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 瓦岗军起义

 阿升Eric 2024-05-19 发布于浙江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
【原文】
         李密之亡也①,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乏,至削树皮而食之。匿于淮阳村舍,变姓名,聚徒教授。郡县疑而捕之,密亡去,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游侠王秀才家,秀才以女妻之。君明从侄怀义告其事②,帝令怀义自赍敕书③,与梁郡通守杨汪相知收捕。汪遣兵围秀才宅,适值密出外③,由是获免,君明、秀才皆死。
【注释】
         ①李密:(582--618)字玄遼,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人。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参与杨玄感的反隋斗争。杨玄感失败后,于大业十二年投奔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深得翟让信任,自统一军,号蒲山公营。次年,李密杀害了翟让。后与王世充交战失败,降唐。不久,因反唐被杀。②从侄:父亲的叔伯兄弟的儿子。 ③赍(jī):带。敕书:诏书。 ④适值:恰好,碰巧。
【译文】
         李密逃亡,去投奔郝孝德,郝孝德不以礼对待他。李密又去王薄那里,王薄也不看重他。李密无钱乏食,甚至削树皮来充饥。终于躲藏在淮阳郡的一个村庄中,变更姓名后,收了几个学生来教。郡县的官吏怀疑他便去抓捕他,李密又逃走了,到他的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中。丘君明不敢收留他,便把他转托给游侠王秀才家中去躲藏。王秀才把女儿嫁给了他。丘君明的堂侄丘怀义告发了这件事,隋炀帝便命令丘怀义亲自带着诏书,通知梁郡通守杨汪,叫他去逮捕李密。杨汪派兵包围了王秀才家,恰好李密外出,因而逃脱了,丘君明、王秀才都被处死。
【读解】
         俗话说: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英雄落难时的遭遇,正是如此。李密参加杨玄感的反隋斗争失败以后,可以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这种苦难首先体现在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既要躲避官府的追捕,还面临着严重的食物匮乏。此外,在个人的发展上,也不断遭到挫折。因为一个英雄,在他尚未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时候,他与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李密在投奔农民起义军领袖郝孝德和王薄时受到他们的冷遇,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其实,对于一个英雄来说,在他尚未成功的时候,遭遇到种种困难和不幸,反倒是一件好事。盂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有这些困难和折磨,都锻炼了李密,使他在能力和意志上更加成熟,从而日后能够领导轰轰烈烈的瓦岗农民起义军,为推翻隋炀帝的腐朽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原文】
         韦城翟让为东都法曹①,坐事当斩。狱吏黄君汉奇其骁勇,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君但努力自  夜中潜谓让曰: “翟法司,天时人事,抑亦可知2,岂能守死狱  中乎!”让惊喜曰:“让,圈牢之豕⑤,死生唯黄曹主所命。”君  汉即破械出之④。让再拜曰:“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  何⑤!”因泣下。君汉怒曰:“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免,勿忧吾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⑥,聚少年往从之。离狐徐世𪟝家于卫南,年十七,有勇略,说让曰:“东郡于公与𪟝皆为乡里,人多相识,不宜侵掠。荥阳、梁郡,汴水所经,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资。”让然之,引众入二郡界,掠公私船,资用丰给⑦,附者益众,聚徒至万馀人。
【注释】
         ①翟(zhái)让:(?—617)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后被李密杀害。东都:应为“东郡”。 ②亦抑:恐怕。③圈牢:栏厩。豕:猪。 ④械:枷锁。 ⑤奈……何:拿……怎么办。⑥槊(shuò):长矛。 ⑦丰给:充足。
【译文】
