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经典 入门书籍粹言

 耕田的山里人 2024-05-20 发布于福建

风水经典      入门书籍粹言

耕田的山里人

风水能沿续二千多年,存在就是理由,说明其有存在的根基和意义。

传统文化多数都是模糊学说,有一定的经验成分,确实存在一定的规律,但是结果都有模糊的特征。

比如中医把脉,其原理玄妙,虽很难精准确定位疾病,但中药调治却有很大价值;传统武术也是,说法也玄妙,有师承的苦炼,确实有超于常人的格斗能力。

风水也是如此,很难精准定位贫富贵贱,但是依靠风水法则选择住宅、选择墓地,常常为后代或者家人带来一定的好处,这也是历史见证的经验。存在一定的规律,但是这个规律与实际效果,并不是百分百的直接关联,常常是比较模糊的。

故,风水与所有传统化一样都属于模糊学说,并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精准,那么神奇,但是也不能因为模糊就否定他的存在。

【风水存在的土壤】

(清)叶九升在《地理大成·山法全书》序中写到:“地理之学有二:一曰地利,一曰地脉。地利者,审山川之险易,设关梁以立国,察道里之迂宜远近,以出入而行师,度乃地之高卑以疏凿而灌溉。若地脉之学则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大而建都立邦,小而卜宅营葬,以召吉迎祥也。是推历、地利二者皆所以厚民生,而步象、地脉二者则所以趋吉避凶也”。叶九升言,堪舆于国家社稷之关系、利用之重大。

朱文公曰:“通天地人曰儒,地理之学虽一艺,然上以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其为事亦重矣!亲之生身体发肤,皆当保忧。况亲之没也,奉亲之体。厝诸地,固乃付之庸师俗巫,使父母体魄不得其安,则孝安在哉?故古贤垂训,一其宅兆而安厝之,卜之而求安,圣人之意深远如此,而为人子者,目不阅地理之书、心不念父母之体,苟然窀穸,则与委而弃诸沟壑者何以异?故为人子者,医药地理之书不可不知也。”夫医药者,养其生,地理者,善其终,是二者乃养生送死,孝亲之大者也。百善孝为先,故古之圣贤于治经研理之暇,亦谆谆于此焉。

【风水学说的由始】

风水学溯自三代、秦、汉、两晋。

山河两戒,列宿分张,九星变化;

五吉钟灵,历历可见,应如桴鼓。其说有二:

曰峦头,论山川形势以察生气,乃地学之体;

曰理气,言元运方位以看应验,乃地学之用。

体用兼得,效验如神。

理气分天星、三元、三合、纳甲、玄空等等,流派竞出,传诀者不传书、传书者不传诀,故世谓“理气无真书”。

峦头之书,汉魏以来,传世者多如过江之鲫,优劣杂陈,世谓“峦头无伪书”。

然,山川之形象因可亟目力之巧以望之,人人能及;山川之性情则耑赖慧心以会之,非人人能迨,故传世峦头书籍亦自有蓬麻菁芜之别。

叶九升曰:“一部地理书在案头,人观之,皆以为地理书也,不知内中之书有三种:一种是地仙做者;一种是文儒做者;一种是俗巫做者。

俗巫之书,鄙俚浅陋,内多祸福之句一此人一见而知其庸下者也;

文儒之书,从想当然得,想得天地大理当是如此一一龙必是中抽、穴必是包藏、土必是五色、穴必是环抱、水必是弯弓、朝对必是端庄,如此者为真龙、真穴。于是,明窗下伸手疾书,其理条贯、其言明畅,句句合读者之心,且无难解之辞、深晦之义,令人读之不肯去手,但用此入山步龙、寻龙点穴,则山川如此,与彼议论,毫不相像,一无可用也。若欲人前显学识高,坐于大堂广厦之下,高谈堪舆,侃侃议论,则此书甚宜。不必更读难读之书,若真欲入山寻龙点穴,认真去做,则此种书当置之高阁。请去读无味易厌之书;

地仙之书,从阅历得,自有实见,心有其悟,了明山川之真情性、结作之真关窍。其语句皆从真知灼见中流出,写山水难写之情性、描峦头难描之形态者。以此未免文辞深奥而难解,义理高妙而不近情,读之难得其味,极能令人生厌,即使发愤去读,数页之后,呵欠频频来矣!顾妙则妙矣!

【风水学说的由始】

俗语云:“明师山上成。”习地理,除慎重选读优良峦头、理气书籍之外,尤须临场考验,到现场去,实际接触户外山水、求证宅、墓兴败原因。历练越多,越能心领神会,乃得内无惑思、外无掣疑。

蒋云庵《地理正宗·六部小叙》云:“地理之学必须见闻两到:悉书义而不登山水则眼界不明,登山水而不悉书义则心无张本,书义融化、山水会通,龙之变态,过目洞然。”

风水学范畴若大海浩瀚无涯,吾人之生命短促,以有涯之生命追求无涯之学术,直如梦魇,必有捷径,始得以致之。

【风水学说的书籍】

峦头、理气之书,古人著作,众矣!美矣!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8、《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9、《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0、《辟径集》 李默斋著

11、《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2、《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3、《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14、《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15、《地理全书》 刘伯温著

1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1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

1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著

19、《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20、《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21、《撼龙经》 杨筠松著

22、《疑龙经》 杨筠松著

23、《泄天机》 廖禹著

24、《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25、《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26、《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27、《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理气说派

粗略统计一下,太多了……

(一)郭杨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二)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三)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四)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4、《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5、《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6、《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7、《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五)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六)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心水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4、《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5、《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6、《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7、《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8、《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29、《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0、《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七)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八)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九)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一)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二)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三)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    ……

众多,不列举了……

古笈之优点在于内容袤美精辟,文辞富丽典雅,缺点在于行文不分段落、无标点,多冷僻、样误之字眼,附图或模糊不清、或传绘讹误,皆为现代研习之障碍。

附:风水入门十大名著

1、《宅经》:又称《黄帝宅经》,相传为黄帝所著,讨论了人与住宅、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提出“宅为阴阳枢纽”的观点,将住宅分为“阳宅”与“阴宅”两类。

2、《葬经》:又名《葬书》,由西晋郭璞所著,奠定了中国风水学中“葬乘生气”的学说基础,郭璞被视为风水学的鼻祖。

3、《撼龙经》:唐代杨筠松所著,详细介绍了如何寻找龙脉以及如何选择福地,被视为风水学“形法派”的经典著作。

4、《催官篇》:宋代赖布衣所写,继承并总结了古代地理学和风水学说的精华,提出了祸福相依的理论。

5、《雪心赋》:唐代诗人卜应天所著,详细论述了五行相生相克和吉凶相变,是中国堪舆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6、《博山篇》:唐末五代风水学大师黄妙应所著,深入分析了风水学要素“龙”、“沙”、“洞”、“水”、“明堂”等对人福禄的重要影响。

7、《葬经翼》:明代缪希雍编著,将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步骤引入风水理论,提升了风水学的理论体系。

8、《穷通宝鉴》:以命理为主的风水学书籍,通过八字等命理信息推断吉凶祸福。

9、《疑龙经》:与《撼龙经》相辅相成的风水学书籍,共同讨论如何通过观察地理环境判断风水好坏。

10、《中国罗盘四十九层详解》:介绍罗盘使用的风水学书籍,详细解释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