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王爵总览

 虛怀若谷 2024-05-19 发布于浙江

宗室封爵

和硕亲王(hošo i cin wang),和硕,满语hošo的音译,cin wang,汉语亲王的音译。hošo 意为一方、地域、地方,所以和硕亲王意译的话应该是藩王,虽无封地,但早期的亲王都是八旗旗主。爱新觉罗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获封此爵位。在外藩蒙古则为第二等爵,位在汗下。《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载,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满语中还有一个更尊贵的称号是“固伦”(gurun),意为国、天下。

多罗郡王(满语:doroi giyūn wang),简称郡王,清朝宗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蒙古封爵第三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硕亲王世袭者,承嗣者封多罗郡王。“多罗”满语意为一隅、一角。

多罗贝勒(满语:doroi beile),简称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孛堇”的异译[1]。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清天命年间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崇德元年(1636年),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亦用以封蒙古贵族。宗室贝勒每年俸银2500两银子,并给予俸米2500斛。外藩贝勒每年俸银800两银子,并给予俸缎十三匹。

固山贝子(满语:gūsai beise),简称贝子。固山即“旗”,贝子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崇德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固山贝子为四等爵,位次多罗贝勒而高于镇国公。

奉恩镇国公(满语:kesi-betuwakiyara gurun-be daliregung),清朝宗室、觉罗、外藩爵位,为五等爵,次于固山贝子、高于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为入八分公。除继任者以外,其嫡出余子年二十岁按例得推封一等辅国将军。

奉恩辅国公(满语:kesi-betuwakiyara gurun-de aisilaragung)是清朝宗室、觉罗、外藩爵位,为六等爵,次于奉恩镇国公、高于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为入八分公当中最低等级的爵位。

以上为清代宗室“入八分”的爵位。“八分”就是八份。清入关之前,每战有所虏获,均分为八份,每个旗有资格的贵族按各自等级参与战利品的分配。后来,这些人的身份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等级,称“入八分”。

另外还有“不入八分公”爵位,依次为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三等)、奉国将军(三等)、奉恩将军。

王号

与前朝多用地名做封号不同,清朝的王号用嘉号,这也是从部落时代就沿袭下来的传统。早期满语还不成熟,所以嘉号多借自蒙古语,如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之多罗特部得胜,班师途中举行大宴,宴会上称“蒙天眷佑,二幼弟随征异国,俘获凯旋,宜赐以美号”。于是赐多尔衮贝勒“墨里根岱青”(mergen daicing,又写作墨尔根代青)之号,赐多铎“厄里克出呼里”(erke cuhur,又写作额尔克楚虎尔)之号。

此外,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得赐号为达尔汗巴图鲁(蒙古语,“勇士”),三弟雅尔哈齐事迹不详,异母弟巴雅喇,赐号为卓里克图(即“果敢”,汉译为“笃义”),另一异母弟穆尔哈齐,赐号为青巴图鲁(即“忠诚的勇士”,汉译为“诚毅”)。

这些赐号后来都转变为封号,多尔衮的“墨尔根代青”,精简为墨尔根(有人说代青即大清,因为采纳为国号所以不能再用了[2]),聪慧之意,汉译为“睿”,即睿亲王。穆尔哈齐封诚毅贝勒,巴雅喇封笃义贝勒。多铎的“erke cuhur”精简为erke,雄壮之意,但多铎的封号是豫亲王,这个豫字费解,汉语里豫假借为娱,是快乐、高兴的意思,与“雄壮”、“刚强”、“强悍”差了十万八千里。【个人脑洞,是不是原来为“禺亲王”,即像猴子一样强壮的,满洲人用动物取名字很平常,后有汉臣觉得不雅而改用了同音字。】

舒尔哈齐因与努尔哈赤决裂,被幽禁至死,生前未得封爵,后追封为“和硕庄亲王”(hoxoi ambalinggv cin wang),但这个“庄”应为谥号而非封号。其第六子济尔哈朗封和硕郑亲王,满文为 hošo ujen cin wang,ujen 是重大、重要的意思,汉语的郑,即郑重,其实与“庄”(庄重)字也互通。

