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枞阳地名故事|【张树生】老牛集的历史变迁

 文乡枞阳 2024-05-20 发布于安徽

老牛集现在称牛集。在枞阳县,老牛集是个家喻户晓的地名,长期以来,这个地名一直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至于何时产生已无法考证。
顾名思义,“老牛集”应该是以牛为主的古老交易集市。据老辈人讲,最初的老牛集有“集”无“市”,更无人家居住,只是每年的春二、三月间,在这条南北走向的丘岗西侧(现义津中心学校本部至原牛集中学教工宿舍)进行耕牛交易,后因交易现场时发耕牛死亡事件,有人认为此地不宜耕牛买卖,故而迁往姚王庙。据史料记载,距牛集东北方向3公里左右的姚王集是明清至民国期间全国四大牛集之一,如果传说是事实,那么“老牛集”就是相对于“姚王集”而形成的地名,时间上可上溯到明朝乃至以前。
据《枞阳县志》记载:“民国3年,设姚王集镇牛集保”,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地名词,变“老牛集”为“牛集”,最迟在民国初年就被官方以文字的形式予以确认。
其实,从明清时期至解放前,老牛集更多的是发挥从桐城到枞阳陆路交通驿站的作用。我家住在牛集西侧直线距离不足500米的大王庄,听祖母讲,过去她的娘家人(麒麟石婆)来往安庆方向都要在我家吃午饭或过一夜。《桐城道光续修县志·形胜》载:“东右幹又南至石婆婆庙,又东南为官山,又南至十字路(左分枝东北行至牌楼之南,右分枝西南至义津桥之北)。”从钱桥十字路到义津桥,自北向南地势由高到低,而老牛集就在这条古道的中心点上,那时陆路交通步行较多,行人至此多要歇歇脚,因此最早居住的是甘姓人家,靠贩卖草鞋和茶水为生。后来陆续有高姓、吴姓、周姓、张姓四户人家迁入,成了老牛集的原居民。
老牛集形成集镇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首先,还是与交通因素有关。1955年10月,我县第一条省级公路枞桐公路(1948年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的老路)动工兴建,1957年3月完工,当年“五一”通车。老牛集位于这条公路的中点,距枞阳、桐城各约33公里,因此就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重要的车站。那个时期大多数枞阳人去往合肥方向都要经过这里或者从这里上车,带来了一定的人流。
其次,与行政区划有关。1963年成立义津区牛集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设在牛集,随着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相继建立,集镇初见雏形。
最后,与经济发展有关。1969年6月,枞阳县农机管理站牛集维修站(后更名为“枞阳县农机三厂”)建立,尤其是1970年牛集35千伏变电工程的开工建设,将工地建设用地上的柏姓、杨姓居民迁至车站周围,增加了居户的数量,集镇已然成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周边居民举家搬迁,常住人口数量大幅增加,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展。

老牛集原有古迹真人庙,当地人称大庙,“文革”中拆除。随着新枞桐公路的建成通车,老牛集的交通优势已不复存在,集镇近几年没有明显的发展。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加上义津镇集镇功能区的进一步优化,我们必将为“老牛集”这个古老的地名赋予新时代新的内涵。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