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渭南 曹改良】原创//宝鸡!真值得一游

 汗滴化雨伴笔耕 2024-05-20 发布于陕西

   2024第140期总第2579期  


宝鸡!真值得一游

宝鸡,原在我心目中自认为是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地方。原因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赴甘肃从军的17年间,探家、出差,宝鸡都是往返必经的交通要冲,不知路过了多少回。但遗憾的是,由于军令如山,时间紧迫,从未下车逗留过。

这次战友聚会,旅游、聚餐,在宝鸡呆了将近三天时间,才使我有机会初步认识了宝鸡,并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要问印象如何,简言之,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由于多年来从事写作的习惯使然,临来之前,我曾做了一定的“功课”:浏览百度搜索,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这座古城有了一点了解。远在加拿大定居的弟弟,在省厅工作时曾多次到宝鸡公干,印象颇佳。也给我介绍了不少情况。因而使我对此行充满了期待。

如今的交通实在便捷,从渭南乘高铁一路西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地处关中平原西端的宝鸡市。由于当晚与分别40多年的战友们聚餐、热聊到深夜,急切的一睹宝鸡真容的安排只能推迟到次日。

11日一大早,我不到6点就早早起床,步出歇息的烽火宾馆大门,哇!烽火厂东西隔壁就分别是久负盛名的宝成航空仪表厂和长岭机器厂,原来这就是被宝鸡人称为“军工城”“小上海”的清姜工业区。

查资料得知,清姜路原为通往陕南、四川的一条古道,曾名马路街、姜城堡马路,因“军工城”拓宽,因路西清姜河命名。清姜离宝鸡市区2.5公里,各个军工厂的厂房是苏联人帮助设计的,清姜路使用的是苏联设计样本,笔直宽畅,有相当的前瞻性,现在还不落伍,路两旁的雪松高大挺拔。多为一抱多粗,宽阔的街道干净整洁,显示出这座工业重镇辉𤾗的过去。眼前的一切,使我油然对这座古城产生敬意。

在接下来的旅游过程中, 我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钓鱼台,五丈原,周公庙,泥塑村,青铜器博物馆,长乐塬抗战遗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宝鸡巿众多的旅游景点中只选择了很少一部分,但“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就很使我们震撼。

我也惊奇的发现,做为同处关中平原的渭南人,我们太愧对宝鸡了!在这块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神奇的宝地上,竟蕴藏着这么多丰富的宝藏,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一段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看中国,来宝鸡。”这是宝鸡市的宣传口号,此语,并非虚传。做为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是一块巨大的文化宝藏之地,无论是历史的厚重,还是风景的秀美,宝鸡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宝鸡,她是陕西的骄傲,更是中国的瑰宝。

从宝鸡返回渭南后,对宝鸡的回味与印象一直挥之不去,俗语云,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静思之,与笔者曾游历过的中外众多旅游热点之地相比,宝鸡市有着她独特的优势与特色:

宝鸡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这里有山,有水、有文化。厚重的历史文脉与磅礴的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里“古”“今”交织“、文”“武”并重“、山”“水”共融,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享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周礼之乡”等诸多美誉,是礼乐文明摇篮、德政思想之邦。

炎帝出生在宝鸡,宝鸡是当仁不让的华人老家。周王朝、秦王朝崛起于宝鸡,周公制礼,秦设郡县,是宝鸡对中华文明的最大贡献。青铜器承载着西周文明,召公、京当、南指挥、虢镇等许多地名成了历史的活化石,周公吐哺、愿者上钩、画地为牢、老当益壮、秦晋之好、乘龙快婿、暗渡陈仓等成语承载着宝鸡名人的故事。陇海铁路、“工合”运动、宝成铁路、“三线建设”、大关中副中心城市建设,宝鸡贡献可圈可点。陇州社火、凤翔泥塑,西凤酒、好猫烟、千阳剪纸、宝鸡制造、宝鸡技工,名不虚传。

宝鸡气候宜人,宜游宜居。宝鸡,森林覆盖率达56.04%,被誉为西北最宜居的城市。宝鸡城市的绿化,空气中的湿润度,在南方人的眼里,不像是中原,更像是南方的繁华市井,难怪有中国西部“小香港”之称。这样的称呼,有它的原因,夜晚十一点还在营业的公交,在很多非一线城市是很难遇见的。

宝鸡的一年四季皆可享受旅游之妙趣:春天在九龙山的温泉里,享受肌肤与水的曼妙交融;夏日炎炎,傍晚在联盟大桥的河滩,吹着习习的河风纳凉,与三俩好友叙旧言欢;秋天登高,在秦岭的主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感受秋高气爽,尽情拥抱大自然的峻秀与瑰丽;冬滑雪,在秦岭西部,北连秦川,南通巴蜀的鳌山之巅,一览雪景无遗,白皑皑山色连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引人折腰。

宝鸡美食品种众多,很有特色。宝鸡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宝鸡的十大家常菜,每一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品尝这些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的需求,更可以感受到宝鸡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岐山臊子面、扶风一口香、凤翔豆花泡馍、核桃油酥、洋芋搅团、血香面、炉齿面、荞面饸饹、浆水面、杆面皮这些著名美食,都是越吃越香,越吃越过瘾,越吃越想吃。

宝鸡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由于宝鸡地处内陆,旅游开发较晚. 没有滤镜,没有修饰,只有那种纯粹与自然。相较于那些声名远扬的旅游名城,宝鸡似乎显得有些低调。这里仿佛还未完全准备好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才在千篇一律的古城中显得尤为珍贵。她如同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它的独特魅力。等待着聆听她故事的人。

旅游是一味良药,最能给人疗伤。它可以带走内心的疲惫和焦虑,带来新的希望与活力。宝鸡这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她等待着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去探寻、去体验、去感悟。认识一下宝鸡、感受一下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真的是一件让人极易满足的事情。您心动并准备好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曹改良,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上过学,当过兵,从过政,但喜欢的还是读书、思考与写作。有数百万字作品见诸报刊、杂志与新媒体平台。《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汗滴化雨伴笔耕】关于开展“龙年送福利”活动的通知

【征文活动】关于开展“我和兔博士的故事”征文活动的通知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宗公平  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