铁帽子王

清两百多年江山,宗室里共封了十二个铁帽子王,即后代不降封,世袭罔替。其中八个是开国时所封,分别是:

努尔哈赤次子,和硕礼亲王代善,封号 doronggo,意为“有礼的、端庄的”。子满达海承爵时改号巽亲王,封号 ijishvn,意为“和顺的”,巽意为巽顺、卑顺、顺从,满汉同义。后由八子祜塞后裔承爵,又改号康亲王,封号 nesuken,意为“温雅的,温和的”,汉语康有“和悦、安闲”的意思,【如《礼记》中“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满汉略相通。

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子济度承爵时,改号简亲王(其本爵为简郡王),封号 kemungge,意为“节省的、简约的”。

努尔哈赤十四子,和硕睿亲王多尔衮。顺治时夺爵,乾隆追复。

努尔哈赤十五子,和硕豫亲王多铎,子多尼改号为信亲王,封号 akdun,意为“结实的、信实的”,满汉意思略相通。

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封号 fafungga,意为“严肃的、严格的”。子富绶承爵时改号显亲王,封号 iletu,意为“显赫的”。

皇太极五子,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封号 kesingge,意为“有造化的”,子博果铎承爵时改号庄亲王,封号 tob,意为“公正的”。汉语庄有庄严、庄重、端庄、庄敬、恭敬等意思,与满语意思略有出入。

代善长子,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封号 kicehe,意为“勤勉的”;本封为成亲王,封号 mutebure,意为“成功、成就”,次年因事降爵。子罗洛浑承爵时改号衍禧郡王、封号 fengxengge,意为“有福气的”,禧即福。其孙罗科铎承爵时改号平郡王、封号 dahasu,意为“和顺、平和”。乾隆时改回克勤郡王。

代善孙,颖亲王萨哈璘次子,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颖亲王满语封号 sure,意为“聪颖的”,顺承郡王满语封号 dahashvn,意为“顺从的”。

康熙十三子,和硕怡亲王允祥,封号 urgun,意为“快乐的、喜庆的”。

道光六子,和硕恭亲王奕䜣,封号 gungnecuke,意为“恭敬的”。

道光七子,和硕醇亲王奕譞 ,封号 gulu,意为“纯正的、朴实的”。

乾隆曾孙,庆亲王永璘孙,和硕庆亲王奕劻(至其父绵性时已降封至不入八分辅国公),封号 fengxen,意为“禄”,庆意为喜庆、福泽,满汉语义相通。

同治年间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作为顾命大臣与慈禧争权失败,赐死,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也被削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两年后才复爵由旁系继承。

追封的早期宗室王

(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子: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顺治十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顺治十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子,太祖同母弟。顺治十年五月追封。

【以上均为谥号,非封号】

舒尔哈齐-济尔哈朗系

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三子。初为贝勒,后被努尔哈赤幽禁至死,顺治十年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六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世袭罔替。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多罗简郡王,顺治十四年五月袭亲王,沿用“简”字,十七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复郑亲王原号。

敏郡王勒度(封号 ulhisu,意为“聪敏、善悟”):济尔哈朗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年仅20岁。

代善系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世袭罔替。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顺治六年四月袭爵,八年二月顺治亲政后改号为巽。九年卒。顺治十六年追削爵位为贝勒,追夺王号、谥号,袭封的长子常阿岱连坐亦降贝勒,亲王爵位转由祜塞-杰书系承袭。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复赐满达海七世孙福色铿阿一等辅国将军爵,世袭罔替。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和硕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郡王,世袭罔替。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子,崇德四年九月袭郡王,一度革爵,后复封贝勒,顺治元年十月晋封多罗衍禧郡王,三年卒。

平郡王罗克铎:罗洛宏子,顺治五年闰四月袭郡王。顺治八年二月改号,康熙二十一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复克勤郡王原号。

