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房浪潮中的单身女性:当她们买房时到底在想什么

 来咖智库 2024-05-20 发布于重庆

LAIKA 

 2024/05/20 

不一定要好好结婚,但要好好过自己的人生。

作者 | 英花

编辑 | G3007

近期,楼市迎来了「史上最宽松政策」。最近两个月,南京、成都、苏州、长沙、杭州和西安等热点城市相继退出住房限购,而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也有所收缩。不仅如此,5月17日,央行连发多条重磅房地产新政,包括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水平等。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房价一直在快速上涨,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门城市,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水平。买房,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大多数人也在终其一生去供一套房。近年来,单身女性作为一支崛起大军,加入到买房的浪潮中。根据《2024女性置业调查报告》,未婚女性自行攒钱支付首付的比例显著提升,达到了45.5%。

但单身女性买房的目的不一:有人为了独立,有人为了给自己买个安全感,有人为了防老,有人为了投资……但可以看到的是, 在个体化时代,单身女性不再信奉传统的充满各种责任义务的活法,她们在追求「自我的活法」,想要「活出自我」。

01

25岁在北京买下人生第一套房

房子是底气,失业也安心

2023年11月,小张在北京燕郊买了一套二手公寓。这一年她25岁,当时公司正在裁员,而她的领导已经决定辞职不干了。

「失业这个事情,我当时有盘算过,一个是拆十年月供没压力。」小张买的这个公寓一共29万,她首付付了15万,剩下的14万贷款,贷款周期为10年。折算下来,她每个月还银行只要1471元。按照她的话说,「租房是消费,买房的月供怎么着算到最后都是属于自己的,失业的话,就更得考虑这块支出的价值了。」

在买下这套房子之前,小张其实已经看了好几个月的房子了。买房的原因主要是三个考虑:一是按照小张的观察现在的房子市场在跌价,合适的机会相当于是捡漏了;二是因为小张所在的公司为广告公司,她最近大半年没有一个方案竞标成功的,她早就预感到公司会裁员,如果裁员了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住处;三是因为小张现在主要在做小红书博主,原来是在做租房类,但她发现小红书接到的商单减少,做家居博主如果有自己的房子,那么就会有很多的素材,这样涨粉和广告单子也会有多帮助。

对于一个工作才3年的职场人来说,小张根据自己的存款情况和房价,就在北京燕郊画了一个圈,「我当时的预算,也就是在燕郊还能够买个小公寓,而且到2025年通了地铁后去上班也会很方便。」2023年,燕郊的房子跌得厉害,小张买的这套公寓的原房东是63万买下的,这个房东在这个小区买了一样的3套,但是因为「贷款都要还不上了,所以只能忍痛卖掉了」。

搬新房那天,小张一个人办了一场隆重的新房乔迁仪式。仪式中,小张按照提前算好的吉日吉时进行搬家,在进门仪式上也很有讲究,包括需要跨过地上的梯子寓意步步高升,需要将水龙头全开,灯全开,窗户打开,寓意风生水起等。因为是自己一个人进行的乔迁仪式,小张还为自己准备了一个888元的红包,压在自己的枕头下,希望未来的日子高枕无忧。「那一天我终于感觉到,我7年的北漂生活终于有了一个句号,未来即使我遭遇到什么,我都不会太担忧。」



2024年4月,小张终于失业了。在失业的一个多月里,小张去云南玩了一趟,回来之后一直待在燕郊的公寓里。除了面试,她很少出门,每天就装饰她的房子,顺便留些素材好好运营她的小红书账号。

「房子就是底气。我很难想象我要是没工作的状态下,天天待在北京的合租房会是什么精神状态。」小张说,有了房子之后,25岁的自己很安心,觉得未来没有太多好担心的。

02

原想老有所依

但连养老院都不收留我们

郭慧在北京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当护士。2017年,她在35岁那年在老家给自己买了一套45平,70年产权的房子。买房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老有所依」,不想「孤独没有终老」。

作为护士,郭慧在科里是极为能干的,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对郭慧赞赏有加。而凭借好的人缘,科里也给她介绍了不少相亲对象,但最后都没有了下文。

2017年,也是郭慧35岁的一年。在北京,「大龄单身剩女」还是一抓一大把,但是在老家却是「稀有物种」。郭慧过年和老同学聚会,发现大家谈论的话题除了孩子,也在讨论以后退休和养老的问题。「我猛地意识到,我已经不再年轻,但我却对未来没有一丝准备。」

「可笑的是,我发现这个世界对单身大龄女性是很残忍的,连养老院都不收留我们。」郭慧苦笑地说,她原先以为老了不靠子女,大不了住养老院,但最后一查发现住养老院也是需要有子女的。「当然,这两年的政策好像有所放宽了,但是当时看到的时候真是对我当头一棒。」

