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标志物解读,别只知道 BNP!

 张逸i5fwigtd0s 2024-05-20 发布于上海

随着实验室检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敏感而特异的心脏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掌握这些标志物的各自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合理高效地做出诊断并进行治疗。故本文汇总整理常用心脏标志物及其意义,与大家共同学习

心脏标志物分类

心脏标志物实验室检测大概分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功能标志物、血管炎性标志物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等。

心脏标志物解读,别只知道 BNP!

1

心肌损伤标志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这些标志物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心肌发生坏死后释放入血,帮助诊断[1]。

1)肌钙蛋白 I(cTNI)和肌钙蛋白 T(cTNT)

肌钙蛋白(cTN)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中细肌丝上的调节收缩蛋白,主要由 cTNI、cTNC、cTNT 三个亚单位组成。

cTNI 是心肌的特有抗原,对于心肌损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当心肌损伤时,cTNI 快速入血,cTNI 水平 3~5 小时升高,12~24 小时达高峰,5~10 天后降至正常;

cTNT 是 92%~98% 存在于心肌收缩单位的细肌丝中,急性心肌梗死时细肌丝降解,cTNT 释放,其水平 2~8 小时升高,12~24 小时达高峰,血中维持 14 天左右。

cTN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取代 CK-MB 成为新的诊断标准。

2)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CK)存在于人体心脏、骨骼肌及脑组织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横纹肌中含量丰富,其次为心肌、脑、神经组织和平滑肌。急性心肌梗死时总 CK 在梗死 4~6 小时升高,24 小时达峰值,3~4 天恢复正常。

CK-MB 为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急性心肌梗死时 3~8 小时开始升高,16~24 小时达峰值,3 天后恢复正常。CK-MB 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其特征性的动态演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3)肌红蛋白(myoglobin,MYO)

肌红蛋白是一种含血红素的呼吸蛋白质,心肌细胞中含量丰富,心肌坏死后迅速释放,1~2 小时开始升高,6~9 小时达峰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尤其是 6~12 小时阴性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排除诊断依据有很好的作用。

小 结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cTNI 由于在心肌中无其他亚型存在,是一种理想的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ESC 2018 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中强调,检测到 cTN 升高和(或)回落,至少有一项 cTN 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URL)第 99 百分数即可诊断心肌损伤,并强调动态监测,以区分急性心肌损伤(cTN 存在升高和/或下降过程)和慢性心肌损伤(cTN 持续升高)[2]。

如心力衰竭时也存在持续性心肌损伤,cTN 也会升高[3]。在实际操作中,cTNI 和 cTNT 只需开展一项即可,目前 cTN 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首选标志物,并为危险分层提供信息。

但需注意,并不是 cTN 升高就一定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还需要结合症状、病史、心电图、查体及其他辅助检查等指标。

2

心脏功能标志物

心脏标志物解读,别只知道 BNP!

B 型利钠肽(BNP)又称脑钠肽,主要由心室分泌,起到扩张血管、排钠排水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文献证实 BNP 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和评价心脏功能的「金指标」[4],尤其是区别心源性心力衰竭和肺源性心力衰竭,BNP 阴性可以用于排除左心室心力衰竭的诊断。

而且其水平高低可以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是严重心力衰竭 1 年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 BNP 激素原(proBNP)分裂后无活性的 N 端片段,主要在心室细胞前后负荷增加时分泌。

BNP 和 NT-proBNP 均是急慢性心力衰竭很好的诊断标志物,并可用于危险分层[5]。BNP < 100 ng/L 或 NT-proBNP 小于 300 ng/L 为排除急性心力衰竭的切点;而当 NT-proBNP > 5000 ng/L 提示心衰患者短期死亡风险较高,> 1000 ng/L 提示长期死亡风险较高。

NT-proBNP 应根据年龄和肾功不全分层如下表。

心脏标志物解读,别只知道 BNP!

两者在临床中需要互相配合,切勿以偏概全。

3血管炎性标志物

1)C 反应蛋白(CRP)和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

CRP 无特异性,是全身炎症的主要标志。个体的 CRP 基础水平和未来心血管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CRP 水平与一些传统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指标(如年龄、吸烟、胆固醇水平、血压等)没有直接关系。CRP 可增加血脂监测、代谢综合征和 Framingham 危险评分的预后价值。

由于健康人体 CRP 含量较低,因此筛查应该采用高敏感的检测方法(high sensitive CRP,hs-CRP),hs-CRP 可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6]。

心脏标志物解读,别只知道 BNP!

2)髓过氧化酶(myeloperpxidase,MPO)

MPO 又称过氧化物酶,是血管炎症的指标,能够预测健康人群未来冠心病的发生,早期发现亚健康人群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性,判断冠心病患者 6 个月内心肌梗死的风险。

MPO 表达和活性增加早于 cTNT 和 CK-MB,甚至在患者发生胸痛的 2 小时内其水平明显升高,是预测 ACS 的重要指标。

在心衰的病例中发现,MPO 与 NYHA 分期和舒张功能障碍呈正相关,MPO 水平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MPO 升高可能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血浆 MPO 水平与心衰的患病率密切且独立相关,能以 72% 的敏感性和 77% 的特异性识别心衰患者[7]。

4心脏纤维化标志物

1)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

sST2 是白介素 1(IL-1)家族受体中的一员,IL-33 可与 sST2 结合,通过拮抗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起到心脏保护的作用,因此 sST2 可作为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sST2 主要用于利尿钠肽的附加风险分层。sST2 ≤ 35 ng/mL,较高者 1 年内死亡率、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风险升高,且与射血分数无关。

sST2 是急性心衰全程预后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且不受肾功能不全的影响[8]。

2)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

Gal-3 是一种可溶性的 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广泛分布在心、肾、肝、肺及肠道等组织器官中,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中高度表达。具有炎症应答、免疫应答、参与纤维化过程的生物学功能。用以考虑附加风险分层,非心脏中特异性表达的标记。

Gal-3 ≤ 17.8 ng/mL,Gal-3 水平的增加与新发心衰的风险增加相关,Gal-3 在考虑肾功能、NT-proBNP 和左室射血分数等因素后也可预测全因死亡率。

Gal-3 可能是心肌纤维化的上游原因,而不是下游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可导致心肌纤维化的进展[8]。

目前心脏标志物方向进展迅速,还有很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标志物如 MMP、miRNA 标志物等,希望在未来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精准诊断和治疗贡献力量。

转自:丁香园呼吸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