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

 liyh65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大家好!我是王金城!

这是2016年3月份的文章,最近又有不少朋友问起这个问题,我再发一遍。我的观点不变,但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有了更好的路径。

  • 朋友问: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

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学(来源于任启松老师的网上说话)。任启松老师的原话:

一、杂书勿看,先以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搭个骨架。先背颂四圣心源,再背颂长沙药解,小病就可以上手了,先宗一家之言,以一龙治水,则天下无旱。为什么最先仅读黄元御,因为在仲景的后视镜内,只有黄元御一人。

二、再对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下手,拿出考研冲刺的猛劲来。要烂熟於口,慢慢消化,并将四圣心源融会进去,建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谁都打不进来。

三、再读素问、难经、灵枢及黄元御解,奠一个深而宽广厚的基础,这样就可起万丈高楼。

四、道德经仅五千文,来回多耙几次,将历代老解都看看。去名相,去二元对立,建立象的概念,执大象,天下往。学会守静。观复,建立一气流行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

五、易学。拙文先天横图稍有点滴心得,可拿来作垫脚石。玩味八个基本卦象,用一元盈缩,一气流行串起来,则中医生理[载营魄抱一]可全部显现。

六、郑寿全的不朽功勋在于已悟到一元盈缩及一点元阳真种子,这是除黄元御外,建安以后无人可及的。但初学抚得龙泉。湛卢,易一头扎进四逆汤中。

七、其它医书,但观其方。论坛理法方论中病情辩析,老朽在此恭侯各位。

我认可这些话,也计划按照去做。我的解读如下:

(1)  首先看《四圣心源》、《长沙药解》,这样就可以上手治小病了。

(2)  然后看《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并将《四圣心源》融会进来,就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了。

(3)  然后看《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奠定一个深、广、厚的基础。

(4)  接下来要看《道德经》,要去名相,去二元对立,建立“象”的概念。以象的概念建立一气周流之概念。

(5)  最后要看《易经》,玩味八个基本卦象,用一气盈缩、一气周流将其串起来,理解“载营魄抱一”。

(6)  其它医书,但观其方。

中医门派太多,以上观点仅仅是我个人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对旧文的补充信息如下:

以上学习路径可以参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门槛还是太高。别的不说,光是对古文的理解,就是已经多数人的障碍。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思考,架构师思维让我理论阐述方式上进一步创新,我们最终构建了一个名为“1264科学解”的中医理论科学新阐述,这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容易被多数人掌握的中医学习方法论。(点击跳转)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中医学习的门槛,供大家参考。

  •  朋友问:经常听到“中医包治百病”的说法,你是怎么看的?

经常有碰到问这样问题的朋友,我的答复如下:

(1)  先说一个典故。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2)  扁鹊自己都说,我不能包治百病而让“死人”复生,我只是让那些虽然生病但不至于死的人确确实实得活下来。这说明包治百病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身体若坏到一定程度,是不能被治好了。在《黄元御医学全书中》出现“死不治”字样多达八十多处。

(3)  扁鹊都只能让那些虽然生病但是不至于死的人,通过医疗手段,让他确确实实身体不会继续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并慢慢获得恢复。

  •  朋友问:比如骨折了,是找西医还是找中医?

我的答复如下:

(1)  我们要先理解一下西医、中医、佛学处理问题的立场、角度与方法。

(2)  西医处理问题的角度是从有形的“质”的角度出发。骨折了,要用最精密的仪器探测骨折的形状,用最精确的方式恢复它。发烧了,要用最简明有效的方式降低体温。

(3) 中医处理问题的角度是从无形的“能量”、“气”的角度出发。同样是发烧,中医必须理解发烧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能量周流到上面之后,降不下来了,堵在上面了,从而导致发烧。而为什么降不下来,有很多原因,有时候是因为过于饱食(这时候需要化解饱食),有时候是因为中气虚寒导致。

(4)  佛学处理问题的角度是从“心”的角度。佛学的更高层次我还不懂,从中医角度理解,“心”是属于“神”的层次,中医也有涉及部分,暂时就不说了。

(5)  综上所述,如果骨折了,大部分情况下赶紧找西医吧。当然,中医还有一个分支“正骨”,也经常有神奇效果,但是这类医生往往比较难碰到。中医还有一些验方对骨折之后的修复有很大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