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公公婆婆生活22年,知名主持人做了个决定:送他们二老去养老院

 养老运营消消乐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近日,微博一个热搜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说的是杭州知名主持人鲁瑾把一起生活了22年的公公婆婆送到养老院。她形容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其中经历了各种纠结与选择。

鲁瑾的做法在网上掀起了热议,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1

确实,照顾老人不是简单事,特别是照顾高龄的老年人。据了解,鲁瑾的公公婆婆都是九旬老人了,特别是公公已97岁高龄了。


鲁瑾特别提到:哪怕老人家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去医院的时间在增加,尤其遇到半夜送医的情况,对于已然不那么年轻的小一辈,光体力方面就是一大考验。而且他们夫妻俩年龄也不小了,鲁瑾说他先生已经68岁了。

非常真实又普遍:他们自己已经面临养老的问题,但是却在照顾上一代老人,上一代老人都八九十岁了,甚至将近100岁了,而子女们自己已经六七十岁了,甚至70多岁了。 五六十岁的的孩子照八九十岁的父母,吃得消吗

我们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各种关于孝子的事迹,却鲜有人真正关注行孝的难与家庭的艰辛。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一句现实的写照,道出了照顾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的辛酸苦辣。

这种情况下,子女怎么办?他只能24小时身旁不离人地去照护,把各种危险隐患给规避掉。但是,这种照料生活,子女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鲁瑾强调:送老人家去养老院,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个月。纵然期间会有纠结,但这是一个对两代人都好的决定

2

在笔者看来,子女知道“只有自己好,老人才能更好的道理。很多人在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的时候,自己也已经迈入老年行列了,从精力和身体状态上讲,已经没有办法照顾比自己还要年长的老老人了,总不能让自己走在父母前面吧?所以,虽然是无奈,但也是做了最好的选择。

网友的留言很现实中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送老人到养老院是更好的决定。

图源:微博截图

鲁瑾提到二老刚到养老院时,是有些不适应的。但慢慢就好了,现在二老开始在养老院打牌,老爷子因为健康,还成了养老院领操员。

老爷子领操,图源:鲁瑾微博

子女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借助外部的力量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他们心里清楚,照顾老人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而且自己也不是专业人士,尤其是照顾卧床老人,那就更加难以做好了。家庭里必须有一个或者两个人放弃工作,放弃自己的生活和自由来全身心地照顾老人。

在这种情况下,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不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也能让自己解脱出来,让自己的生活迈入正轨。

3

人渐渐老去是必然,而优雅的老去是选择,其实人老了并不可怕。不同年纪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老人,需要的护理方式是不同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是理性的选择。

笔者认为: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人,多数都是孝顺的人。你要知道,住养老院也是要花钱的,能把钱花在父母身上的子女,你能说他是不孝顺吗?开明的父母愿意住养老院,懂事的子女愿意花钱;老人住得舒心,家属又放心,难道不是皆大欢喜吗?

选择优质的养老模式,不仅能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还能维持老人现有的生活习惯,让老人在此过程中延续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这就是对老人尊严的维护和尊重

愿每个人老的时候,都能被温柔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