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洮南| 游子吟 |散文:母亲的牵牛花 | 段鹏尧(第32期 总第179期)

 美丽洮南 2024-05-20 发布于吉林

总第 179 

心中有鞭,我自奋蹄。

——《美丽洮南》编辑部


游子吟
主编寄语

摄影:边露露    摄影地:洮南

      我很少能见到比牵牛花更加透彻的花朵。它们颜色的纯粹与纯洁常常让我这个不喜欢花的男人长久地驻足。这种花看上去相当柔弱,但是它们的韧性却令人惊叹,我家的柳树下就有那么几珠,它们的藤蔓能攀爬到高高的树上去,让我误以为是树开出了那么多的花。这种花,朴素,顽强也很倔强,每天四点就起来开花了。作者用这种母亲喜爱的花寓意母亲的平凡、勤劳和不屈服的精神真是贴切不过了。


      母亲不在了,母亲锈的牵牛花被岁月模糊了鲜艳的色彩,可是母爱还是那么清晰。这是一篇非常令人感动的文章。

张慧智

《美丽洮南<散文专栏>》主编

2024年5月20日

母亲的牵牛花

段鹏尧

      母亲爱花,更喜欢养花,晚年把养花当做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家里房前屋后,只要有一块空地,哪怕只有巴掌大,母亲都会种上几株花草。到了花开的季节,院子里的步登高、姜丝腊、芨芨草、胭脂粉、大芍药、小芍药……还有那些没有名字的花儿绽放出美丽的容颜,小小院落里俨然成了花的海洋,院子里的篱笆上爬满了粉色蓝色的爬山虎(学名牵牛花),弥漫的花香引来蜜蜂、蝴蝶翩翩飞舞,煞是好看。

      母亲对花草的喜爱,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院子里到处鲜花盛开,屋里屋外的窗台上同样摆满了开着五颜六色花朵的盆栽。窗帘、门帘、我们用的枕头、座椅垫……母亲都会用彩线绣出各种美丽的花鸟图案。花鸟鱼虫跃然于枕巾上、窗帘上,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在那个生活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用她一双勤劳的巧手把清贫的家装点出温馨与浪漫。

      20岁那年,我中专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很是高兴,临去学校报道的前几天母亲开始忙碌着为我缝制坐垫。母亲先是找来一块白色的确良布料,裁好大小尺寸,开始在布上描描画画地勾勒着图案。起初母亲画的是荷花——一株完全绽放的亭亭玉立的荷花,不知道为啥,后来又改成了牵牛花。母亲绣坐垫的原料选的不是平时绣花用的普通丝线,而是刚刚开始流行的变色的丝线,也就是一根线每隔一段就会有颜色由浅渐渐变深、色泽光鲜亮艳的那种,非常漂亮。当母亲把坐垫举在我的面前,我惊讶不已,眼睛都直了!坐垫正面立体饱满,如一幅工笔画、一件艺术品。尺八见方的布料上,几片绿叶托举着三朵盛开的浅紫色的牵牛花、两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从根部伸出的触角般的藤蔓向上攀爬延伸着,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像一个个小喇叭,从花蒂到花边颜色由浅绿渐变成纯白再渐变成浅粉、深粉、淡紫、深紫,非常鲜艳、自然,活灵活现,真有呼之欲出之感觉。那叶子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脉络变化多端,仿佛风儿在轻轻摇动喇叭花儿那曼妙的花枝。母亲又在绣幅的四周镶上天蓝色的边框,絮上一层薄厚适中的棉花衬托。我非常骄傲地把坐垫带到学校,老师们对母亲的绣功赞叹不已。坐垫不仅仅是绣功的展示,更是把对儿女满腔的希望与寄托都绣在这幅绣品上了。坐在上面我感到母亲的温暖,更有一种来自母亲的力量在托举着我。        

      母亲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家庭里。常年的劳作使姥爷、姥姥疾病缠身,五十刚出头,就再也干不了重体力活,家里的农活、垒墙修房这些本该大人做的事,早早地落在母亲瘦弱的肩头。穷困使得母亲含泪离开心爱的学校。十九岁那年,母亲与父亲结婚。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母亲很会经营,处处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生活并没有因为人口增多而显得捉襟见肘,相反在母亲的操持下,日子日渐红火。或许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母亲的骨子里生就有那种乡土人的刚毅和坚强,又有城里人的风度与优雅。母亲与屯里的农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别。母亲奉行善待邻里,少言是修养,闭嘴是智慧,教育我们好好学习,礼貌谦逊,善待大自然中每一条生命,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对弱者施以援手。母亲不只是说教,凡事都起到表率作用。

