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巴菲特股东大会见闻录

 王冠亚 2024-05-19 发布于湖北

这是我的第379篇原创文章

2024年5月2日~8日,我赴美国奥马哈开启了第三次巴菲特股东大会之旅。回顾过去,2019年是我首次参会,2020年、2021年大会改在线上举行,2022年国内出行尚未放开,2023年、2024年我都如期参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要线下大会继续举办,我都会欣然前往。

至于要不要现场参加股东大会,则是见仁见智的。不来现场的理由有很多:旅途劳顿,日夜兼程;网络便利,资讯发达,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来到现场的理由也很多:感受伯克希尔股东狂欢的热烈气氛,见见那些心仪已久的大佬和企业,现场偶遇投资圈的那些老熟人……

1

行程

今年我的去程路线是:武汉→上海→达拉斯→奥马哈;回程路线是:奥马哈→西雅图→上海→武汉。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与我2019年、2023年的行程都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每年航空公司发布的航班信息都不一样。总体而言,如果是居住在上海、香港等地,至少要中转一次;如果是居住在武汉、苏州、成都、天津等地,基本上要中转两次。

上海飞达拉斯
绕地球小半圈

最长的一段单程,当然是中美两国长途往返。据我的经验,无论是上海飞达拉斯、香港飞旧金山,还是洛杉矶飞香港、西雅图飞上海,时间基本在13个小时左右。我通常的安排是:6个小时观影+7个小时休息,总体而言,虽不轻松,但也说不上有多辛苦。更何况,跨越山海,奔赴理想,本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儿。

灯火通明的达拉斯

2

落地

5月2日晚间,我们落地奥马哈。从飞机舷窗俯瞰,奥马哈的夜景相对寂寥,远远比不上达拉斯的流光溢彩、灯火通明。然而,每年五月初,依然有来自全球五大洲、四大洋的数万名投资者,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小城“朝圣”。奥马哈之于价值投资者,大约相当于菩提伽耶之于佛教徒,耶路撒冷之于基督徒。

午夜时分的奥马哈

这次奥马哈之行,我们没有订酒店,而是在Airbnb上找了一家民宿。相比于酒店而言,民宿拥有客厅、餐厅、厨房、洗衣、烘干等功能区,环境相对私密,价格也更加友好,因此成为我们的首选。由于股东大会期间奥马哈人流量较大,用车需求量激增,建议落地后就在埃普雷机场租车。奥马哈是座小城,我们租住的民宿,离大会会场大约20分钟车程,非常方便。

我们住在奥马哈的民宿

5月的奥马哈惠风和畅,天朗气清。5月3日清晨,我们走到附近的街区散步。处处鸟语花香,洋溢着绿色的生机。5月3日午后,我们来到指定位置,领取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门票。获得门票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方便的是凭自己的身份和持股信息现场领取,每名股东可以免费领取4张门票。

漫步奥马哈


以我使用的富途牛牛App为例,点开“我的”→“设置”→“通用”→“多语言”→“English”,将语言切换成英文,然后返回主页面,点开“Accounts”→“US Margin Account”→“More”→“Account”→“Statement”,点到最近一期的月结单,里面会显示你的姓名和持股信息,你再拿自己的护照给工作人员核对,即可领取门票,so easy!这里也非常感谢@Victor 的经验分享。

之所以介绍这么详细,是希望大家对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能够“祛魅”。有很多机构或组织,每年打着参访、研学等旗号,有意无意地将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包装成高大上的活动,并收取不菲的费用,这并不符合我的价值观。实际上,包括机票和住宿在内,参加整场活动的成本大概在人民币2w~3w左右。

2024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门票

就巴菲特的初衷而言,他非常善良也非常接地气,不但没有刻意设置高门槛,反而给予了广大股东携朋友前来参会的便利。以巴菲特今日之名气和地位,他完全可以搞个入会门槛888888美元的私董会、尊享会之类的,相信报名的人也会趋之若鹜,但他绝不会这么做。巴菲特的人格魅力,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

3

购物

5月3日下午举办的股东购物节,是股东大会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早年间,巴菲特和芒格基本上每年都会来巡场,所以在HBO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我们也能看到巴菲特在现场参加投掷报纸游戏的画面。如今,巴菲特年纪渐长,芒格斯人已逝,巡场的重任便落在了巴菲特的接班人、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肩上。

