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当过群演,曾入职本山传媒,见到各种达官显贵,进入了上流社会

 千面凡君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94位真人故事
我叫李涛,农村娃,37岁,现居北京,目前在北京、广州等地开了5家公司。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成龙的电影,梦想成为像他那样的动作演员。中专未上完,我就拎着行李直奔北京。
可还没开始拍戏,我就被黑中介骗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无奈之下,我去做保健品销售,两年时间就成了全国的销售冠军。
为了圆梦,我又放弃高薪工作去横店当演员。可一年后,我却转行做幕后;拍了几部片子后,我又一次转行,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小时候的我)
01
1987年,我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父母都是农民,我还有一个姐姐在外婆家长大。父亲是专制型家长,从小对我很严厉。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我,从小却很有志向,一直想当像成龙那样的动作演员,所以我很想上北京电影学院。但我的成绩不好,只考上了中专,可我只上了一年半就退学了。
那时候的我除了想当演员,也想到处走走看看,不想跟父母那样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
退学后,我想出去逛逛,可父母不想我走远。我的性格很倔强,死活要出远门。他们无可奈何,最终我还是去了北京。
那时,姐姐已经在北京上班,我去北京,父母也放心。就这样,2005年3月21日,我当了北漂。

(梦想在望中的我)
去之前,母亲把省吃俭用的1400元钱给了我。我来到北京之后,第一时间去应聘群演,没想到被不良中介骗走了所有的钱。
好强的我不敢跟父母说,只跟姐姐说了被骗的事。当时我意识到自己找不到当演员的路,当务之急我要解决生存问题。就这样,我做起了保健品销售。
入这行以后,我做得如鱼得水。两年后,我居然拿到了全国销售冠军的奖杯,收入也水涨船高。就这样,我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9年,我还首付三十万左右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年少的我志得意满。

(穿红装的我)
我取得这样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跟人打交道,另一方面我很爱学习。那时我有空就背着小马扎,兜里揣着一瓶矿泉水和几个馒头,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里看书。我几乎看遍了图书馆里所有与营销相关的书籍。
可我并不愿意一直做销售,夜深人静时,我辗转难眠。虽然我挣到了不少钱,但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未实现,我还是想去当演员。
02
我反复思量后,跟家人商量要去横店当演员。家人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们认为我放着高薪的工作不做,去做不切实际的梦太可笑了。
一如既往倔强的我执着地要去横店实现梦想,家人没法阻拦,只好用断绝关系来威胁我。

(当制片人的我)
这次的我信心百倍,不同于刚开始来横店的懵懂无知。我去之前,还特意花钱去学习演员的专业知识。另外,从到北京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在网上写东西,结识了一批在影视圈工作的人。
就这样,我怀着梦想又到了横店。我从饰演没有台词的死尸开始,慢慢熬到有一两句台词的小角色。热播剧《陈真》、《黄飞鸿》、《射雕英雄传》里都有我一闪而过的身影。
在片场,我没有角色时,什么活都干,除导演的活以外。
在横店待了一年多以后,我却放弃当演员的梦想,想转型做幕后。因为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还认清了一个现实:我如果选择当一个演员,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因为全中国有才有貌的人都聚集在横店,我跟他们比毫无优势。况且比我优秀的人才也并没有在横店熬出头。

(我的角色妆照)
我没有做演员的优势,但我善于和人沟通交流,对镜头语言也很敏感。所以我将重心转移到幕后做制片人和导演。
2008年,我就花了几千块钱自导自演了一部自传式的纪录片《梦想在望》,记录自己那段艰辛追梦的岁月。
我还在网络上认识了赵本山的徒弟刘小光,他热情邀请我为他拍摄一部短剧,名字叫《哥们》。
经朋友介绍,我还参与给安溪感德镇拍了一部数字电影《回头是远方》,这部片子用来给安溪铁观音做宣传。
实践出真知,不当演员的我当制片人和导演感觉也还不错。
因为我高质量地完成了《哥们》的拍摄,刘小光希望我和他一起合作拍出更多的作品。