         韦城人翟让任东郡的法曹,犯法被判死刑。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有不寻常的骁勇,晚上悄悄来到翟让牢中对他说:“翟法司,天时人事,恐怕是可以知道的吧,怎么能在监狱中等死呢?”翟让惊喜地说:“我翟让就像是关在圈中的猪一样,我的生死全都听命于黄曹主了。”黄君汉便把枷锁打开,放出了翟让。翟让向他拜了两拜说:“我有幸蒙您的再生之恩,但黄曹主,您该怎么办呢?”于是便流下了眼泪。黄君汉生气地说:“我原先以为你是个男子汉,可以拯救百姓的生命,因此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来救你,你怎么反倒像小孩子一样哭泣着向我道谢呢?你只管努力逃命去吧,不用担心我了!”翟让便逃到瓦岗去当强盗。与翟让同郡的单雄信,骁勇矫健,善于在马上使用长槊,聚集了一伙年轻人投奔了翟让。离狐人徐世勣家住卫南,才十七岁,有勇有谋,劝说翟让说:“东郡是您和我的家乡,很多人都认识我们,不应当到那里去骚扰抢劫。荥阳、梁郡,是汴水流经的地方,抢劫来往船只,掠夺商人旅客,就完全够我们使用了。”翟让同意了他的意见,便带领部下进入这两郡的地面,抢劫公私船只,因而供给充足,来投奔的人越发多了,部下多达一万多人。
 
【读解】
         隋炀帝的腐朽统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通不满和反抗,各地义军风起云涌。这时,人心思乱,都想揭竿而起。但是,在某一些地方,却缺乏领袖人物。一旦有智勇双全的领袖人物出来号召,便自然会有大批的群众响应,纷纷汇集在他的周围,聚啸山林,起来推翻隋朝的统治。翟让正是这样一个适合做领袖的人物,这时却因罪关在牢中,将要斩首。狱吏黄君汉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便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翟让。黄君汉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出于对隋朝统治集团的仇恨,希望有人能出来领导人民起义。二是觉得像翟让这样的英雄,默默无闻,就这样枉死在狱中,实在可惜。因此便毅然解救了翟让。以后,翟让担负起领导瓦岗起义军的重任,干出了番姦轰烈烈的事业,这里面当然有黄君汉的一份功劳。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英雄人物固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那些能够识别英雄,在关键时候能够帮助英雄的人物,其功绩也不可磨灭。可惜,这类的人在历史上大都没有留下名字,像黄君汉这样有幸能留下名字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原文】
         时又有外黄王当仁①,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皆拥众为盗。李密自雍州亡命②,往来诸帅间3,说以取天下之策④。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⑤。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⑥,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⑦,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⑥,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
         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⑨。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日⑩:“刘、项皆起布衣为帝王。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东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度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让谢曰:“吾侪群盗②,旦夕偷生草间,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
【注释】
         ①时:当时。  ②亡命:逃亡。  ③帅:指起义军首领。④说(shuì):游说,劝说。  ⑤稍:渐渐。  ⑦云:说。杨⑨因:通过。 ⑩下:使……归附。
⑥斯:此,这。氏:指隋朝。⑧获济:获救。⑪因:趁机。⑦布衣:平民。
③二京:指长安、洛阳。④吾侪(chái):我们这些人。
【译文】
         当时,外黄人王当仁,济阳人王伯当,韦城人周文举、雍丘人李公逸等人,都聚众为盗。李密从雍州逃出后,往来于各个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策略。开始时,他们都不相信李密的话,久而久之,渐渐同意他的见解了。于是便相互说:“这个人是公卿子弟,才会有这样的抱负。如今人人都说杨家将要灭亡,李家将要兴盛。我听说能做帝王的人不会遭受横死,这个人多次获救,能成帝业的恐怕就是这个人吧?”从此以后,他们渐渐敬重李密了。
         李密观察各个义军首领,只有翟让最强大,于是便通过王伯当的关系拜见了翟让,为翟让出谋画策,并且去游说那些小股的盗贼,他们都归顺了翟让。翟让很高兴,更加亲近李密,同他一道商讨事情。李密便趁机对翟让说:“刘邦、项羽都出身平民而当上帝王。现在,上面的皇帝昏庸,下面的百姓怨恨。精兵锐卒全都丧失在辽东,突厥也断绝了和亲。皇上却还在扬、越一带巡游,丢弃东都不返。这正是刘邦、项羽奋起的机会。凭足下的雄才大略,兵马精锐,完全可以席卷东西二京,诛灭暴君,隋氏的统治一定要灭亡!”翟让谦逊地说:“我们这些人只是一帮强盗,一天到晚只知道在草丛中苟且活命,您所说的,不是我们想得到的。”
 
【读解】