巴菲特和阿贝尔巡场的时间是不定的。说来巧合,也是幸运,去年我就在现场偶遇到了阿贝尔,当时大概是下午四点,他系着一条橙色领带,我刚好穿着一件橙色外套;今年我们下午一点赶到现场,我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今年可能还会碰到阿贝尔。果不其然,我们到达现场不到五分钟,就发现了阿贝尔的身影。

阿贝尔被一群股东簇拥着,笑意盈盈地跟大家打招呼。我迎上前去,向他展示了去年和他的合影,他微笑着向我示意。我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有幸再次与他合影。阿贝尔生于1962年,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当打之年。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便是在后巴菲特时代,阿贝尔也能继续带领伯克希尔这艘金融巨轮扬帆远航。

与格雷格·阿贝尔先生合影2024&2023
一左一右,一期一会

今年参展的包括克莱顿房屋、鲜果布衣、布鲁克斯、喜诗糖果、盖可保险等近30家企业,接下来我为大家逐一做个简短的介绍:

欢迎伯克希尔股东!


1.克莱顿房屋公司(Clayton)。1966年,吉姆·克莱顿从银行贷款2.5万美元,创立克莱顿房屋公司;1983年,克莱顿房屋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募资1050万美元,整体估值5250万美元;2003年,巴菲特读到田纳西大学的师生们赠送的《克莱顿自传》,并对克莱顿其人及他的公司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出手收购了这家公司。克莱顿房屋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销售组装房屋,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贷款服务。

克莱顿展台

2.鲜果布衣(Fruit of the Loom)。1851年,奈特兄弟公司创立鲜果布衣品牌;1928年,联合内衣公司取得鲜果布衣品牌的商标使用权;1955年,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旗下的费城与雷丁公司收购联合内衣公司,这是巴菲特与鲜果布衣最早的渊源;1968年,西北工业集团收购费城与雷丁公司,并将联合内衣公司更名为鲜果布衣;2001年,伯克希尔收购鲜果布衣。鲜果布衣的主营业务为:销售内衣、运动服、家居服。

鲜果布衣展台

3.利捷航空(NetJets)。1964年,行政喷气机公司成立;1984年,理查德·桑图里买下这家公司;1998年,伯克希尔宣布以总价为7.25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收购尚未上市的行政喷气机公司;2002年,行政喷气机公司更名为利捷航空。利捷航空的主营业务为:提供飞机分时服务,让客户拥有飞机的部分使用权,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私人飞机的舒适与自由。

利捷航空展台


4.伯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公司(BNSF)。1849年,奥罗拉支线铁路建成,这是伯灵顿铁路的前身;1970年,伯灵顿铁路与北方铁路合并为伯灵顿北方铁路公司;1995年,伯灵顿北方铁路与圣达菲铁路合并为伯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公司;2010年,伯克希尔全面收购BNSF,如今它已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铁路公司之一。BNSF的主营业务为:通过铁路在北美地区进行长途货运,并提供跨境货柜通关等增值服务。

BNSF展台

5.冰雪皇后(DQ)。1940年,第一家冰雪皇后门店开业;1980年,冰雪皇后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成为美国排名第五的快餐企业;1997年,伯克希尔宣布以总价5.85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整体收购冰雪皇后。冰雪皇后的主营业务为:冰淇淋和汉堡包的生产与销售。

DQ展台


6.布鲁克斯(Brooks)。1914年,莫里斯·戈登堡在费城创立布鲁克斯;1982年,沃尔弗林集团收购布鲁克斯;1993年,挪威罗克集团以2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布鲁克斯;1998年,惠特尼私募股权公司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取得布鲁克斯的控制权;2004年,罗素公司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布鲁克斯;2006年,伯克希尔旗下的鲜果布衣收购罗素公司。布鲁克斯的主营业务为:运动鞋及运动服的生产与销售。

布鲁克斯展台

7.内布拉斯加家具城(NFM)。1937年,B夫人创立内布拉斯加家具城;1983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城营业面积超过20万平方英尺,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当时,B夫人已接近90岁。巴菲特看准时机,向B夫人抛出“橄榄枝”,最终以5500万美元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城80%的股份。