颖亲王萨哈璘(又作萨哈廉):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崇德元年拟封郡王,卒,追封和硕颖亲王。
【长子阿达礼袭郡王,崇德八年因与硕托谋立多尔衮为帝,被杀,子孙黜宗室,康熙五十二年复赐红带子。】

顺承郡王勤克德浑:萨哈璘次子,兄阿达礼被杀后袭贝勒,顺治五年九月封郡王,九年卒,世袭罔替。

谦郡王瓦克达:代善四子,顺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子仅袭三等奉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康熙时加至镇国公。

(惠顺)亲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镇国公,顺治三年19岁时薨,顺治十年追封郡王、十六年追封亲王。

(怀愍)郡王精济:祜塞次子(嫡子),初袭镇国公,寻晋多罗郡王,顺治六年4岁薨,谥怀愍。

康亲王杰书:祜塞三子,顺治六年(1649年)十月袭多罗郡王,时年3岁,与精济同为嫡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桑阿尔赛台吉之女所出。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加号曰康。顺治十六年十二月取代大宗满达海系袭亲王爵,但仍沿用“康”字为封号。康熙三十六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复礼亲王原号。

阿巴泰系

饶余亲王(封号 bayan,意为“富有的”)阿巴泰:太祖七子,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康熙元年三月追封亲王。四子岳托先袭爵为平郡王,后晋为安亲王。

端重亲王(封号 tob ujen,意为“端重的”)博洛:阿巴泰三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八子齐克新袭爵为和硕亲王。顺治十二年四月赐王号曰端重。十六年十月博洛因谄附多尔衮等罪追降贝勒,去谥号,齐克新亦降贝勒,死后爵除。

(敏思)郡王塔尔纳:博洛四子,顺治十四年正月封,三月卒。

安亲王(封号 elhe,意为“平安的、安泰的”)岳乐:阿巴泰四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封,康熙二十八年卒,三十九年十二月被弹劾追降郡王,夺谥。
【岳乐第五子玛尔浑袭爵时议政王大臣查档案,发现无世袭字样,所以降郡王,后乃父岳乐也被追降郡王,但玛尔浑从宽免革郡王,玛尔浑死后嫡长子华玘袭安郡王,未降封。岳托外孙女郭络罗氏是胤禩嫡福晋,岳乐的儿子吴尔占也与胤禩结党,积极参与夺位,故雍正即位后下令“安郡王爵不准承袭”,吴尔占的子孙也被赶出了宗室。直到乾隆时华玘的孙子才得封辅国公,世袭罔替。】

僖郡王(封号 olhoxon,意为“谨慎的、小心的”,汉语僖有小心畏忌之意)岳希(或写作经希):岳乐十七子,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封,二十九年二月降贝子。

勤郡王(封号 kicehe,意为“勤奋”)蕴端(或写作岳端、袁端):岳乐十八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月封。康熙二十九年二月降贝子。后遭黜革、夺爵。

努尔哈赤余子及子孙

【武】英亲王(封号 baturu,意为“勇敢、英雄”)阿济格:太祖十二子,崇德元年封郡王,顺治元年十月晋亲王,八年以谋乱被幽禁、赐死、夺爵、除宗籍。乾隆四十三年准后裔降封至奉恩将军世袭。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死后追赠义皇帝,庙号成宗。八年削帝号,夺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亲王爵,世袭罔替。
【多尔衮无子,过继多铎第五子多尔博为嗣子,袭封睿亲王。后被勒令归宗,封贝勒。次子苏尔发袭贝子,后降为镇国公。苏尔发长子塞勤、塞勤五子功宜布世袭辅国公,功宜布三子如松初袭辅国公,乾隆二十七年袭信郡王,追封父祖三代。乾隆四十三年追复睿亲王爵位,多尔博仍还为多尔衮嗣子,着如松三子奉恩辅国公淳颖袭睿亲王,世袭罔替,自多尔博之下各代俱得追封。】