         人们说,是黄金终归要发亮。李密具有杰出的才能,虽然屡¢到瓦岗军中,真是如鱼得水。可见,一个人只要真正有才能,或  遭挫折,长期不为人所重视,但最终还是被各路起义军领袖所认  识,受到了他们的敬重。尤其是受到了起义军中力量最大的一支迟或早总是可以脱颖而出,干一番事业的。怕就怕自己既没有才能,又缺乏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却又志大才疏,随时做出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处处怨天尤人。这种人其实并不是什么人才,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孔子说得对:“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瓦岗军领袖瞿让的赏识,言听计从,给予充分的信任。在李密的  策划和帮助下,瓦岗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李密自从来
【原文】
         会有李玄英者,自东都逃来,经历诸贼,求访李密,云“斯人当代隋家。”人问其故,玄英言:“比来民间谣歌①,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②,宛转花园里⑤。勿浪语①,谁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⑤;'莫浪语,谁道许”者,密也。”既与密遇,遂委身事之。前宋城尉齐郡房玄藻,自负其才,恨不为时用。预于杨玄感之谋⑥,变姓名亡命。遇密于梁、宋之间,遂与之俱游汉、沔,遍入诸贼,说其豪杰。还日,从者数百人。仍为游客,处于让营。让见密为豪杰所归,欲从其计,犹豫未决。
         有贾雄者,晓阴阳占候⑦,为让军师,言无不用。密深结于雄,使之托术数以说让③。雄许诺,怀之未发。会让召雄,告以密所言,问其可否,对曰:“吉不可言。”又曰:“公自立,恐未必成,若立斯人,事无不济⑤。”让曰:“如卿言,蒲山公当自立,何来从我?”对曰:“事有相因@,所以来者,将军姓翟,翟者,泽也,蒲非泽不生,故须将军也。”让然之,与密情好日笃①。
【注释】
①比来:近来。  谣歌:歌谣。  ②后:君主。“皇后”即指隋炀帝。③宛转:展转。 ④浪语:乱说话。 ⑤转于沟壑:指死于野外。⑥预:参与。  ⑦阴阳占候:指占卜一类的迷信活动。 ⑧术数:迷信。 ⑨济:成功。  ⑩相因:互相依托。 ①笃(dǎ):深厚。

【译文】
         恰巧有个叫李玄英的人,从东都逃来,经过了好几伙盗贼的地方,求访李密,说:“这个人将要取代隋家的天下。”人们问他缘故,李玄英说:“近来民间有一首歌谣,叫《桃李章》,说:'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是说逃亡的是个姓李的人;'皇’与'后’,都指君主;'宛转花园里”,是说天子在扬州没有还期,将会死于野外;'莫浪语,谁道许’,暗指'密’字。”李玄英见到李密后,就投靠了他。原宋城尉齐郡人房玄藻,自恃有才学,恨不能被当权者所任用。他曾经参与过杨玄感造反的预谋,便改换姓名逃亡了。在梁、宋一带见到了李密,便同他一道游历汉、沔,走遍了各个盗贼的营地,游说他们的首领,回来时,跟从他的有好几百人。房玄藻仍然作为说客,住在翟让的营中。翟让看见豪杰们都来归附李密,想采纳李密的建议,但仍犹豫不决。
         有个叫贾雄的人,精通阴阳占卜,担任翟让的军师,他的话翟让都听从。李密与贾雄交往很深,叫他假托迷信去劝说翟让。贾雄答应了,记在心里还没有说出来。正好翟让召见贾雄,翟让把李密的主张告诉贾雄,询问他能否采纳。贾雄回答说:“吉不可言。”又说:“您自立为王,恐怕未必能够成功,如果立这个人,事情没有不成功的。”翟让说:“照你这么说,蒲山公自己应当称王,为什么来投奔我呢?”回答说:“事情之间有互相依托的情况,他之所以来,是因为将军姓翟,翟就是泽。蒲草没有泽就不能生长,所以需要将军。”翟让认为他说得对,与李密的交情一天比一天深。
【读解】
         当隋炀帝的统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崩溃的时候,除了风起云涌的各路农民起义军外,还有众多的地主武装和匪盗集团也纷纷起事,强占地盘。这时,天下大乱,各种各样的牛鬼蛇神都在蠢蠢欲动,窥测方向,纷纷出笼。他们或者自己占山为王,或者投奔新的主子,以便为自己及子孙后代谋取富贵,分上一杯羹。可以说,在这样一个乱世,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耕不仕,不工不商。由于精通迷信谶纬,在天下还太平时,他们只能在民间活动,骗取愚夫愚妇的一点钱财,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而在乱世,则妖言惑众,兴风作浪,活动于各个山头,挑拨离间,结党营私,以谋取自己的最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这样一帮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他们这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却很大,危害也很深。李玄英、贾雄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混入瓦岗起义军的队伍中,在他们妖言的误导下,滋长了李密的个人野心,也使翟让放松了警惕,把权力拱手让给李密,最后遭到李密的毒手,葬送了瓦岗起义军的伟大事业。
         由此可见,凡是利用迷信,制造妖言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的经验教训在历史上实在太多了!可是,直到今天,在全国各地仍然有不少这样的骗子在活动。他们自称什么“大师”,利用迷信,故作神秘,广收门徒,扩张势力,聚敛钱财,而竟然堂而皇之地打着某某“科学”的旗号!这真是一件咄咄怪事。奉劝世人,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切勿上这帮人的当!