NFM展台


8.肖氏工业公司(Shaw)。1971年,罗伯特·肖与弟弟巴德共同创立肖氏工业;1988年,肖氏工业以1.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西点-佩珀雷尔公司的地毯业务;1989年,肖氏工业再次出手,拿下阿姆斯特丹世界工业公司的地毯业务;2000年,巴菲特与罗伯特·肖达成协议,肖氏工业成为伯克希尔旗下子公司。

肖氏工业展台

9.本杰明-摩尔涂料公司(Benjamin Moore)。1883年,本杰明·摩尔与哥哥罗伯特·摩尔联合创立摩尔公司;1968年,摩尔公司的油漆配方实现无铅工艺;1999年,摩尔公司引入环保丙烯乳胶漆系列生产线;2000年,在巴菲特的提议下,伯克希尔收购摩尔公司。

本杰明-摩尔展台


10.东方贸易公司(Oriental Trading)。1932年,日裔美国人哈里·渡边创办东方贸易公司;2000年,哈里之子特伦斯向布伦特伍德私募股权公司募资,布伦特伍德最终取得东方贸易控制权;2006年,凯雷集团以杠杆收购的方式,买下东方贸易68%的股权;2012年,陷入困境的东方贸易向巴菲特求助,最终投身伯克希尔的怀抱。

东方贸易展台


11.喜诗糖果(See’s Candies)。1922年,喜诗夫人在加州创建喜诗糖果公司;1939年,喜诗夫人去世,其子查尔斯成为继任者;1949年,查尔斯去世,其子劳伦斯成为公司总裁;1969年,劳伦斯去世,他的弟弟哈里不愿意继续经营家族产业,打算转手;1972年,伯克希尔以2500美元的对价买下喜诗糖果,这笔投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喜诗糖果展台


12.宠厨(Pampered Chef)。1980年,多丽丝·克里斯托弗在家里的地下室创办宠厨公司;2002年,宠厨的厨房顾问达到67000人,年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考虑到巴菲特对永续经营的承诺,克里斯托弗最终决定,将宠厨卖给伯克希尔。

宠厨展台


13.玛蒙集团(Marmon)。1971年,普里茨克家族全资拥有玛蒙集团;2008年,巴菲特从普里茨克家族手里拿下对玛蒙集团的控制权,并在2014年买下其余全部股份。玛蒙集团从事多元化业务,且与伯克希尔遵循着类似的价值观,这也是两家公司最终“联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玛蒙集团展台


14.波仙珠宝(Borsheims)。1870年,路易斯·波仙在奥马哈创立波仙珠宝;1947年,路易斯和瑞贝卡·弗里德曼夫妇买下波仙珠宝,瑞贝卡是B夫人的妹妹;1989年,伯克希尔以现金的方式收购波仙珠宝80%的股份。如今,波仙珠宝的鸡尾酒会已成为股东大会期间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波仙珠宝展台


15.路博润(Lubrizol)。1928年,陶氏化学的一批前员工创建路博润;1987年,路博润的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利润达到8100万美元,成为润滑油行业的全球领导者;2011年,伯克希尔收购路博润。

路博润展台


16.金霸王(Duracell)。1996年,吉列公司以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金霸王;2005年,宝洁与吉列公司合并;2016年,伯克希尔以42亿美元的宝洁股票,换取金霸王的全部股权。由于宝洁刚刚向金霸王注资18亿美元,故此次交易净价为24亿美元。

金霸王展台


17.盖可保险(GEICO)。1951年,巴菲特首次买入盖可保险的股票;1976年~1980年,巴菲特累计投入4570万美元,买下盖可保险51%的股份;1996年,巴菲特以23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盖可保险其余全部股份。

盖可保险展台


18.飞安国际(FlightSafety)。1951年,艾伯特·乌尔奇创建飞行安全公司;1968年,飞行安全公司上市,乌尔奇持有34%的股份;1996年,伯克希尔与飞行安全公司达成协议,前者采用现金+股票的方式,以1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后者的全部股份。

飞安国际展台


19.范奇海默兄弟公司(Fechheimer)。1941年,沃伦·赫德曼接手范奇海默;1981年,一家外部投资集团从赫德曼家族取得范奇海默的控制权;1986年,沃伦·赫德曼之子罗伯特·赫德曼希望赶走外部投资者,于是致信巴菲特,最终伯克希尔以4600万美元的对价买下范奇海默84%的股份。

