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魂牵梦绕地 举办联谊会 重返老军营 摄影纪实

 新媒体联盟 2024-05-20 发布于河北

魂牵梦绕地 举办联谊会 重返老军营

原铁道兵四师修理营二百余老战友在太原重逢

罗一、郝小学报道:为加强老铁战友的沟通联系,回顾在部队时期的战斗生活,原铁道兵四师修理营二百多名老战友从祖国的天南地北、四面八方日前在太原集结,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战友联谊会。

战友联谊会上,东道主代表米联平致欢迎词并担任会议主持。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战友表示热烈欢迎,并祝大家在太原聚的开心快乐。

老营长陈令法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战友们、军嫂们、大家好(敬军礼)。各位战友不远千里、不辞辛苦来到修理营的老住地太原相聚,我代表筹备组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自修理营兵改工进入铁道部,一幌就是40多年了,在分别的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地想念修理营的老战友们,脑海里经常浮现战友们身穿绿军装、头戴红五星、领挂红领章,活跃在训练场中,奋战在大厂房里,欢乐在篮球场上;处处生机勃勃、个个生龙活虎。

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我们修理营共三个连队、一个营部、一个军械所,共600多人,在铁道兵四师承担的铁路建设中担负着很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每年为工程部队大修机械100多台,大修汽车500多辆;我们营的生产水平和制作能力在全铁道兵中属前三名,当年铁道兵兵部经常在我们营召开现场交流会就是最好的佐证。兵改工后,修理营变成了中铁建14局的大修厂,战友们虽摘下领章帽徽,但仍保持军人的光荣传统,在石玉柱厂长的领导下,继续为施工单位作着重要的贡献……岁月已让我们都步入老年行列了,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保养好自已的身体,希望大家保80岁、争90岁、创100岁。

随后,此次联谊会筹备组组委会主任石玉柱代表组委会讲话。他说:各位战友,各位军嫂大家上午好。欢大家来到山西省会太原,参加铁道兵四师修理营战友聚会。

这次聚会完全是民间自发,以AA制形式举办的。没有单位作为依托,也没有大额赞助。筹备期间,日常工作全由米联平战友率领王明更、韩作喜、周福春等战友,多次考察宾馆,测算费用,组织报名,订购纪念品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都是甘尽义务,没有任何报酬。在这里我代表参加聚会的全体战友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为了支持聚会成功,王尔康战友向每位参加聚会的战友和军嫂提供太阳帽一顶;战友王胜军、温丽萍夫妇向聚会提供所用的全部红酒;伍新长战友因患腿病不能参加聚会,特赞助2000元人民币;李志功战友赞助1000元人民币。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几年,师后勤部其他单位都有聚会,只有修理营从来没搞过全营聚会。有战友提议我们也聚一次,因疫情三年,没能实现。疫情过后,和在太原生活的米联平战友及其他热心战友多次交流,有的战友建议在北京聚会,但考虑到北京受限较多,再者,1976年以后入伍的战友大多没在北京呆过,从入伍到离开部队都是在太原,所以大家认为在太原聚会较为合适。

本次聚会因为没有单位牵头组织,我们也是第一次搞这种活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再者,权衡各个层面的战友消费承受能力,我们把费用尽量压到最低。所以聚会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请各位战友,各位军嫂多多包涵。

这次聚会的目的就是给几十年没见面的战友提供一次见面的机会。能让大家多互相交流,多照几张相留纪念。希望大家把这次聚会办成一次团结,友好,安全,和谐的聚会。预祝聚会圆满成功。

济南战友李志功代表外地战友讲话,并代表老营长张凤铎朗诵了专为此次联谊会写的诗。

《魂 牵 梦 绕 修 理 营》

贺铁四师修理营战友太原联谊会

张凤铎

五月的春风,送来四面八方的战友,抵达太原,参加《修理营战友联谊会》盛大庆典。

久别重逢,笑容满面,回忆昔日兄弟般的情义,倾诉梦中深深的思念。

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走进军营这座大熔炉,千锤百炼,练出一副铁身板,练就一颗英雄胆。