而当时正值房价直线上涨,为了老有所依郭慧打算给自己买一套房子。但是被北京的房价吓退后,郭慧选择在老家郑州买一套。虽然在大医院里当护士,听着光鲜,但是郭慧的工资一个月只有一万多一点,北京的生活成本高,她攒下的钱只够买一套一居室的小户型。

最终,郭慧在郑州买下了一套45平的房子,一共76万。当她把自己打工十多年存的十几万,加上家里给的一些钱付完首付后,郭慧觉得自己老了至少不会流落街头,「当时抬头看阳光都觉得未来的生活是越来越好的。」房子出租加上租房补贴,这可以支付郭慧每个月3000的房贷,加上房价还在涨,郭慧觉得这房子买的值。

但这个保值持续了一年多之后就开始下跌,如今郭慧的这套房子从70多万跌到了40万。打骨折的不只是房价,还有郭慧的心态。「我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把它卖了。」郭慧说,她现在还欠着银行30多万,但是有趣的是,现在房子也就和欠银行的钱一个价了,这么多年白打工了。

为了尽量攒钱,40多岁的郭慧住在医院的铺位床,没有自己的独立房间。房间是上下铺,房间也没有可以煮饭的地方,但一个月只要800元,就在单位里,这也让郭慧很是安慰。「但有时想想我的人生过得也挺失败的,没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不说,我都不敢让我爸妈来,来了没地方住,看到我这样他们也会心疼。」

03

4年搬了7次家,4次跨城

不买房给了自己自由

2023年,李钦乐在她33岁的时候从北京回到了杭州。而在此之前,她在北京呆了十年,也漂了十年。

她原以为回到杭州不会再有「漂泊」的感觉,毕竟她的老家在浙江,而杭州的房价也没有北京那么高。但后来她发现,「杭漂」的感受比「北漂」更明显。

漂泊感的来源之一是她在杭州的同学、朋友。她的很多朋友都基本在本科毕业之后便安家落户,孩子也都要上小学了。因为当初毕业那几年正赶上房价快速上涨期,很多朋友都已经连续买卖过两三次房,通过房子置换赚的了几百万,如今住上的房子值上千万。李钦乐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在同一起跑线,如今北漂十年回来后发现差距就是一套千万的房子。

而另外的漂泊感来自于「大龄单身女性」的身份。有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单身女性的数量超过120万,其中30万为优质女性,因为北京太大,身边也有很多单身女性,所以钦乐并不感受到单身女性会像在老家这般如此「特殊」。而这种标签随之而来的是家中的催婚,她的老爸甚至觉得自己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原来一直炫耀自己的女儿,如今面对别人问起自家女儿的年纪和家庭,她老爸都不敢言语。

在李钦乐回来后,她老爸和她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谈话:如果未来钦乐打算不结婚,那么就需要把买房和买车提上日程。「买房是为了保证未来日子的安心感,买车是为了不寻求别人的帮助就能够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当然,李钦乐也明白老爸没有说出的另一层含义——房和车也是代表了财富,至少这样李钦乐的老爸在村里人面前还能够抬得起头来。

李钦乐确实将买房这件事作为2024年最为重要的事之一。而她的有房有经验的朋友们总是给她转发一些好的杭州的二手房,她也总是能从朋友的介绍中得知,余杭区的很多房子跌了一百多万,而原来萧山房地产开发商还能偷面积一层变成两层,挂上去的房子一年的时间降了近200万,而像亚运村的楼盘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过山车的从万人抢到如今二手房价格和开盘价一样的情况等。

「捡漏」的心态让李钦乐观察着什么时候下手。因为杭州的购房政策,她一开始从只看不限购的区域到如今看全杭州的房子,她原本打算购买一套500万左右的房子,按照杭州的房价,500万是一个在地理位置、房子质量、学区等周边设施都相对比较好的房子价位。

然而,当她对比杭州和北京从收入到房价的情况后,李钦乐开始思考「房子」对她的意义。「过去四年,我搬了7次家,其中4次还是跨城搬家,搬家是很辛苦,每一次都觉得自己不想再换房子了,但是没想到自己竟然换了那么多次房子了。但好像也正是因为没有买房,我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无论去哪个地方我的内心不留恋,毅然决然地往前走。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我觉得这几年我的人生还挺充实的。」李钦乐说。

有意思的是,李钦乐住在公司附近的公寓,这个月是她续签的时间,管家告诉她说要涨价了,但她看完周边的房子后决定先暂时忍受涨价续租。「租房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满足地段、环境、价格等性价比高的房子并不多,但相比租房,买房让我一夜返贫。我已经开始看车了,相比不动产,我更喜欢动产带来的自由,那种自由能够带来更宽广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