范奇海默展台


20.贾斯廷(Justin)。1879年,乔伊·贾斯廷为自己的制靴作坊创立“贾斯廷”品牌;1924年,正式组建贾斯廷公司;1999年,贾斯廷公司决定将制靴和砖材业务一分为二;2000年,伯克希尔宣布以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贾斯廷集团。

贾斯廷展台


21.佳斯迈威(Johns Manville)。1901年,约翰斯制造公司与曼维尔装饰公司合并,组建成新的佳斯迈威;1927年,佳斯迈威上市;1982年,佳斯迈威因为涉及石棉诉讼案而申请破产;2001年,伯克希尔以2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佳斯迈威。

佳斯迈威展台


22.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1987年,加州能源公司上市;1998年,加州能源公司以40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中美能源公司,合并重组后的公司更名为中美能源控股;1999年,伯克希尔收购中美能源控股;2014年,中美能源控股更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

BHE展台

纵览伯克希尔旗下的这些子公司,虽然业务各不相同,但不难发现一些规律:

第一,巴菲特极少收购新公司,绝大多数公司都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历史;第二,大多数收购发生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集中反映出巴菲特的投资重心从证券投资到股权投资的转变;第三,这些子公司在被伯克希尔收购前,就遵循着与巴菲特类似的价值观。在被伯克希尔收购后,进一步强化了巴菲特式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坚定的企业文化。

CNBC直播区
犹记得杨天南老师所说的:
“让那些照亮过我们的,
去照亮更多的人。”


大家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伯克希尔的子公司及业务,绝大多数都是靠收购得来的,而不是“从0到1”的创业。甚至连伯克希尔本身,都不是巴菲特创立的,而是他从西伯里家族手里买过来的。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创业的尽头是投资,看来此言不虚。

云游伯克希尔股东购物节


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和巴菲特的渊源,在《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当这些熟悉的名字一一略过眼底时,我突然很感慨:巴菲特积数十年之功,将这些企业一一收至麾下,真的太不容易了!在巴菲特的世界里,也许他就像个喜欢集刮刮卡的孩子,这就是他的乐趣所在。

携我的第三本译著——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来打卡

4

大会

与往年一样,为了占得靠前的座位,我们很早就起来排队。我看到有财经大V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有人提前25个小时排队”,这显然是过于夸张了。股东大会会场是5月4日7:00准时开门,最早排队的人会在门口打地铺过夜,提前的时间大概在8小时左右。

CHI Center门前排起的长龙


今年的股东大会,到场的是巴菲特、格雷格·阿贝尔、阿吉特·贾因。失去了芒格的巴菲特,在大会甫一开场,就提议为芒格打灯。今年的开场短片,没有放映巴菲特因所罗门事件在国会听证会上的发言,取而代之的是对芒格的无限缅怀。短片回顾了芒格的一生,最后放上了巴菲特和芒格的合影,在场之人无不泪目。

纪念芒格的短片

管仲和鲍叔牙,钟子期和俞伯牙,李白和杜甫,之所以他们的友谊能流传千古,大抵是因为,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可遇不可求的难得与美赐。遇上了,请一定好好珍惜。巴菲特和芒格,他们的名字并不会因为芒格的离世而分开。“查理和我”,已经成了巴菲特的一种表达习惯。以至于在今年的年会现场,巴菲特多次出现口误,将身边的阿贝尔误称为查理……

沃伦误称格雷格为查理


看得出,巴菲特内心的哀伤依然在不经意间会流淌出来;也看得出,巴菲特在小心翼翼地抑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在公众面前尽量显得大方、得体。对于94岁的巴菲特而言,他的答股东问依然一如既往地理性、睿智、精彩。限于篇幅,我们摘录5条问答:


1.关于减持苹果

问:一季度伯克希尔卖出了1.15亿股苹果,但它仍是伯克希尔最大的普通股持仓。我的问题是,去年,你曾说过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是伯克希尔持有时间最长的两家公司,你在股东信中也谈论了这些家企业的优点,但我注意到你没有把苹果纳入这类公司的行列。自从2016年伯克希尔第一次买入苹果开始,你对苹果公司的看法、以及对其股票吸引力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吗?

