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迁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挥手泪别,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

 大连北溟子 2024-05-20 发布于辽宁
迁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挥手泪别,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

引言

土耳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它的前身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首都,曾经是伊斯坦布尔,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地理重要、文化璀璨的城市,也是奥斯曼帝国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23年,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却决定将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到安卡拉,这是一座相对小而平凡的内陆城市,也是土耳其的革命摇篮。这一决定,引起了国内外的震惊和疑问,为什么土耳其要放弃伊斯坦布尔,转而选择安卡拉呢?这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呢?

本文将以故事的形式,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分析土耳其迁都安卡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它对土耳其未来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意义。

迁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挥手泪别,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

正文

一、伊斯坦布尔的辉煌与危机

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希腊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南岸建立了一个名为拜占庭的城邦。这个城邦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其改名为新罗马,并将其定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为了纪念君士坦丁一世,人们又称这座城市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两大洲的交界处,扼守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也是商业和军事的要地。君士坦丁堡的繁荣,吸引了无数的征服者的目光,但是它也有着坚固的城墙和勇敢的守卫者,使得它能够抵挡住各种侵略和围攻,成为了不可攻克的象征。

迁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挥手泪别,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它继承了罗马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又融合了希腊的语言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明。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的欧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基督教的中心和捍卫者,也是东西方交流和贸易的桥梁,它的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了亚洲和非洲。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是在公元6世纪,由贞德皇后和查士丁尼一世共同统治的时期,他们将帝国的领土扩展到了最大,包括了北非、意大利、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地。他们还对帝国的法律、行政、教育、艺术、建筑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使得拜占庭文明达到了顶峰。君士坦丁堡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最美丽、最文明的城市之一,它的人口超过了50万,它的建筑和壁画闻名于世,它的教堂和宫殿令人惊叹,它的图书馆和学院孕育了无数的学者和思想家,它的市场和港口吸引了无数的商人和旅行者。

然而,拜占庭帝国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从7世纪开始,它就面临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和挑战。首先是阿拉伯人的崛起,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以圣战的名义,向拜占庭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夺取了拜占庭在叙利亚、埃及、北非等地的领土,甚至还围攻过君士坦丁堡,虽然没有攻破,但是也给拜占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压力。其次是斯拉夫人的入侵,他们是欧洲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趁着拜占庭与阿拉伯人作战的时机,渡过多瑙河,占领了拜占庭在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威胁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安全。再次是突厥人的扩张,他们是中亚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也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11世纪建立了塞尔柱帝国,他们打败了拜占庭的军队,占领了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这是拜占庭的粮仓和人口基地,失去了这些地区,拜占庭的实力大幅下降。最后是十字军的出现,他们是欧洲的一些基督教国家,他们在教皇的号召下,组织了一系列的军事远征,目的是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但是他们在途中,也对拜占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掠夺,甚至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国,拜占庭帝国一度分裂为三个小国。

迁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挥手泪别,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

二、安卡拉的平凡与崛起

安卡拉的历史,相比之下,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安卡拉的名字,源于安纳托利亚的一个古老部落,叫做安卡里。这个部落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从欧洲迁移到了小亚细亚,定居在安卡拉附近的一个高原上。这个高原被称为加拉提亚,意思是“高卢人的土地”,因为这里曾经是高卢人的一个殖民地。安卡里部落与高卢人和其他部落相互往来,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安卡拉的地理位置,虽然不如伊斯坦布尔那样重要,但也有其优势。它位于小亚细亚的中心,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区域。安卡拉的历史,也有过一些辉煌的时刻。公元前3世纪,安卡拉成为了加拉提亚王国的首都,这个王国曾经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一个盟友,也曾经与罗马帝国发生过战争。公元前25年,安卡拉被罗马帝国吞并,成为了罗马的一个省份,也是罗马在小亚细亚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公元前6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在安卡拉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他的政治遗嘱,被称为“奥古斯都神圣事迹碑”。

这块石碑,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安卡拉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公元4世纪,安卡拉成为了基督教的一个重要中心,也是一个重要的主教区。公元7世纪,安卡拉被阿拉伯人占领,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一个城市。公元9世纪,安卡拉被拜占庭帝国收复,重新成为了基督教的一个城市。公元11世纪,安卡拉被塞尔柱突厥人占领,成为了塞尔柱帝国的一个省份。公元14世纪,安卡拉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份。

公元16世纪,安卡拉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驿站,也是羊毛和安卡拉猫的主要产地。公元18世纪,安卡拉的商业地位逐渐衰落,因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下降,也因为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公元19世纪,安卡拉成为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人口不足3万,经济几乎停滞,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恶劣,文化教育匮乏。公元20世纪初,安卡拉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1919年,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被协约国强迫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割让了大部分的领土,包括伊斯坦布尔和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这一条约引发了土耳其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发动了土耳其独立战争,与协约国和希腊等国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安卡拉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1919年12月,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选择了安卡拉作为他们的革命总部,因为安卡拉的地理位置相对安全,也便于与各地的抵抗力量联系。1920年4月,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召开,宣布成立土耳其民族政府,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协约国的条约,决心为土耳其的独立和统一而战。1920年10月,土耳其军队在安卡拉附近的库塔希亚战役中,击败了希腊军队,挽回了战局的颓势,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迁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挥手泪别,是土耳其的无奈还是明智之举

1922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安卡拉附近的达德勒尔战役中,彻底击溃了希腊军队,迫使希腊军队撤出小亚细亚,结束了希土战争。1922年11月,土耳其军队进入伊斯坦布尔,结束了协约国的占领,恢复了土耳其的主权。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和希腊等国,在瑞士的洛桑签订了《洛桑和约》,正式承认了土耳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废除了《色佛尔条约》的所有条款,结束了土耳其独立战争。

1923年10月,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通过了宪法,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选举凯末尔为第一任总统,确定安卡拉为首都,放弃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地位。安卡拉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一跃成为了一个革命的摇篮,一个独立的象征,一个共和的核心。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安卡拉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为了适应首都的新角色,安卡拉迅速扩张和发展,建立了新的政府机构,新的交通网络,新的教育系统,新的文化设施,新的工业区,新的住宅区,新的公园和广场。安卡拉的人口也迅速增加,从1923年的不足3万,增加到了1935年的10万,到了1950年的22万,到了1970年的75万,到了1990年的250万,到了2020年的600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