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清风细雨hans 2024-05-20 发布于河南

三个专业从名字上看起来区别不大,并且都属于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均偏重于电子硬件的研发与生产等,但是从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方向及岗位上来看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专业发展历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是原来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后改成称无线电元件与材料专业,再后来合并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物理电子技术等专业。它的研究方向偏重于研发制造晶体管、电容、电阻、半导体分立器件、电源、开关、电子变压器、继电器、电路板、电子胶、印刷电路用的基材基板等。所有这些都属于硬件系列。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1985年以前叫作雷达专业,就是原来搞无线电通信的。该专业包括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工程以及摄影测量等多个专业的复合体。

该类专业软硬件兼有,但相对来说更加偏重于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如雷达、导航仪、手机、广播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则是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微电子、自动化、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在1958年叫做无线电物理专业,后来合并了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路等。这类专业偏重于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人脸识别等硬件产品的整体设计与开发生产等。

课程内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是偏向于电子元器件,也就是光电子、微电子。因为光电的基础是量子力学,所以基础课电子科学于技术也都要学量子力学。 

电子信息工程,偏重于信息,也就是电磁波、电路。学习硬件电路,软件编程,主要是对电磁场要求很高。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于一体,这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三大知识板块。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知识结构上更显得宏大一些。故而除了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为各类硬件设备“量身”开发软件外,还可以在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后,主持策划一些大的系统开发。  

可以说,这个专业很热,但学起来也是比较辛苦的,因为要掌握知识都是新东西,更是与时俱进、时常更新的技术含量很高的新东西。学这个专业,要有“钻劲”,课上课余都置身其中,才能“泡”出真才实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着重点自然在于“电子”。 该类毕业生因此也偏重于微电子、电路设计、电子零件等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岗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中生命力最强的,它的知识更新不如前两者快,持久而弥新,在制造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各类争相走智能化道路的家电,都把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视为镇企之宝。计算机硬件开发、电路设计工程师是这个专业的标志性职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对电子、信息、计算机三大领域实行“通吃”,电子方面,可做电路设计工程师,有线无线都能上手;信息方面,可做电路设计工程师;计算机方面,搞软硬件开发都在行。 

这三类专业对外语、物理和数学以及动手能力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均属于热门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大且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所以在各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