井冈山的星火胸中点燃,万里长征的精神代代相传。身经百战的铁道兵,走出战火硝烟,投入建设祖国的洪流中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四海为家,攻坚克难,扛起开路先锋的历史重担,谱写了不朽的壮丽诗篇。

后勤保障重任在肩,修理营踏遍万水千山。

南下两广,开辟出海通道黎湛线;转战湖北,武汉长江大桥飞天堑;北上首都,战略防御筑京原;挺进山西,开发煤铁资源太古岚;回师山东,告别军旗兖石线。

大江南北留下修理营的足迹, 钢铁运输线上浸透了战友们的血和汗。

峥嵘岁月,把青春无私奉献。

战友们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无愧于英雄铁道兵中的一员。

联谊会上还出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小插曲。当年住在我们军营附近的文艺小青年张兴业要考山西大学音乐系,一次偶然机会,他听到营房有手风琴声,就循着音乐找到了六班长顾忠良,并请他进行音乐辅导,伴奏练歌。时隔四十多年后,这位已成为专业歌手的“小青年”受邀专门在联谊会上为战友们献歌几曲。当时坐在笔者身边的顾班长说,我当年好象辅导过这位歌手。笔者说,那可太巧了,赶快去找小米战友核实一下吧。这一核实不要紧,还真是当年的一对音乐师徒。

下面是他俩相认后的微信对话:

顾忠良发给张兴业的微信:兴业好。今儿真是近半个世纪的缘分,说天意真不为过。当年你考上山西大学艺术系后,我1978年复员回京,当时也没电话,便失去了联系。今天你上台演唱军旅歌曲,我感觉有点像,但不敢认。因唱的非常好,大家问主持人老米,唱歌的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老米说是山西大学音乐系毕业,专业水平。我问了一句家是哪的?老米说,是咱旁边东方机械厂(是五机部国防工厂)的。我说是不是姓张?老米说叫张兴业。我说你跟他讲,还记不记得考学前我给他伴奏,拉手风琴的人,今天也在场,因受欢迎你连唱三首后,老米跟你一说,你马上说顾忠良,然后跟老米一起过来相认,便有了今天的相遇和确认。缘分天意。我今天回京,欢迎方便时北京再聚。

张兴业发给顾忠良的微信:忠良好。是啊,真是太开心了,没想到分别近半个世纪,今天在这样特殊的场合我们又相遇了,缘分啊。前天光辉把你们聚会的通知发给了我,我昨天本来是要去接一下,但是有些事情都是几天前定好的,没法变更,故决定今天上午过来见个面约好时间就走(没想到你们变更了聚会地点…)更没想到,不知是谁提议非要我上去唱个歌才能走,如果不是上台这一得瑟,可能我们又会擦肩而过,真是天意啊。

正是

一对师徒情,半世奇遇颂。

联谊会当天下午,战友们分乘四辆大巴,专赴当年住过的老军营,重返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先是到了当年我们铁四师篮球队驻地,师后勤部仓库。现在这里己变成中铁建17局的仓库了。但原来的仓库大库房模样依旧,当年的篮球场也还存在。

随后又去了修理营驻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我们住过的平房军营也还依然如故。战友们纷纷照像留影,说故地重游、不枉此行。

这次战友们太原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与会战友均十分感谢组委会的石玉柱、米连平、王明更、周富春、余世伦、王安云等各位战友们的辛勤付出;衷心感谢组委会为全体战友圆了四十多年来的团圆之举、相聚之梦。

当初在部队我们都是活蹦乱跳的小青年,今朝再重逢,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小的60多岁,大的80多岁)。虽然是岁月不饶人,但老铁战士个个精神矍铄、人人青春焕发。给人以积极向上、永不服老的良好感觉。

联谊会后,战友们又自由组团,在太原周边旅游区如绵山、黄河壶口、榆次老城等进行了一日游或两日游。大家游的开心,玩儿的快乐!

正是:

老铁战友太原聚,相拥相抱乐翻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