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新闻 | 水稻秸秆与厨余沼渣协同处置见成效

 昵称37581541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为破解水稻秸秆处理难的问题,该局探索出水稻秸秆与厨余沼渣协同处置模式,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风险、解决厨余垃圾处理后的沼渣提供了新思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与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双赢。

据统计,海淀区每年产生水稻秸秆约1000吨左右。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是将秸秆作为养殖业的饲料或者与动物粪便混合发酵还田,由于海淀区养殖业缺失,这些水稻秸秆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并且,自然堆放也存在较高的环境和安全风险,据专家计算将产生约380吨CO2当量。

针对上述问题,海淀区农业农村局本着循环利用、因地制宜、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挥政府、院校、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推动作用,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实验论证,以北京海能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研究探索水稻秸秆与厨余沼渣协同处置模式,旨在将这些废弃物变成宝贵的有机质资源。

密闭式堆肥反应器工艺是水稻秸秆与厨余沼渣协同处置的主要技术,不仅解决了水稻秸秆禁烧后种植主体无法处理的问题,而且实现了水稻秸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水稻秸秆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工艺,既满足了有机固废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同时又能达到投资及运营成本低、技术工艺成熟、操作管理方便的效果。

下一步,海淀区将不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加快海淀区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能源生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