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余年2》言冰云的一句话揭开了范闲当众受贿,开罪御史,反成赢家;局外的二皇子注定一败涂地的真相

 言之意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01
范闲找人围了检蔬司,二皇子以为他要借机向自己发难。
毕竟谁都知晓,检蔬司的戴公公孝敬的是宫里的淑贵妃。
二皇子的生母。
可没想到,范闲最后竟然当众收下了戴公公的三千两,就将一处收到蔬菜不新鲜的事轻轻揭过了。
当着皇子的面收受贿赂,范闲这是要交投名状?
“他故意送出把柄,莫非是认输了,有心投效殿下?”
李承泽可不像手下这么想。
换成其他人这么做,按这个逻辑这么想没错。
但这个人,是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范闲。
二皇子没有谢必安这么天真。
只是,他一时也没想明白,范闲这样做到底是为何?
“猜不透,才有趣。”
李承泽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待在一边等着看热闹。
果真,热闹还在后头。
看了言官御史弹劾自己的折子,范闲直接对自己做了个总结。
“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我可真是个王八蛋。”
他,再一次不按常理出牌。
对弹劾视若无睹,非但没有上折自辩,打了御史一巴掌后,还让王启年往都察院送了一副字画。
狺狺狂吠。
指着人当狗骂,这是要把人往死里得罪的节奏。
这热闹,二皇子看得更觉有意思了。
三千两,在京城算不得大事。
范闲若上个自辩折,都察院那帮御史也不会死追到底。
范闲到底年纪太轻,行事狂悖,把都察院得罪狠了。
谢必安认为这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是不是井还两说,咱们不下场,全当看戏。”
到此时,李承泽仍认为,自己是个局外人,安心看热闹才是正经。
倒是检蔬司的一个小太监看出端倪,认为事情发展到这样,已经不是检蔬司的事了。
这个洪竹小太监说的没错。
范闲三翻两次作死,为的就是以己为棋,拉二皇子入局。

02
在北齐的时候,范闲已经知道,二皇子跟北齐走私。
身为皇子跟敌国走私,为的自然是银子,可银子只有花出去才不是废铁一堆。
李承泽一直想坐到最高位上。
冒这么大的风险赚钱,当然是为偷养兵马,收买官员,培植嫡系。
好为他日争夺取皇权铺垫。
二皇子把自己敛财的痕迹,抹得太干净。
范闲借检蔬司入手,查的其实是贪污受贿。
目标就是二皇子。
至于戴公公,倒也不无辜,范闲就是有意顺手替老金头报仇的。
知道二皇子想看热闹,范闲也很懂事。
御史的弹劾满天飞,已然不顾读书人斯文开始骂街的时候,他终于上了一道折子
这折子,没有妙笔生花的自辩,只有八个字。
奸臣当道,何罪之有!
这样的自辩折,非但是庆国自立国从未有过,有史以来亦是独一份。
二皇子对范闲的折子给予了极高评价。
“我本以为狺狺狂吠把御史们得罪到头,是我错了,这折子呀,才是登峰造极。”
范闲先前送的字画,虽说恶毒,把人当狗骂,令人气愤,但说起来就是骂街。
御史向来求名。
这“奸臣当道”,毁的可是都察院的根基。
为了三千两,范闲和御史终于闹到了要殿前对峙。
二皇子虽嘴上说着这戏精彩,这等热闹不可错过,但跟范闲交手数回,他深知对方从不是范思辙。
他更没指望能靠那帮御史斗倒范闲。
但是,若以抱月楼做做文章,或许不是没有机会。
二皇子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个看戏的。
他虽吃不准范闲的心思,但认为自己手上有抱月楼的卷宗,足以压制范闲。
范闲与检蔬司的这把火,就算烧到自己身上,也灭得了。
可他算狠了范闲,却没算到,设下这一局的人真正棋手,不是范闲。
范闲也只是个棋子。
庆帝,才是掌棋的幕后玩家!
范闲敢这么玩,也是因为有人告诉人,他面对的不是事,而是人。
所以,他查二皇子,从来不是只在京都,更多的是京都之外。
比范闲更清楚的这一点,就是庆帝。
“正要用人的时候,就把高达送来了。有时候我也不知道,咱们这位陛下究竟在想什么?”
范闲说完这话,言冰云说了四个字“天威难测”。
这回,庆帝的天威,就是要落在二皇子身上的。
二皇子看着范闲一路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一直想着坐远点看戏,眼里只盯着范闲。
他始终以为自己的对手是范闲。
殊不知,庆帝盯的人,是他。
天威难测,二皇子这回注定要输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