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九年三月追降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信郡王多尼:多铎子,顺治六年十月袭爵,顺治八年改号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十八年卒。传袭(多尼次子鄂扎、多铎七子董额、鄂扎子德昭、多尔博曾孙如松、德昭十五子修龄)五代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豫亲王爵,由修龄及后代世袭罔替。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子广略贝勒(封号 argatu tumen,意为“万策”)褚英之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被明军斩杀。
【尼堪死后由次子(可能是嫡子)尼思哈袭亲王,顺治十七年夭亡,年仅10岁。次年由长兄兰布袭爵,因父罪降封贝勒,康熙六年以尼堪亡于军阵,着兰布封郡王,仍与原号。康熙七年八月又复袭亲王。康熙八年以娶鳌拜孙女为妻,党附鳌拜之罪降镇国公,后因罪除爵。乾隆四十三年三月令后代以镇国公世袭罔替。】

皇太极子及子孙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三月坐事削爵,卒于狱中。八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显亲王富绶:豪格三子,顺治八年二月袭爵后改号,康熙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复肃亲王原号。

温郡王(封号 nemgiyen,意为“温和的、温婉的”)猛峨:豪格四子,顺治十四年正月封,康熙十三年卒。

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顺治元年十月封郡王,顺治八年闰二月晋亲王,十一年卒,世袭罔替。

庄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顺治十一年袭爵后改号,雍正元年薨。【因无子由雍正指定康熙十六子允禄承嗣。】

惠郡王(封号 fulehun,意为“恩惠的”)博翁果诺:硕塞次子,康熙四年封,二十三年坐陪祀不谨夺爵。

襄亲王(封号 tusangga,意为“有益的、有帮助的”,襄取襄助意)博穆博果尔:皇太极十一子,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封,十三年卒,年仅14岁。

顺治子

裕亲王(封号 elgiyen,意为“丰富的、宽裕的”)福全:顺治二子,康熙六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裕亲王后来又袭了两代三人,还追赠一人,至乾隆时未被纳入“铁帽子王”系列,曾孙亮焕降袭郡王。】

荣亲王(封号 wesihun,意为“高贵的、崇高的”,与乾隆子所封的荣亲王满语不同):董鄂妃之子,出生一百零六天后夭折,未命名。

恭亲王(封号 gungnecuke,与道光六子相同)常宁:顺治五子,康熙十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纯亲王(封号 gulu,意为“朴实的、纯正的”)隆禧:顺治七子,康熙十三年正月封,十八年卒。

康熙子及子孙

直郡王(封号 sijirhvn,意为“正直的、直言的”)允褆:康熙长子,三十七年三月封,四十七年十一月坐事削。雍正二年卒,赠贝子。

理亲王(封号 giyangga,意为“有理的、合理的”)允礽:康熙次子,原封皇太子,四十七年九月坐事废。雍正二年卒,追封亲王。

诚郡王(封号 unenggi,意为“诚实的”)允祉:康熙三子,三十七年三月封郡王,四十八年三月晋亲王,雍正八年五月坐事夺。十年卒,赠郡王。

雍亲王(封号 hvwaliyasun,意为“和蔼的、和睦的”,为雍字本义)胤禛:康熙四子,即世宗雍正,四十八十一月封。

恒亲王(封号 tomohonggo,意为“镇定的、稳重的”,恒取“恒定”意)允祺:康熙五子,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十年卒。

淳亲王(封号 bolgo,意为“纯洁的、干净的”,淳字通“纯”)允佑:康熙七子,雍正元年四月封,八年卒。

廉亲王(封号 hanja,意为“廉洁”)允禩:康熙八子,六十一年十一月封,因与雍正争位,雍正三年十二月夺爵,改名为“阿其那”,除宗籍。乾隆四十三年以无悖逆之实,复原名胤禩,重新录入玉牒。

敦郡王(封号 jiramin,意为“深厚的、丰厚的”,敦有厚道、厚重之意)允䄉:康熙十子,四十八年十月封,雍正二年四月坐事夺爵。乾隆六年卒,赠贝子。

履亲王允祹:康熙十二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八年卒。原封为嘉郡王,封号 dorolon,意为“礼仪、典礼”(与嘉庆即位前所封的嘉亲王满语不同),后晋封履亲王,满语封号仍为 dorolon,意为“礼仪、典礼”,这是罕见的一例。汉语嘉,有嘉礼的意思,屡有登位、屡任的意思,都与典礼相关。

