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白药,谁说了算?

 节点财经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文 / 三生

擅长疗伤止血的云南白药,这次也“受伤”了。

近日,据经济观察网等媒体报道,云南白药原董事长王明辉、原首席运营官尹品耀、原首席销售官王锦、原首席人力资源官余娟、原董事杨昌红等5位前高管,目前因涉及同一事项先后被纪委监委部门带走调查。

不仅如此,从5月8日至5月16日,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前福建首富、新华都实控人、云南白药董事陈发树被传也涉入王明辉等人一案。

对于云南白药来说,这一事件给刚刚好转的业绩报表蒙上了一层阴影。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报显示,云南白药去年总营收达391.11亿元,同比增长7.19%;归母净利润达40.94亿元,同比增长36.41%。前两年云南白药的业绩表现不佳,2023年的这份成绩单算得上是一针强心剂。 

但是,王明辉等人被带走,陈发树陷入“失联”传言,让外界对云南白药的未来充满疑问。因为王明辉和陈发树这两个人,对云南白药来说都太重要了。

 高层“大换血”,出事的前兆?

先说王明辉。在云南白药的发展史上,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999年,王明辉从昆明制药厂销售副总裁的位子上调入云南白药,2004年正式出任董事长,掌舵云南白药的时间长达19年。

正是在王明辉的治下,云南白药一路成长为千亿中药巨头,外界熟知的云南白药创可贴、牙膏等都是其主导下的产品。

2001年云南白药创可贴上市,当年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给云南白药打开了一扇新的市场大门。到了2004年,云南白药牙膏正式上市,主打预防牙龈出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型,让云南白药的业绩更上一层楼。

从2004年接任董事长到2023年离职,在王明辉任职期间,云南白药的营收从最初的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91.11亿元。客观上说,王明辉称得上是云南白药的“灵魂人物”。

所以,王明辉“出事”才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但是,节点财经发现,其实在此事件之前一年,云南白药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似乎早就有所暗示。

2023年3月6日,云南白药披露王明辉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以及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职务。

当时,王明辉当选新一届董事长才过去半年不到。而此后不久,2023年3月15日,公司首席销售官、高级副总裁王锦辞职,距离其上任新职只过去4个月。到了今年2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尹品耀、余娟因个人原因辞职。

据节点财经了解,王锦、尹品耀等均曾于云南白药体系内历任多个重要职位,而余娟也曾任云南白药首席人力资源官,可以说均为王明辉的得力干将。现在回头来看,这一轮的人事调整的背后,或许离不开此次“窝案”的阴影。

但是,节点财经认为,这些前高管“出事”对云南白药的冲击并不需要过于担心,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陈发树。

 陈发树的“执念” 

在中国商界和资本市场,陈发树算得上是一方大佬。他是新华都百货创始人,“创一代”闽商,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早在2009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陈发树就以218.5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位列11位,位列福建第一。    

目前,陈发树为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云南白药董事,对云南白药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陈发树和云南白药的缘分,还是因为王明辉,二人2007年相识于长江商学院。正是通过王明辉,陈发树“看上了”云南白药,从此开始了与云南白药长达十几年纠缠不休的关系。

2009年,在“打工皇帝”唐骏辅佐下,陈发树与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云南红塔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22亿元拿下了后者持有的全部云南白药6581.39万股(占云南白药总股本的12.32%)股票。

左起:唐骏、陈发树

但是,陈发树始料不及的是,这笔交易后来被中国烟草总公司反对,导致股票长时间未能过户。当时,烟草总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为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此后,陈发树起诉红塔集团,拿回了22亿元的本金及利息,但并未获得云南白药股权。    

陈发树扛着“民企告国企”的压力一番折腾后,仍然放不下对云南白药的“执念”,此后开始从二级市场大量买入云南白药股票。

2016年至2017年,云南省启动国有企业混改,陈发树斥资253.7亿元入局,成为当时与云南省国资委并列的云南白药第一大股东,而云南白药就此变更为没有实控人的企业。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就在此次“混改”前后,云南白药前高管赵勇曾要求王明辉等高管兑现一笔早年的“承包款”,并以举报2006年至2007年王明辉等人买卖白药无锡公司事项相威胁。对此,陈发树为保证“混改”顺利完成,拿出部分资金,帮助王明辉等人满足了赵勇的这一诉求。

但是,报道中显示,王明辉等人此次被调查,似乎与这件事有着密切的联系。陈发树当初为“息事宁人”而所做的努力,并没有阻挡东窗事发。

 “谁说了算”成为关键 

其实,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这件事对云南白药的影响似乎并不大。

事件爆发至今,截至5月17日,云南白药收盘价为55.31元/股,仍处于2022年7月份以来的高位。资本市场似乎更看重公司业绩好转带来的长期影响,对“窝案”并不怎么感冒。

过去几年,也就是陈发树加入云南白药后,这家中药巨头的经营方式曾一度被外界吐槽,其槽点主要集中在公司热衷炒股和对外投资,有偏离主业的嫌疑。    

在近年公布的两份关于利用闲置资金开展证券投资的公告中,云南白药均明确表示,公司投资执行团队由董事长/联席董事长牵头组建,这显然离不开擅长炒股的陈发树。

除证券投资,云南白药还在多个领域砸下重金,比如对小米集团的投资达到16.32亿元,对伊利股份投资8.87亿元,对恒瑞医药投资4.26亿元,而这还都算小打小闹。

2021年,云南白药斥巨资112.29亿元认购上海医药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当时,王明辉为云南白药董事长,陈发树为联席董事长。

但是,众所周知,最近几年A股大幅调整,云南白药的投资同样未能幸免。2021年,云南白药因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近20亿元,同年其净利润同比下降49.15%,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降幅。到了2022年,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亏损6.2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

直至2023年,这一数据才实现转正盈利。

这一时期,云南白药另一大股东即云南国资的角色则变得越来越被动。而对于陈发树、王明辉的决策,云南国资开始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2020年下半年,当时云南国资在董事会中的代表汪戎、纳鹏杰曾多次反对云南白药董事会决议,双方的矛盾逐步公开化。

去年3月王明辉辞职后,云南白药董事长一职曾长期空缺,直至今年2月,张文学才上任新董事长。他此前是云南国资旗下云天化集团董事长,长期在化工行业任职。    

节点财经认为,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至关重要。此前陈发树曾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王明辉被调查,未来谁来主导云南白药的发展成为关键。

截至目前,王明辉等人被调查尚未有官方定论,陈发树仍是云南白药持股近25%的第二大股东,此次“窝案”风波是否能够平息下来仍有悬念,具体还会有哪些发展,值得保持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