 
【原文】
         密因说让曰:“今四海糜沸①,不得耕耘,公士众虽多,食无仓廪②,唯资野掠②,常苦不给④。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⑥,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让从之,于是破金堤关,攻荥阳诸县,多下之。
         荥阳太守郇王庆,弘之子也,不能讨。帝徙张须陁为荥阳通守以讨之。庚戌,须陁引兵击让,让向数为须陁所败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⑦,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⑧,密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③。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陁素轻让,方陈而前。让与战,不利,须陁乘之,逐北十余里。密发伏掩之,须陁兵败。密与让及徐世勣、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河南郡县为之丧气。鹰扬郎将河东贾务本为须陁之副,亦被伤,帅余众五千余人奔梁郡,务本寻卒。诏以光禄大夫裴仁基为河南讨捕大使,代领其众,徙镇虎牢。
【注释】
         ①糜沸:沸腾,混乱。 ②仓廪:粮仓。 ③资:依靠。野掠:野外掠夺。 ④不给:不足。 ⑤馆谷:食用仓库中的粮食。 ⑥向:过去。数(shuò):多次。 ⑦骤:屡次。  ⑧陈(zhèn):阵势。陈,“阵”的古字。  ⑨勒兵:带兵。
【译文】
         李密便劝翟让说:“如今天下大乱,百姓不得耕种。您的军队虽然很多,但吃粮却没有仓库作保障,只能依靠野外掠夺,经常苦于粮食短缺。如果旷日持久,再加上大军进犯,必然出现溃散的局面。不如先取荥阳,让士卒休息,食用那里仓中的粮食。等到人强马壮时,然后再与人争利。”翟让同意了。于是攻下了金堤关,再攻打荥阳郡的各县,这些县大多被拿下了。
         荥阳太守郇王杨庆,是杨弘的儿子,无力讨伐瓦岗军。隋炀帝任命张须陁为荥阳通守去讨伐翟让。庚戌(二十七日),张须陁带兵进攻翟让,翟让以前曾经多次败在张须陁手下,听见张须随领兵前来,非常恐惧,想退避。李密说:“张须陁有勇无谋,军队又多次获胜,既骄傲又凶狠,可以一战便把他擒获。您只消摆好阵势待在原地不动,我保证为您打败他。”翟让不得已,率军准备迎战。李密分兵一千多人埋伏在大海寺北边的树林中。张须随一贯轻视翟让,把军队布成方阵前进。翟让同他一交战,便败退了下来,张须陁乘胜追击了十多里路。李密派出伏兵突然袭击,张须陁大败。李密与翟让,以及徐世動、王伯当等人的军队会合,包围了张须陁。张须陁突围出来,他的部下不能全部突围,张须陁跃马又冲进重围。这样来来往往好几回,张须陁战死了。他的部下昼夜号哭,几天不止,黄河以南的郡县都为之沮丧。鹰扬郎将河东人贾务本任张须陁的副将,也受了伤、率领剩下的五千多军队逃奔梁郡。不久,贾务本也死了。炀帝下诏,任命光禄大夫裴仁基为河南讨捕大使,代替张须陁统领他的部下,把大本营迁移到虎牢。
【读解】
         张须陁因为屡次打败翟让,便骄傲自大,不把瓦岗军放在眼里,结果遭到李密伏兵的袭击,吃了败仗,张须陁本人被杀死。这个战例充分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其实,何只是行军作战,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骄傲都能使人走向失败。因此,人们在取得胜利成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戒骄戒燥,千万不可滋长任何骄傲自满之心,因为这正是失败的开端。反之,当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能充分吸取教训,认真分析客观实际,想出对付的办法,便能转危为安。瓦岗军过去曾经多次败在张须陁手下,不是最终也转败为胜了吗?