巴菲特:不,但是我们确实卖掉了一些苹果。我会说,到今年年底,我认为苹果极有可能仍然是伯克希尔最大的普通股持仓……在当前情况下,我不介意我们抛售一些苹果,让我们的现金及等价物的仓位更大一些。当我审视现在的机会成本时,我认为现金及等价物非常有吸引力……伯克希尔现在所缴的联邦税率是21%,我们从苹果投资的收益中上交21%的税率,而不久之前这个税率是35%,更早之前这个税率是52%......如果我们今年的税率是21%,而未来的税率变得更高时,我想你们不会介意我今年卖出了一点点苹果股票。

冠亚解读:巴菲特表达了多层含义:1.伯克希尔对苹果的持仓,只是从9亿股减少到8亿股,仍然是绝对的重仓;2.减仓苹果,是因为按照当下的估值,现金越来越具有吸引力;3.目前的联邦所得税率处于历史低点,今年减持苹果股票承担的纳税成本相对较少;4.既要积极纳税,又要合理避税,但决不偷税漏税。

精神矍铄的巴菲特


2.关于投资地域

问:除了电动车公司比亚迪,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重新考虑投资香港和中国公司?

巴菲特:我们的主要投资标的都会在美国……海外投资主要是由于我们规模决定的,未来如果有大手笔投资我们还是会以美国为主,我了解美国的规则和优劣势,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没有达到同样的把握,幸运的是,我也不需要那样做……有两次芒格真的是拍着桌子跟我说,“买买买”。一次是比亚迪,一次是开市客。

冠亚解读:巴菲特的主要投资会集中在美国,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从客观方面来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极具活力的市场主体,这是其他国家所无可比拟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巴菲特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对美国政治、经济、法律和营商环境最熟悉。客观和主观刚好合二为一,所以巴菲特才说自己很“幸运”。

年富力强的格雷格·阿贝尔


从投资结果来看,芒格看中的比亚迪和开市客都买对了。之前看过芒格的一期采访,写过一段关于开市客的理解,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开市客的竞争优势:

第一,低SKU和高库存周转率。开市客仅提供4000个SKU,其中3000个属于生活必需品。超低SKU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一方面极大地节约了开市客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另一方面让消费者避免了“选择困难症”。这些精选的SKU大多属于爆款,消费者的复购率也很高。

第二,尽可能地压低商品利润。传统的超市,都是靠在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赚“价差”,来实现自己的盈利。哪怕是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它也只是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尽可能地压缩运营费用来让利消费者,本质上仍然是传统的超市业态。但开市客不一样,它的商品利润几乎压缩到零,消费者基本上可以闭着眼睛买。

第三,每年收取刚性的会员费。既然卖货不赚钱,那么开市客靠什么赚钱呢?答案是会员费,开市客每年收取的会员费,几乎就等于它全部的净利润。在北美地区,执行会员的会费是120美元/年,非执行会员的会费是60美元/年。办了会员,一年在开市客消费节省下来的钱,远远不止这点会员费,所以消费者办会员的意愿很强烈。

第四,会员可以携友一起购物。开市客既然是以收取会员费为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那按照常规的思路,应该对会员管理非常严格,为什么会允许非会员使用会员卡结账呢?仔细想想,其实每位会员都相当于免费的推销员,如果会员带来的朋友觉得这里购物体验不错,也不可能每次都约了两人同行,最后为了省事,还是自己会办一张会员。

除了构建和消费者的新型关系以外,开市客的采购基本上采用“先货后款”的方式,一批货卖完了,再给供应商打款。此外,开市客还积极引入自有品牌,进一步挤压商品的品牌溢价,并全部让利给消费者。

在传统的超市业态下,给消费者让利多一点,超市赚得就少一点,超市和消费者的利益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但在开市客,给消费者让利越多,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越强,消费者的购买群体就越大,开市客和消费者完全站在了“同一个战壕”里。从商业的本质上讲,开市客实际上是消费者的采购管家,会员费其实就是管家费。

说说我自己在开市客的消费体验。2019年、2023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期间,我都和朋友一起去逛过开市客。我每次出国,都随身携带了一个大的行李箱。回国之前,就在开市客再买个小的行李箱,用来装喜诗糖果等纪念品。新秀丽20寸的拉杆箱,国内至少2000元,在开市客大概就是40美元吧!

总之,开市客的购物体验就是:门面极大,坪效极高,商品极其便宜。这样的企业,消费者怎能不爱呢?芒格怎能不爱呢?