怡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八年卒,世袭罔替。

恂郡王(封号 boljonggo,意为“简约的”,恂意为戒慎恐惧、严肃恭谨,满汉意思有出入)允禵:康熙十四子,乾隆十三年正月封,二十年卒。

愉郡王(封号 hebengge,意为“好商量的、顺从的”,愉者,服也)允禑:康熙十五子,雍正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果亲王(封号 kengse,意为“果断的”)允礼:康熙十七子,雍正六年二月封,乾隆三年卒。

慎郡王允禧:康熙二十一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三年五月卒。

諴亲王(封号 yargiyangga,意为“真实的、确实的“)允袐:康熙二十四子,雍正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八年卒。

宁郡王(封号 elehun,意为“安宁的、心宽的”)弘皎:允祥四子(嫡次子),雍正八年八月封,乾隆二十九年卒。
【怡亲王爵位先由弘皎弟,允祥嫡幼子弘晓及后代承袭,至弘晓重孙载垣,“辛酉政变”后被赐死,遂转至弘皎这一系。】

泰郡王(封号 hafun,意为泰)弘春:允禵长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封,八月降贝子。

雍正子及子孙

宝亲王(封号 boobai,意为“宝贝”)弘历:世宗雍正四子,即清高宗乾隆。雍正十一年二月封。

和亲王(封号 hvwaliyaka,意为“和睦的”)弘昼:雍正五子,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五年卒。

和亲王永璧:弘昼子,初封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袭封,三十七年卒。子孙降封。

乾隆子及子孙

定亲王(封号 tokton,意为“安定、坚定”)永璜:乾隆长子,乾隆十五年三月追封。

定亲王绵恩:永璜二子,原袭郡王【长兄绵德因结党被削爵,以贝子爵终,不过子、孙也世袭了两代贝子】,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晋封,道光二年卒。

定亲王奕绍:绵恩次子,原袭贝勒,道光二年六月晋封,十六年卒。【长子载铨袭郡王、赠亲王,无子,以绵德曾孙溥煦为后。】

循郡王(封号 julungga,意为“温和的”,汉语循有循顺、循雅之意)永璋:乾隆三子,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卒,追封。

履亲王永珹:乾隆四子,允祹嗣后,原袭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卒,嘉庆四年三月追封亲王。

荣亲王(封号 dengge,意为“光荣、荣光”)永琪:乾隆五子,三十年十一月封,三十一年卒。

荣郡王绵亿:永琪子,原袭贝勒,嘉庆四年正月晋封,二十年卒。

质亲王(封号 gungmin,意为“质”)永瑢:乾隆六子,五十四年十月封,五十五年卒。

哲亲王(封号 sultungga,意为“明哲的、聪慧的”)永琮:乾隆七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

仪亲王(封号 yongsu,意为“礼仪”)永璇:乾隆八子,嘉庆四年正月封,道光十二年卒。

成亲王(封号 mutengge,意为“有能力的、有才华的”)永瑆:乾隆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道光三年卒。

嘉亲王(封号 saicungga,意为“值得称颂的”)颙琰:乾隆十五子,即仁宗嘉庆,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

庆亲王永璘:乾隆十七子,嘉庆同母弟,嘉庆五年封惠郡王,后改庆郡王,二十五年三月晋亲王,寻卒。
【嘉庆二十五年三子绵愍袭多罗庆郡王、道光十六年十月薨,无嗣,由爱新觉罗·奕彩(乾隆八子仪亲王永璇长子仪郡王绵志子)袭封。】

庆郡王奕采:过继于永璘子绵愍,原袭贝勒,道光十六年九月晋封,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以服中纳妾等事夺爵,回归本支。

