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附语音)

 为什么73 2024-05-20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4-05-19 08:01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千一百零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幹,不得臥也。”——《黃帝內經·熱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我们先来看原文∶“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这一段是接前文,就是伤寒一日之后的伤寒二日,二日传到了阳明,这里边的次序需要说一下,若是按照《伤寒论》的顺序是第二层次,也就第二阶段是传到少阳,但是《黄帝内经》的顺序是第二日,也就是第二阶段传到阳明。总而言之,无论是阳明还是少阳,这都属于三阳经,在这块咱们不必纠结。

总而言之就是第二个阶段到了阳明经了,我们先翻译一下这段话的整体意思,也就是说到了第二日的时候,伤寒之邪,也就是外来的热病的邪气,第二阶段传到了阳明经,阳明经是主肉的,也就是我们都知道脾胃主肌肉的意思,它的脉是“夹鼻络于目”,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是沿着鼻,然后通于眼睛,所以身热,其中一个症状就是阳明受邪之后身体会发热,就是出现发烧的情况。张景岳注解∶“伤寒多发热,而独此云身热者,盖阳明主肌肉,身热尤甚也”,这个地方大家注意,伤寒三日,然后四日、五日、六日这些阶段,《黄帝内经》的描述里边没有发热,但实际已经包含了发热,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就是伤寒导致身体发热的这样一个情况。

为什么其他那几个经不强调只强调阳明经呢?张景岳就认为是阳明主肌肉,身热尤甚也,也就是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所以身体发热这种症状尤为深重。因为阳明主肌肉,所以说身热,用手一按还烫手,而且越按越热,会出现这种症状。

接下来就是“目痛鼻干,不得卧也”,目痛,因为阳明经的发热与经络循行有关系,这个地方就是在鼻翼两侧,经络是内通于眼睛的,所以阳明一发热的话,眼睛也跟着疼,鼻子也跟着干。不得卧什么意思呢?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就是因为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胃腑,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就是不得安卧,就是躺下去睡不着,翻来覆去的。《素问》还有一篇叫《逆调论》,这里面说“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其实讲的是一个道理,就是阳明的发热,伤寒传到了阳明经,这个人就会目痛鼻干,而且不得卧,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然后在床上也躺不住,症状比较的明显,而且他的身热会比较重,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边的这个意思。

我们从这里就知道足阳明胃经自古以来的医家都非常重视,为什么重视呢?因为他多气多血,大家还记得《上古天真论》里边讲“女子五七,足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也就是女子三十五岁的时候,也就是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经络之气不足,脸开始发黄,面始焦,就是皮肤开始松弛,面色开始发黄,不像年轻的时候皮肤很紧致,很光亮,很饱满,皮肤还又白又红润。过了五七三十五岁之后,因为阳明多气多血的气血不足了,脸色开始发黄,开始掉头发,这都是气血不足的一个表现。

所以古人很重视阳明,为什么重视阳明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在身体上来讲,主要所应的是阳明经和足太阴脾经,比如说针灸或者是拔罐、刮痧,很少会用到。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但是足阳明胃经我们经常会用到,你像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大家都非常熟悉,知名度非常高,足三里穴就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这个穴位古人认为就可以强壮身体,叫强壮穴,有很好的补养元气,补气血,增强免疫力,增强正气这样一个功效。这就是足阳明胃经伤寒二日所出现的情况,这是《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未完待续)



学了彭鑫博士今天讲的课程之后,相信您对《黄帝内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做一个答题互动,测一下您的学习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千一百零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推荐阅读

关注「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公众微信号,回复数字 2024,查看热门阅读集结 .

[附语音]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

[附语音]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

[附语音]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

[国新办]中医学博士彭鑫:中西医终极的结合点就在临床一线

[清华大学]彭鑫博士公益讲座——彭祖养生思想的现代启示

[视频]八段锦全集养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礼

[视频]漩涡汇聚能量:升清降浊走圈法

[视频]彭鑫博士座客央视——如何给宝宝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阳生,正确的养生方法是这样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寿:心胸豁达是养生第一理念

人划线

,
选择留言身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