第五步是要根据每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方法。

根据第四步中对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划分,深入分析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从而决定在不同的阶段里所采取的策略,这一步要把自己的各种优势全都安排进去并发挥最大的作用,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像一位将军,决定在哪个阶段该猛进,某个阶段该蛰伏;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的战术是什么,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破解这个困难。

图片

需要分析:

1.具体的战略方针

极其精简,比如指导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方针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2.整理出不同的方法模型

比如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各自有什么特点,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整理自己要用的方法,确定适用的问题。这些都是好用的方法,把各自方法体系玩转用熟。这是切实的解决问题的武器,确保你发挥最大优势的东西

3.方法如何操作

这个用来解决方法如何运转,如何应用,才能取胜,明确方法开展的目的以及达到什么效果程度影响,才是正确运用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你一步一步接近这一阶段的正确。

4.再次进行环境弱点的分析,思考如何更快的推进小胜利

这是在做事情过程中逐渐发现也就是在战争中学习,灵活调整的部分。依据对方的弱点来制定自己的策略,按照操作中发现的,能让自己发挥最大积极作用的经验,来以自己的强应对对方的弱。根据问题的弱项逐渐制定自己的策略。

比如教员的“乘敌之隙的可能性”。他从军事的角度分析,10个月来日军犯了五大错误,从而展开了我们如何取得更多胜利的方法。

5.决战的心态指导

心态指导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崩盘,教员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它与前面介绍的“积小胜为大胜”,共同构成持久战的两大诀窍。急性病的速胜论者熬不过持久战的艰难路程,企图速胜,一到形势好转,就吹起了战略决战的声浪,如果照了干去,整个的抗战要吃大亏,持久战为之葬送。

这个过程中的敌人是自己

即便在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思想基础:

在思想上要作持久打算,不把战争想得太简单、太顺利,准备应付各种曲折并克服困难。

但是处理问题久了就会迷路,产生片面的,主观主义的,急性病的错误

心态建设要经常做,比如你看教员怎么做:

当前“军事上在武器未改变前仍是与敌人无时间的不冒险也不消极的长期游击战争”。并强调“此种方针应准备长期坚持下去,不为一时一事所冲动,望注意为盼”。(《年谱》中,第314—315页)

这是明确要求把持久抗战方针长期坚持下去,不为一时一事所冲动、作改动

所以,在分析困难的时候,别忘了把自己的心态也考虑进去

图片

《论持久战》这种论文,教员自己就几乎不眠不休的写了一周,其实已经是一个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型

他的分析方法可以说,是在解决任何问题中取胜的行动指南

看的够深,因为一般人只会到第三步,也就是自己要胜利,胜利的原因,以及分析出胜利条件。

但是往往分析的极为粗糙,所以导致没有说服力让自己经常动摇。自然就没有第四第五步如何实现胜利

所以,你完全可以把《论持久战》的深度、多角度分析取胜可能,敌我关系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你的实践,分析自己每一步策略。

预测能力慢慢就上来了,现实就是这样变得可掌控,并且能感受到自己亲手解决问题并逐渐向胜利逼近,非常神奇。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存有进一存的欢喜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