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往事|每一个同龄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心理归属,TA叫人民公园……

 新用户0197U6Ep 2024-05-20 发布于北京


疫情期间,学友叫写的,偶尔翻了出来,还挺让人感念的……

‍‍‍‍‍‍‍

宝鸡人民公园|心情复杂到无敌的童年记忆 

在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里,必有一座当地的人民公园;

在每一座当地的人民公园中,必有一段自己的游园时光。

但我总觉得,对于我们那拨70后的厂矿子弟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宝鸡人民公园,之于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与众不同及五味杂陈。



首先,当时的宝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动物园。对,您没看错,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至少是在我完全离开这座城市之前,没有。但是,宝鸡人民公园有动物园区,且各种各样的动物委实不少。因此逛公园同时就等于是把动物园也逛了。注意,不用另交钱。

其次,要玩旋转飞机、电动小车、小型过山车等带点声光电的游艺项目也只能是这里,城里别的地方,除了少年宫还是某地,我印象中我玩过一次模拟太空船外,真的是别无他处了。

当然,这两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最主要,最最重要,也是最最关键的一点,在我们那拨厂矿子弟的尘封记忆深处,公园永远是和春游划等号的。这才是其最为与众不同之处。

很多朋友会说,这有什么的啊。我们那里,小时候春游也去人民公园啊。

但我总觉得还是有些不同。因为我们是从幼儿园春游就基本都是去人民公园。除了某一次好像是去了河滨公园(更像是个休闲广场),初三毕业那年去了钓鱼台,其他,每一年,每一次,包括中间还有的几次游园活动,全部去的都是人民公园。

现在回想起来,最有意思的是,每次春游前,学校都要“故弄玄虚”一番,让你猜猜猜,甚至给你无限的希望----听说这次终于不去人民公园了,听说要去XXXX。。。

每次一到临界点时,就是各种流言满天飞,渠道又各有不同。连老师们都跟着一起神秘兮兮起来。让我们燃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但到最后,在离春游日最近的那次周一晨会上,校长在学校二楼的教导处,隔着玻璃窗的大话筒前大声宣布答案时,你可以想见,整个后操场,七八百名学生真的是哀叹一片,此起彼伏。“又是去公园啊,唉。。。”声音简直要把后操场大喇叭的校长训话声淹没了。甚至有几次,有些团团伙伙发出了“再去公园,抵制春游”的呼喊,但有意思的是,每逢此时,老师们也多半不像往常一样会弹压地面,反倒是任由学生长吁短叹,且大都暗自微笑或相互耳语,大概也是在表达对学生的理解与同情吧。

当时,我们确实不能理解一个厂矿企业的子校,要申请调用厂里的大小车辆有多么的困难。两辆大轿车每个工作日都是要来回接送厂里的高中生子弟去市里上下学的,同时还要接送在厂家属区之外的职工上下班的,确实腾不出空来;

但现在回想起来,又是另一种不理解:那叔叔阿姨们、师哥师姐们,为了我们一年就这么一天(其实都不到一天)的哈皮,你们就“牺牲”一次,自己挤公共汽车,都不行啊?

说归说,做归做。真正到了春游去公园的那天,各个都还是喜笑颜开,兴高采烈的。这从春游前一晚对本地天空预报的异常关注就已是显露无遗了。

人民公园的逛园流程虽然并无人为规定,但已经是非常套路了。有几个环节必不可少。

其一,当然是下了车,先在公园门口或入门的花坛处集体合影;

其二,快到中午时,班里会拿出班费给每个同学来一根冰棍或一瓶桔子汽水;

其三,动物园的游玩通常是老师带队。比如投喂羚羊、比如手绢调戏孔雀开屏、比如面包雨攻击猴山什么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黑熊。只有三肢,左前臂还是右前臂是没有的。但似乎又不像是残肢。因为肩膀之下的皮毛光滑平整,每次我们去游园,必要给它喂点儿吃的,它的目光特别的温柔,让人至今记忆犹新。三十多年过去了,想来早已不在了。。。