股东大会现场留影


3.关于现金储备

问:现在伯克希尔坐拥1820亿美元现金。有两个问题,一是你在等待什么机会?二是为什么不至少进行一部分资产配置?

巴菲特:在当前情况下,我不认为在座的三位能够对这1820亿进行有效地资本配置……如果机会小到只需要用到我们1%的现金,我们也不会进行配置……我们只在遇到让我们喜欢的投球时才挥棒。

冠亚解读:巴菲特的解释清晰明了,因为“足够好的机会不够大”,所以不值得出手;因为“足够大的机会不够好”,所以也不值得出手。足够好又足够大的机会,又不够多,所以没法出手。现金跟股票、债券、房产一样,也是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否持有现金,持有多少现金,取决于现金和其他资产的比较。

一丝不苟的阿吉特·贾因


4.关于资本配置

问:过去五年在疫情期间,你的团队在商业,资产配置,选股等方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及能不能谈谈你对特德和托德,以及阿贝尔和贾因的看法?

巴菲特:我不会对个人做出评价,我的工作是资本配置,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有些事情是我们明确不认可的,比如想在65岁退休的,就不适合做伯克希尔的CEO……我们的这套机制最重要的任务是选出对的CEO,因为对的CEO可以成就伟大的企业。

冠亚解读:巴菲特很早就说过,许多CEO在资本配置方面乏善可陈,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假设一家公司每年的留存收益占净资产的10%,那么10年后,这家公司的CEO将负责企业60%以上的资本配置工作。巴菲特给的并不是概数,而是做了精确的量化,其计算过程如下:

假设第一年的期初净资产为10,则留存收益为1,期末净资产为11;

第二年的期初净资产为11,则留存收益为1.1,期末净资产为12.1;

以此类推……

第十年的期末净资产为10*(1+10%)^10=25.9;

十年累计产生的留存收益为25.9-10=15.9;

则公司CEO要负责的资本配置占比为15.9/25.9=61.4%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还明确指出,如果他从伯克希尔离开,那么格雷格·阿贝尔对公司的投资业务拥有最终决策权。阿贝尔对伯克希尔的各项业务都很熟悉,现在的年纪也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巴菲特,对于投资这项工作而言,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我们坐在1层6排
距离巴菲特、阿贝尔不到百米


5.关于受托责任

问:你谈到,每项投资都有机会成本。而你花在办公室里的每一个小时,都是你无法与你的配偶或孩子一起度过的一个小时。如果你有可能从头再来,你的优先事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巴菲特:我不认为我有本事找出各种方式,完美地处理每件事情。我不太陷入大量自我反省,或者对于成就、理想有过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不是出于赚钱的角度来做这事,我也不认为自己是在经营对冲基金,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我就是喜欢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查理也跟我一样……我认为有一件事是你可以追求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这与金钱无关。

冠亚解读:巴菲特不是基金管理人,他也不是拿着别人的钱在投资;但是,巴菲特却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视股东为合伙人,对股东、董事、高管、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比于很多私募基金“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自私行径,巴菲特真可谓是业界良心。

万人会场座无虚席


往年的股东大会,巴菲特一般会回答50~60个问题,但今年总共只回答了37个问题。相比往年,巴菲特的声音略显沙哑,表达也稍嫌繁复,隐隐可以感受到芒格离世对他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巴菲特说:

“好吧,非常感谢你们能来。我不仅希望你们明年来,而且希望我明年也能来。”

我在文章开头讲,以后每年开会,我都争取参加。听完巴菲特的这句话,你大概能够理解我的心态了吧?

凌晨四点的奥马哈

5

阅读

作为一名阅读爱好者,每年从股东大会现场“人肉”背一些英文原版图书回来,是我极大的乐趣。今年的“书虫”展区,为了致敬芒格,现场仅仅展出了唯一的一本书——新修版的Poor Charlie’s Almanack,全书黑白印刷,没有任何插图,显得庄严肃穆。

书虫展台
唯一售卖的就是
新修版的《穷查理宝典》

在埃普雷机场的哈德逊书店,我又买了三本好书:The Snowball, Elon Musk, Berkshire Beyond Buffett,最后一本译成中文就是《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哈哈!

