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 周子杰|​时间里的巫山豆瓣酱

 新锐散文 2024-05-19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时间里的巫山豆瓣酱

三峡人对于美味表现出极高的忠诚。
暮春,我在巫山县市政广场的孔洋芋店里,餐桌上端上一盘澄黄可爱的土豆。新鲜的土豆翻起一小层锅巴,浓郁的烘烤气息扑鼻,一旁是一盘豆瓣酱,释放出大胆热烈的味道。用勺子舀起一口浇在土豆上,将土豆送入口中,不经意沉浸在巫山豆瓣所制造的片刻幸运中。
越是接近巫山县城的神女市场,越能感受到空气中浮动着一股迷人的香气,这里林立着众多三峡特色美食:陈麻花、沈氏杂糖、寡子凉面、刘饺子、熊包子还有鲜香浓郁的巫山豆瓣。谈起巫山豆瓣,不得不提到西转盘的金转盘酒店老店,它承载了巫山豆瓣的老故事。这“金转盘酒店”就位于西转盘,门店如今虽已暂时闲置,而时光里的豆瓣味依旧在心头久久回荡。
早年间,来自曲尺乡的外公落户西转盘,外公的中医生意渐成规模,外公的后人在西转盘开出“金转盘酒店”时,正是21世纪初的时候。在金转盘酒店的豆瓣制作中,幺舅是完善制作流程的人物,餐厅服务员们用裹了面粉的胡豆瓣进行发酵,再和建平乡的七姊妹辣椒混合搅拌,摸索出了翻、晒、露等步骤,在西转盘坝子前,教我书法的黄老师让我背了一首打油诗:
“杵来翻去年复年,晒到巫峡斜阳边,朝云暮雨鱼肚白,曾经沧海酱香生。”
三峡移民之后的巫山地区,是一个菜系创新的熔炉。在西转盘,集结高端、中端和亲民的餐馆汇聚于此,有着川味餐馆、竹林老鸭汤、小勇夜啤、喜师傅夜啤等,不同餐馆的经营者在县城西边彼此借鉴,互争高低,以精进的美食技术和咸菜手艺俘获食客。
 西转盘的阳台上,金转盘酒店餐馆服务员拿着木杵在大缸之间穿梭,酱料被翻深、翻匀,一下一下,幺舅说,只有经过翻搅后的豆瓣酱才能在晒和露的过程中,形成三峡豆瓣的独特风味,在儿时的记忆里久久回荡。在“金转盘酒店”,幺舅的豆瓣充当了童年记忆的奠基者,时至今日,每当在外婆家团聚,一口口豆瓣常常让我们又一次讲起曾经的故事。

巫山豆瓣,注定是一场发生在三峡之畔的集体创作,从一片辣椒、一颗颗豆子、一锅鲜香起步,登上一张张餐桌。儿时的我,常常在楼上俯瞰,正在接受阳光照拂的豆瓣酱显示出深浅不一的颜色,从夜晚到黎明,时间就潜藏在缸中改变着里面的小世界,经历了时间淬炼的豆瓣酱逐渐转化成红褐色,散发出酱香气。
像幺舅一样探索咸菜制作的人员不少,巫山豆瓣酱的故事也并没有因为“金转盘旅馆”更名为“金都酒楼”而失传,在信息化商业化的餐饮时代,餐厅的连锁化、食品工业端的需求、烹饪菜品的便捷化正推动着传统菜品的快速成长。在这个动态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无法停下来并且长久保持不变。
时间总是相似的,当三峡儿女需要振奋和团聚,豆瓣酱就会降临,满足怀旧的情绪,某种程度上,巫山豆瓣那鲜香又可人的味道,永远流淌在口舌之间和灵魂深处。


【 作者简介】:周子杰 巫山作协会员 巫山青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