其四,低年级时,是包一个游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带队,绕湖一圈;高年级时,是几个好朋友凑钱包一条船,划桨泛舟一小时;也有四个人租一个脚踏船的,好像价格要稍贵些;

其五,中午的会餐,就是团团伙伙三五成帮,把自己家带来的吃喝用度全拿出来,直接坐在草地上,开吃开喝;那个时候真的不讲攀比,也没有人不好意思,反正一古脑的拿出来,大家伙吃伙喝,不分彼此。太阳锅巴、卜卜星、话梅、杏肉、动物饼干、威化饼干、午餐肉,鹌鹑蛋就是稀罕物了。那时还不流行带方便面和酸奶,八宝粥也没有,便携食品是少之又少。但大家都吃得很香;

其六,下午出园时,必要在公园门口的小摊上,来一碗醋溜凉粉,虽然伴着摊主老爷爷的黑手和路边飞扬的尘土,但看着洁白的凉粉圆堆在老爷爷凉粉刮子左三圈右三圈的旋转之下,一条条洁白微透的粉条便盛于碗中,佐以火红的辣油,也是很难挡得住诱惑。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吃着,同学在接我们的大轿车上故意使坏大喊着:“你还在吃啊,车要开啦”。我又舍不得,只好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一通狼吞虎咽,差点噎得我背过气去。

记得最后一次去人民公园,新增了一个什么聊斋迷宫,但已经需要另收钱了。有些同学好奇心极盛,纷纷入内一观。出来后则十分沮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同学对我们说:“快出来时,感觉特没意思,我说了句,没劲,都是假的。结果幔帐后面传出人声---是的,都是假的”。大家直接都笑喷了。

其实,把幼儿园的中班,大班算上,再加上子弟学校的九年,也不过是十一次。这里面还要刨掉一次初三去了钓鱼台,还有一两次去了河滨公园,真正的公园春游也不过就是八九次吧。但为什么总会让人感觉===怎么老是去公园啊?

说来说去,还是当时适合集体游玩的地方实在是太少。去看动物,得去公园;去游艺,得去公园;带孩子,去公园;来亲戚了,去公园;照相,去公园;划船,去公园。这还不包括时不时的写作文、过六一,还是去公园。

对了,据有些同学反映,后来上了高中,有些高中学校组织的春游,有几次也仍然是人民公园。所以,也难怪了。。。

人民公园,成了一段时间之内,唯一可去之处。这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也许是去的次数多了,就麻木不仁了。所以,尽管人人家里的相册里,必有几十张是关于人民公园的青春映像,但具体的公园细节反倒是大半空白了。

如今,要我回忆曾经的公园记忆,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剩一件事了。某次,和父母、大哥,一家四口在人民公园的湖上划船,结果突然,船怎么也动弹不得。急得人手足无措,大概是连岸上的游客也看出端倪了,对着我们指指点点。后来,还是老爸脑子转得快,他判断可能是船底“骑”到一根隐藏在水下的木桩上了,所以船被顶起来了,这才来回打转转。于是,他叫我和哥哥轻轻的往船的一头集中,船身微微的一侧,终于从木桩截面上滑了下来,船又能动了。

前一两年,我给父亲提及此事,他居然也记得,而且还面有得意之色,哈哈。

这恐怕算是我对人民公园的唯一细节回忆了。

以下是当年的一些老照片,愿本城的同龄朋友能找回些许的童年回忆。。。


+++++++++++++

+++++++++++++

期待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近期情况如下===

1、《童话往事》两卷函套套装一印二版清库中(345元包邮);

2、国民版”熊猫果壳箱“五月可以补货了

3、《西游记四十周年》售后结束,修订开始;

4、《克塞号三十五周年》初稿接近收尾了;

5、《侏罗纪公园+世界》首映三十周年视觉史五月众筹;

6、《正大剧场三十五周年》即将送审;

7、《圣斗士之动画小宇宙》众筹准备中;

8、《电玩往事》两卷本众筹加速上线中。


1

END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