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带娃出门时,要懂得:出门三不摸,摸了祸事多

 布衣粗食68 2024-05-20 发布于湖南

有句谚语:“纵有千只手,难捂万人口。”

这手和口,任何一样管不住,都会是麻烦。

可是一个家庭里,偏偏会出现“老人嘴多,孩子手多”的问题。

当老人帮忙带娃的过程中,这老小凑在一起,手和嘴的问题,就接踵而至。

在家还好,做错了,也顶多是吵吵闹闹一阵子,出门在外那就不同了,涉及到了外人的关系,不得不慎之又慎,什么都要提前遏制。

有一句这样的古训:出门三不摸,摸了祸事多。

古为今用,就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不触摸以下三样东西,是老人应该做到的,也是老人应该管教孩子的。

01

不摸“好奇的东西”,容易引发意外。

河南商报等平台,传递了一条温馨的消息。

山东淄博国艺馆文化艺术馆内,一个孩子打碎了一个标价116000元的华光陶瓷花瓶。

看着地上的碎片,孩子和家长都不知所措。

经过协调,展馆负责人表示,孩子不是故意的,也没有伤到人,就免于赔偿了。

事情有惊无险地过去了,但是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孩子出生后,如一张白纸,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孩子会产生“十万个为什么”。

带着疑问,孩子对第一次接触的事情和东西,都特别有兴趣。非得去触碰,去感知,或者去拥抱。这就大概率会带来意外。

在我们村里,就有一位奶奶,带着孩子去河边洗衣服。

孩子被河里的一块靓丽的石头吸引了,就要下河去打捞。奶奶见状,也不阻拦。

还好,孩子只是在河床上摔了一下,没有大碍。要是孩子被流水冲走,这不是大错吗?

就是老人自己要帮孩子去触碰、得到稀奇的东西,都是不行的。

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好奇害死猫。”

从俗话中可以看到,所有奇奇怪怪的东西,一旦去摸,结果都是不好的。

有好奇心,不奇怪,非得把好奇的东西,放到手上,这就真奇怪了,甚至会有很多奇葩的行为出现。

作为爷爷奶奶,应该告诉孩子,所谓好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把好奇心降下来;在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的情况下,应该寻找科学答案,而不是亲自试一试。

02

不摸“别人的利器”,容易引发凶险。

《海峡都市报》里写了一件扎心的事情。

两岁的孙子,在家玩水果刀,爷爷一看,急了,上前抢夺。不料刀划过眼睛。

爷爷王某,平时在福州打工,休息的时候就带娃。

本来,他要减轻儿女的生活压力,没想到反而给儿女添加了压力。

带娃,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危害无处不在。

一把刮胡刀,一根绳子,一段蜡烛,一块破瓷片......都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东西。

在家还好,就算有利器,经过劝说,观察,还是有办法处理。

但是出门在外,孩子行走的范围就宽了,遇到利器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在社交中,唇枪舌战、互相攻击,都会变成无形的利器。

孩子互相打斗,争夺玩具,还可以把玩具变成利器。若是爷爷奶奶也上前帮忙,那就老人们也因为护短而纠纷。

从前,韩信,带着佩剑在街上走,被一个屠夫拦住。因此,韩信受了胯下之辱。

多年后,韩信变成西汉开国功臣,再次回到家乡,这屠夫就瑟瑟发抖了。

你有佩剑,我有屠夫刀,一旦动手,肯定不是好事。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触怒一个人。

一个很生气的人,还带着刀剑,这是多可怕的事情呢?这样一想,就知道如何做了。

小说家狄更斯说过:“利器完不成的工作,钝器常能派上用场。”

是的,老人带娃出门,要学会微笑待人,化解矛盾。遇到利器,第一时间是示弱,而不是逞强,就是说话都要低分贝,然后迅速走开。

03

不摸“男孩的头、女孩的腰”,容易引发误会。

在古代,男孩的头,是用来戴乌纱帽的。头上的饰品,体现了家庭的尊贵,人的等级。

要是男孩的头被摸了,是不吉利的征兆。意味着“取掉了顶戴花翎”。

有的老人,喜欢没事就摸摸头,这习惯要改。毕竟那些迷信的人,会认为老人在欺负人,在给人带来厄运。

女孩的腰, 一旦被触碰,就是男女授受不亲。

在天气热的情况下,很多女孩都会穿露腰的衣服,或者轻薄的裙子等。这也会吸引到异性的目光。

但是看到和触碰到,是两回事。当老人或者孩子,去触碰到女孩的腰,就是缺德,为老不尊的体现。

爷爷奶奶都一把年纪了,要约束自己,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尤其是一些爷爷奶奶,带着娃,还要去跳交谊舞,大人看来是正常的,但是孩子有样学样,难免会伤风败俗。

孩子回到家,告诉爸爸妈妈,说爷爷和某个阿姨,搂着腰,跳舞。这不是闯祸了?

若是孩子有八九岁了,还得给他们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他们和异性走得很近,不要随意触碰其他的孩子。

04

一失足成千古恨。

带娃,还是谨慎为好,不要大大咧咧,不要不负责任。

出门在外,爷孙都平安,都开怀,都讲道理,这就是幸福的爷孙。

管好自己的手,拿好自己的钱,用好自己的玩具,别碰人家的东西,不与人争斗。

做一个手脚干净的人,这是一辈子的自律,老人如此,孩子也如此。

几代同堂是喜乐,几代同污是恶业。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