【永璘五子绵悌、六子绵性因贿赂宗人府供事图革王爵等事坐罪,绵性遣戍辽东,绵悌由不入八分镇国公降三等镇国将军,奉永璘祭祀,死后赠贝子。】 

庆亲王奕劻:永璘六子不入八分辅国公(夺爵)绵性后,过继绵慜为嗣。光绪十年十月封庆郡王,二十年懿旨进亲王,二十四年令世袭罔替。

嘉庆子

穆郡王(封号 cibsonggo,意为“静穆的”):未命名,嘉庆长子,二岁寻卒,嘉庆二十五年八月追封。

智亲王旻宁(封号 mergengge,意为“智慧的”):嘉庆次子,即宣宗道光,嘉庆十八年九月封。

惇亲王绵恺(封号 jiramin,意为“深厚的”,惇,厚也):嘉庆三子,二十四年正月封惇郡王,道光元年进亲王,十八年十二月卒。【二十六年,以皇五子奕誴为绵恺后,袭郡王。】

瑞亲王绵忻(封号 sabingga,意为“祥瑞的”):嘉庆四子,二十四年正月封,后改号为端亲王(封号 tab,意为“端正”),道光八年七月卒。【独子奕约袭郡王,改名奕誌。道光三十年五月薨,年24岁,无子。咸丰十年以惇亲王奕誴之子载漪过继为嗣子,袭贝勒。】

惠亲王绵愉(封号 fulehun,意为“恩惠”):嘉庆五子,道光元年封惠郡王,十九年正月进亲王,同治三年十二月卒。【五子奕详袭惠郡王,加亲王衔。孙载润降袭贝勒。】

道光子

(谥号隐志)郡王奕纬:道光长子,生前未封爵,死时追封贝勒,咸丰元年晋封郡王。

(谥号顺)郡王奕纲:道光次子,二岁卒,咸丰元年追封。

(谥号慧质)郡王奕继:道光三子。三岁卒。咸丰元年追封。

惇亲王奕脤:道光五子过继于惇亲王绵恺,改名奕誴,初袭郡王,咸丰十年正月晋封,光绪十五年正月卒。【子降袭贝勒。】

恭亲王奕欣 :道光六子,三十年正月封,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卒,世袭罔替。

醇亲王奕譞:道光七子,光绪、溥仪之祖父。咸丰元年封醇郡王,同治三年,加亲王衔。十一年,晋封醇亲王。十二年,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卒,世袭罔替。

钟郡王(封号 ferguweng,意为“奇异的、祥瑞的”,汉语选钟字,因为钟是礼器?)奕詥:道光八子,三十年正月封,同治七年十一月卒。【先后过继恭亲王奕䜣次子载滢、醇亲王七子载涛为嗣,均降袭贝勒,加郡王衔。】

孚郡王奕譓(封号 unenggi,意为“诚实的”,孚的本义是信用):道光第九子。三十年正月封。十一年加亲王衔。光绪三年二月卒。

同光年间

端郡王载漪:奕誴子,同治十年出嗣为奕志孙。原袭贝勒,光绪二十年正月晋封,二十六年十二月作为八国联军侵华的祸首而被治罪、夺爵。

(谥号悯)郡王:咸丰次子,生未命名逝,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追封。

异姓王

吴三桂:顺治元年五月封平西王,康熙元年晋封亲王。
孔有德:顺治六年五月封定南王。
耿忠明:顺治六年五月封靖南王。
尚可喜:顺治六年五月封平南王,康熙十四年正月晋封亲王。
孙可望: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封义王。
扬古利:崇德二年正月战死于朝鲜,由超品公追封为武勋王。
黄芳度:一等海澄公黄梧子,康熙十五年三月战死于漳州,赠王爵,如多罗郡王例。
傅恒:嘉庆元年五月以子福康安战功,由一等忠勇公追赠郡王。
福康安:嘉庆元年五月病死军中,由嘉勇忠锐贝子赠郡王。

参考

  1. ^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三“贝勒条”:“《宋史》《金史》,孛堇亦作勃堇,今改译贝勒。以勃堇之音未全,其对音应作勃极烈。”

  2. ^鲍明:“大清”是满语中的一个蒙古语借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