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传秘方

 空谷幽兰80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千白散’善治各类皮肤瘙痒症
瘙痒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近两年多来,笔者自制千白散用于临床,共收治各类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急性皮炎,手足癣,疥疮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
症状:皮肤瘙痒难忍,或伴皮损、斑疹、血疹、结节、脓疱、水疱、糜烂、溃疡、皲裂、苔藓样变,或伴皮肤潮红、肿胀,以及出现炎性病变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治法:千里光40克,白鲜皮30克,白芷30克,苦参50克,蛇床子50克,地肤子50克,龙胆草50克,薄荷40克,金银花60克,石菖蒲40克,大黄60克,苍术30克,土茯苓50克。先将诸药烘干,研成细末,分别包装备用,每包100克。每次一包或半包,一日2次,用开水浸泡待水温至40℃时,擦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

下肢寒湿剧痛,大黄附子汤
王某某,女 ,43岁 。左下肢剧烈疼痛约十天。左下肢剧烈疼痛,表面未见红肿、无皮肤异常,经某三级甲等医院,CT 、 核磁共振、B超、验血,确认坐骨神经痛。口中和、无寒热、双脉弦、舌质淡白。
拟方:大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术茯 。
处方:大黄6g,先煎十分钟,附子9g,先煎半小时,细辛3g,先煎十分钟,白芍30g,炙甘草10g,炒白术30g,茯苓30g。7剂,水煎服。
服药后左下肢诸症明显减轻,大便每日2次,饮食睡眠情况良好。续服7剂,愈。
体会:大黄附子汤,药仅三味,而且附子大量与四逆汤附子用量毫不逊色。附子大燥回阳,补命门火,逐风寒湿,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温散十二经寒邪凝滞,而舒十二经之挛急,虽无解痉之效,却有缓急之功。大黄破癥瘕积聚,荡涤肠胃,通利水谷道,为攻积泻下之首选,但因药性寒凉,与病性难符。仲景以附子、大黄配合为用,意在以附子大辛大热之性制约大黄寒凉之性,存大黄泻下攻积之气,正所谓“制性存用”之法。细辛辛温而散,辛通气机而振奋阳气,又可助附子温阳散寒、透邪达表。
关健是此方,临床还可灵活的应用偏侧肢体疼痛,尤其是下肢寒湿疼痛,剧烈疼痛,倘若掌握好病机,也不用多大量,往往就能达到立杆见影,出神入化,让人叹奇的效果。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
桂枝20g,白药15g,知母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15g,防风10g,甘草6g,附子15g加减:风气胜者即关节疼痛、移走不定,上下左右,或红或肿,此处关节疼痛将止、另处关节疼痛又起者加羌活10g,独活10g;寒气胜者即寒气凝结,阳气受阻,四肢挛急,关节浮肿、冷痛加细辛3g,肉桂10g;湿气胜者即四肢缓弱无力,关节肿痛,肌肉麻木不已加薏苡仁25g,苍术10g,黄柏10g,土茯苓15g,萆薢15g;热气胜者即关节红肿热痛、剧痛不可触加生石膏15g,黄柏10g,制乳香20g,制没药20g。

六君益胃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血瘀型:胃脘痞满或刺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黑便,食后脘闷,倦怠乏力,舌质淡,有瘀点或瘀斑或舌下脉络增粗,脉弦涩无力。党参10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茯苓10g,木香10g,陈皮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炒薏仁15g,蒲公英15g,莪术10g,丹参15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山慈菇5g,炙甘草5g。
伴胃黏膜充血明显者重用丹参;黏膜糜烂出血者,酌加白及;伴胆汁反流者加茵陈、郁金;伴肠上皮化生或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用白花蛇舌草、莪术、半枝莲、山慈菇;胃脘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嘈杂、泛酸者加乌贼骨、浙贝母;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神疲乏力者加炙黄芪、制黄精;大便困难者加枳实、火麻仁;大便不实者加炒山药、白扁豆;纳谷不香者加焦山楂、六神曲;睡眠欠佳者加酸枣仁、夜交藤。

柴胡蚤休汤治疗肝癌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名:柴胡蚤休汤。
组成:炒柴胡10克,蚤休15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黄芩15克,莪术15克,全瓜蒌20克,生鳖甲20克,虎杖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川七乌贼川贝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例1陈xx,男,38岁。患者腹痛已数年,每于午后则剧痛难忍,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曾到县医院进行X光造影,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当即给予川七乌贼川贝散(川三七一钱五分,乌贼骨四钱,元胡三钱,牡蛎四钱,炒内金三钱,川贝二线,白芨三钱,郁金五钱,甘草粉三钱,同研细末), 嘱其早晚各服五分,连服十多天痊愈,数月来未见复发。例2林xx,男,17岁。患者腹痛将近一年,经中西医屡次治疗,均未收效。诊其大便经常发现黑色,此乃大便有潜在性出血,且痛在上腹部,自觉腹胀,叩之如鼓,面色黄而带紫,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经用川七乌贼川贝散治愈,数月来未见复发。
坐骨神经痛秘方
[病案]项某,男,42岁。1975年2月就诊。近二年来左侧股部疼痛,近几个月左 腿和关节剧痛难忍,得热则舒,遇冷加剧,患者极为苦闷,检查环跳穴压痛明显, 苔薄白微腻,脉糯缓,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治则]祛风通络,活血祛瘀。
[方药]马钱子60克(油炸),乳香30克,没药30克,桃仁30克,红花30克,川乌30克, 威灵仙30克,牛膝60克,桂枝30克,千年健30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甘草30克, 独活30克,海风藤30克,透骨风30克,苍术30克,上药共研细末,组成马钱子散, 每次服3克,每日服2~3次,以黄酒为引,共服药四十二天,疼痛消失,左腿功能 恢复。随访二年未复发。
[评析]马钱子有舒筋活络透达关节的功能,配以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药,收效 甚捷。马钱子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药后患者肢体有虫爬行样感或发热感是药 物正常的反应。

益气敛阴降糖汤治疗成年型糖尿病
主治成年型糖尿病。症见中、老年久患糖尿病不愈,头晕乏困,汗出不断,多饮,口干口苦,腰腿酸痛,双下肢浮肿,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处方:黄芪4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萸肉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川牛膝20克,黄精30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元参20克,五味子10克,三七5克(冲服),泽泻10克,车前子15克,柴胡10克,乌梅10克,生姜3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每剂3煎,每煎30分钟(以开锅计时),分早、中、晚温服。
疗效:治疗中、老年糖尿病98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值,尿糖转阴)86例;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糖下降,尿糖转阴或+)12例。有效率100%。

混合痔用云南白药加冰片治愈
痔疮是中老年人多发病。我30岁时就患有混合痔,前后经过3次手术治疗,但没过多久又复发。后得一偏方,用云南白药少许(一瓶可分3~5次)加冰片,用几滴水调成糊状,涂肛上口(内痔可用少许棉花和药塞进肛内,后随大便排出,不适可取出。),2~4日便可见效。现已4年了,未见复发,肛口外小核消退了,也不奇痒了。但每日要保持清洗一次,最好便后清洗并要提肛数次。
图片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