 
【原文】
         让乃令密建牙①,别统所部,号蒲山公营。密部分严整②,凡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⑤,由是人为之用。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⑥,以威约有素⑤,不敢报也⑥。让谓密曰:“今资粮粗足,意欲还向瓦岗,公若不往,唯公所适,让从此别矣。”让帅辎重东引,密亦西行至康城,说下数城,大获资储。让寻悔⑦,复引兵从密。
【注释】
①牙:官署,营署。 ②部分:管理。 严整:严格。
③悉:全部。
颁赐:赏赐。 磨(huī)下:部下。
④陵辱:欺侮。
⑤威约:纪律,约束。有素:一贯。 ⑥报:报复。
⑦寻:不久。
【译文】
         翟让于是命令李密建立自己的营署,分别统领自己的部众,号称“蒲山公营”。李密管理严格,每当号令士卒,即使是在盛夏,士兵们就像背上负有霜雪那样不敢乱动。他生活俭朴,得到的金银珠宝,全部赏赐给部下,因此大家都乐意为他效力。李密部下的士兵经常被翟让的士兵欺负,因为一向纪律严明,不敢私自报复。翟让对李密说:“现在各种物资和粮草大体已经够用,我想回到瓦岗,你如果不想回去,那就听便了,我从此以后就与你分手了。”翟让带着辎重引兵回来,李密向西进军到康城,劝降了几座城池,得到了很多物资。翟让不久便后悔了,引兵回来与李密会合。
【读解】
         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支:一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二是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三是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瓦岗军先由翟让领导,因首先起义于瓦岗而得名。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在王伯当的引见下,李密参加了瓦岗起义军。在李密的参与下,瓦岗军迅速壮大,成为了反隋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从中国历史的一般情况来看,历代的农民起义如果缺乏有才干的知识分子的参加,大都会迅速遭到失败。这是因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大都没有什么文化,目光浅短,缺乏雄才大略。他们之所以发动起义,往往是由于饥寒所迫,为了活命求生而已,一旦小有成功,便被胜利冲昏头脑,好逸恶劳,贪困享受,结果丧失民心,众叛亲离,从而被敌人各个击破。但是,一旦有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参与,并得到起义领导人的信任和重用,能够参与重大的决策,其结果便大不一样,农民起义军便有可能最终夺取全国政杈,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知识分子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只能说是一个阶层。但却是社会上最不安分守纪的一个阶层。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阶层为谁所用,为谁服务。如果广大知识分子能为封建王朝所用,便能起到巩固封建政权的作用。如果政治腐败,大多数知识分子流落民间,不能为朝廷所用,他们中的许多人便会去投靠那些阴谋家、野心家,或者直接参加农民起义军,成为反对政府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历代的贤君明主,都懂得尽可能地扩大統治基础,大量网罗各种人才,让大批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为朝廷服务。唐太宗非常懂得这个道理,在他的统治期间,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把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了中央,加强了皇权,网罗了大批人才,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有一次唐太宗来到端门,看到新进去一个接着一个地走出门外,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唐人赵撰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清朝的历代皇帝也很懂这一点。除了继续实行科举制度外,康熙皇帝专门开设了博学鸿儒科,乾隆时改为博学宏词科,另外还增加了经济科、孝廉方正科。其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网罗散布在民间的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这既可以扩大统治阶级的官僚队伍,至少也减少了反对朝廷的潜在力量。清朝统治者还组织大量的知识分子编纂图书。康熙时修《明史》,从康熙到乾隆多次组织人员编写了不下二百余种书籍,其中最重要的有《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总之,让知识分子要么出来做官,要么有事可干,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统治经验。
         与此相反,隋炀帝是个地地道道的大笨蛋。他的腐朽的用人政策断送了广大知识分子仕途的道路,把知识分子驱赶到了他的对立面,这真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李密不正是先投靠野心家杨玄感,后来又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吗?李密本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才华出众。隋炀帝大业九年,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对隋炀帝的统治,李密成为杨玄感的谋主,曾经为杨玄感提出夺取隋朝江山的上、中、下三策。可惜杨玄感目光浅短,采用其下策,导致了反隋斗争的失败。自从李密投奔瓦岗军以后,给翟让出谋划策,瓦岗军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起义力量,完成了对隋朝东都包围的大好形势,从根本上动摇了隋炀帝的腐朽统治。李密的经历正好说明了上面所讲的道理。
         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翟让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勇敢善战,心胸开阔,因此深得人心,不少起义的首领和群众都纷纷前来投奔 他。自从翟让结识李密以后,自认为才能不如李密,心甘情愿地把瓦岗军的领导权拱手让给了李密,自己反倒居其下。这是何等的胸襟!可惜,所托非人,自己却终于被李密一伙人阴谋杀害!让贤避贤本来是一个人的美好品德,但是,对于所谓的“贤人”,一定要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不但要看他的才华和办事能力,更重要的还要看他的个人品德,看他是不是一个阴谋家、野心家。不然的话,不仅断送了正义的事业,自己也会惨遭这种人的毒手。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是人类所有丑恶行为中最使人恶心的行为。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多得来数不胜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切叛徒、“中山狼”都没有好下场。李密后来被王世充击败,投降了李渊。后来又想板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所杀。活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