      现在想来,凡是来过我家的同学朋友母亲都热情招待,亲手泡茶,烧菜。大家都交口称赞我的母亲,而仁慈的母亲在时隔多年还能如数家珍般地道出这些人的音容与喜好。

      母亲是戏迷,更有听而不忘的记忆力。总能把一本书、一部戏,抑扬顿挫讲成“连续剧”。在缺失娱乐的童年每当全家人一起劳动的时候是最欢乐时光,大家边劳动边听母亲讲故事。我十分崇拜母亲无所不知的“文化底蕴”,后来才知道,这些母亲都是从“广播”里听来的。

      母亲是裁剪服装的高手,每到春节前,屯中左邻右舍的大婶大娘们买块花布为孩子们做新衣服,都会请母亲裁剪。无论多忙,母亲从不嫌麻烦,总是笑呵呵地放下手中的活儿,把花布展开在炕上,一把尺棍都不用,折弄几次,张开手在人家身上拃几拃,再在布上拃几拃,剪子一动咔嚓咔嚓几下就能剪好,再详细告诉人家哪块是袖子,哪块是前身后身,如何缝制。

      每到三伏天田地里的活计忙得差不多了,母亲便开始拆洗全家的被褥,缝制一家人冬天穿的棉衣、棉裤。那时我总是纳闷,母亲的一只手放在被子下面,怎么没有被扎到呢?我上学要走的前几天母亲要我自己拆洗被褥。母亲担心我到学校自己不会怎么办,要学着自己拆洗。我离开母亲后自己缝制棉被时不知扎了多少次手,经过无数次努力养成拆洗被褥自己缝的习惯。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我学会了料理自己的生活。

      坐垫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破损了,但是那几朵牵牛花还清晰可见。我从商店买来厚实点的粗棉布拿到裁缝店,再给坐垫重新做了外套,将母亲绣制的牵牛花保护起来。

无论我在什么地方,每当看到盛开的牵牛花,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母亲给我绣的牵牛花的坐垫。有一天,我读书读到一首林逋山写的诗《牵牛花》:


圆似流钱碧剪纱 ,
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滴下相思泪,
长向秋深结此花。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把当初的荷花图案改成牵牛花了,那是母亲希望我也能像牵牛花一样有不选择环境顽强生长的能力,像牵牛花那样,尽管花开的时间很短,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欢,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夏日,它都会静静地开在小草、小树、玉米杆儿上,以一种乐观的方式面对一切的顽强精神、像牵牛花一样虽然柔弱,无论风雨天,牵牛花照样绽放,静静的等待阳光的到来的执着精神。正如母亲的勤劳、倔强、吃苦耐劳的性格,每当我志气消沉的时候只要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牵牛花,总会重新振作精神,重拾起希望。看到了盛开的牵牛花,我就会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给予我无限的温暖和殷殷期盼,如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周身,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

      做人,当如牵牛花,无论天气多么燥热,它依然如故,深植于土壤里,不娇不媚,盛开于万绿丛中。做事,当如牵牛花,无论岁月风雨,我们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随遇而安,勇往直前。牵牛花,不与群芳争奇斗艳,在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大地一片金黄之中,牵牛花儿默默独守着自己的芬芳,用自己的色彩装点着深秋的每一个清晨。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离开我们多年了,我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很多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工作地点的变动而逐渐模糊或淡忘了,唯独母亲绣的牵牛花,一直盛开在我的心间。
作者简介

段鹏尧:(网名感谢生活),一个在他乡打拼的洮南人,现就职于吉能集团辽源矿业公司。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从事过小学教师、广播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工作,兴趣广泛,喜欢写作、绘画、朗诵、唱歌….经常有散文、绘画作品在国家及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全国多家文学平台特邀主播,“现代作家文学”编委成员、“西散南国文学”副主编、《月亮湖》文学副主编,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辽源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

《美丽洮南》编委会


《美丽洮南》编辑部(筹)

主          任:于艳丽

副   主   任:杨春香

编      辑:于连春



格律诗专栏:

主          编:刘海军

副   主   编:刘晓云


现代诗专栏:

主          编:李雪莲



散文专栏:

主          编:张慧智

副   主   编:韩春苗



乡村文化专栏:

主          编:苏家臣

编      辑:李   



楹联专栏:

主         编:张宝俊



评论部:

主        编:张   公


播    音    部:

部       长:苏家臣

副  部  长:红舞绸  竹溪嫩荷  曼  君  



责      编:刘铁生

本期公众号编辑:小刘老师

本期终审:张慧智

END

MEILI TAON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