英文版《滚雪球》
《埃隆·马斯克传》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在书店门口,有一张海报非常显眼,这是一本关于巴菲特的重磅新作:Warren Buffett:Investor and Entrepreneur,译成中文就是《企投家巴菲特》,也是我手上正在翻译的一本书。想到这本书在一两年之内也能和中国的读者见面,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英文版《企投家巴菲特》海报
我会加快翻译进度
希望中文版尽快与中国读者见面


顺便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原文精读”已经坚持了345天,其间无一日中断,哪怕我在美国要倒时差也不例外。其实一点都不难。我一向认为,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情,总有各种事情会打断你,你总是可以找到各种各样放弃的理由;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就没有任何事情能打断你,你总是可以找到各种各样坚持下去的办法。

奥马哈的百年古树


国内学习英文最大的不利因素在于,没有英文交流的运用场景。那我们就自己创造一个小气候,通过持续不懈、日拱一卒的努力,渐渐提升我们的听、说、读、写等四项能力。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英文都能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水平。如此这般,相当于给自己通往未知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奥马哈的夜间
燃起价值投资的一团篝火

6

周边

早年的“伯克希尔周末”,如今早已变成“伯克希尔周”。除了参加股东大会,我们还参加了很多周边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1.参加5公里健康跑

5月5日一早,我们驱车来到伯克希尔“Invest in yourself 5K”的比赛起点。早上8点,发令枪准时响起,我跟随涌动的人群一路小跑,8:32完赛,拿到纪念奖牌一枚。值得一提的是,沿途的标识牌,都是芒格的卡通形象以及他的经典语录。整场股东大会参加下来,处处都体现出纪念芒格的气息,这种的仪式感也许是对逝者最好的追忆吧!

32分钟,5公里完赛


2.在巴菲特最爱的Gorat’s牛排馆就餐

大概在2月份左右,我们就预订了Gorat’s牛排馆的位置。说一句经验之谈,如果你想在股东大会前后两天就餐,请至少提前2个月预订;如果你在奥马哈停留的时间比较久,可以等到股东大会结束第二天或第三天之后再去,人就没那么多啦!另外,跟大家科普一下牛排的说法:三分熟(medium rare)、五分熟(medium)、七分熟(medium well)。

巴菲特最爱的同款T骨牛排


3.打卡伯克希尔总部

根据伯克希尔官网信息,伯克希尔总部位于3555 Farnam Street Omaha, NE 68131,我们驱车前往,来到一栋普普通通的大楼面前。从外观上看,没有任何关于伯克希尔的标识。伯克希尔仅仅租用了其中的一层楼,总部员工只有26人,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市值800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其实,不但没有“伯克希尔大厦”,也没有“巴菲特大厦”或“巴菲特基金会”,巴菲特真正做到了“圣人无名”。

伯克希尔总部大楼实拍


4.路过巴菲特的家

巴菲特的家距离伯克希尔总部只有5分钟车程,他一向不喜欢将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通勤上。1958年,因为第三个孩子即将出世,巴菲特耗资3.15万美元购置了这栋二层小楼,并一直居住至今。这栋褐色装饰的灰泥建筑,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说,巴菲特的家实际上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美国的家居建筑一般都比较耐用,很多老房子都保养得很好,完全看不出其真实的房龄。

巴菲特家门口留影


5.参观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虽然到过奥马哈三次,但今年我才第一次去参观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它的占地面积很大,有很多沙发、衣柜和装饰品。其实,现在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已经不仅仅是卖家具,它变成了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卖的商品包括家电、电子产品、健身器材,等等。顺便提醒一句,如果要参加它的BBQ,最好提前来排队,不然等位要很久的哦!

探访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6.途经繁花似锦的西雅图

返程从西雅图中转回国,华盛顿州果然是名副其实的“长青州”(Evergreen State),放眼望去,满目都是青翠欲滴的翡翠绿;华盛顿湖也是名不虚传,烟波浩渺,郁郁青青,令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就这样,今年的股东大会之旅圆满结束。

西雅图华盛顿湖景


感谢亦师亦友的@大卫兄 和《侯说巴菲特》作者@侯跃老师 一路相伴!@大卫兄 身为成功的企业家,不但没有任何架子,还每天早起为大家制作精美的早餐,并承担了租车、租房等众多事务。我从西雅图返回上海时,@大卫兄 一路陪我到机场,办完行李托运,一直送我到安检口才依依惜别。命中有这样的朋友和伙伴,是我莫大的幸运!

@大卫兄 精心准备的早餐

7

奖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