(我和倪萍合影)
我欣然答应,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刘小光是赵本山的徒弟,当时赵本山火遍全国。
就这样,2011年我跟随刘小光到了东北本山传媒大本营。在那里,我不仅能经常见到赵本山和倪萍等这样的大名人,还能见到各种达官显贵。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圈子。
那段时间,我跟着刘小光合作也拍了几部短片,也经常和他一起去北京大前门的刘老根大舞台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年多以后,我决定离开本山传媒。刘小光对我很好,开出的薪水也还不错,只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不一致。另外因为我经常应酬的原因,肠道出血严重,需要好好治疗。

(我和刘余莉教授)
03
2013年底,回到北京的我开始好好地调养身体。这段时间,我也认真地思索未来的路到底该何去何从。
冥冥之中,我想通了一件事情:世上挣钱的路千万条,我不一定要在影视圈死磕。我也许该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走。
虽然我曾被河南媒体誉为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青年导演,但我决定从事大健康行业。我认为这个行业不仅能挣钱,还能救人性命。
2014年5月16日,我注册了公司,开始生产销售一种利于肠道吸收的代餐粉。
我信心满满地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进去。产品生产出来后,我还找成龙的女弟子徐冬梅代言,可是短短几个月我就亏得一塌糊涂。

(我和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樾校长合影)
归根结底,我自己不懂管理和运营一个公司。再者产品的销量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塑造,另一方面依赖于健全的销售渠道。
最重要的是,年少成名的我不懂命运馈赠给我的礼物,早就标好了价格。古人曾说,人如果没有敬畏和谦卑之心做事情,必然会失败。
我确实犯了这样的错。我以为凭借自己的销售能力,借明星的噱头就能挣得盆满钵满。
2014年底,我亏得连裤衩都不剩,所有的积蓄投进去,还借了不少钱。我看见巨大的财务窟窿,内心崩溃大哭,很想跳楼自杀。
如果自杀就能解决问题,那世上得有多少人要自杀。我不想就这么难堪地死去,我应该振作起来。

(我剃光头发的前后对比照)
04
一旦我有了自救的念头,我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眼前的危机。我剃光了头提醒自己不要怕,从头再来。同时,我还到处找大师,上网搜索各种各样的创业励志书籍看。
我不小心刷到了《了凡四训》这本书,还听了这本书不同版本的讲座。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这本书感兴趣,也许是我初中时看过的古书印在了我脑海里。
书上写道:“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我经历了人生中的高峰和低谷后,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我从这本书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和力量,我慢慢地从低谷中走出来。
因为这本书我还结识了人生中的贵人郭教授和刘教授。他们帮我拨开云雾指点迷津,我之所以喜欢做医疗行业,尤其是传播健康知识,与他们对我的教导密不可分。

(办公的我)
他们说从事与医生相关联的行业绝对没错。因为自古以来,教师和医生是很伟大的职业。前者救人慧命,后者救人性命。
我听了教授的建议,把之前的产品都销毁,重新定位创业方向。我不再重资产投入搞生产销售,而是轻资产运营,用线上传媒的方式传播健康理念。自己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积功德。
老婆也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我和她结婚时正处在人生中的最低谷,身上只有几百元,我还有房贷和债务要还。但是她丝毫不嫌弃,我们认识没多久就结婚了。
婚后的几年,老婆努力挣钱提供家用,帮我还房贷。但我为了还债和开展业务,不得不卖了北京的房子还债。我用余钱在北京固安买了一套房子。
几年后,因为资金短缺和孩子上学需要,我又卖掉固安的房子,在天津落户定居。

(和书院名人合影)
一路摸索中,我一直没有忘记学习,除了《了凡四训》,我还学习《道德经》、《易经》等国学经典。
2016年和2017年,我当主持人几乎采访了国内所有有名的营养师,并把这些做成了几千期的专栏节目。
我除了拍营养师,还拍中医,中医与传统国学有很深的关联。所以,我竭尽所能找有名的中医采访合作,并以视频的形式把中医知识记录下来,发布到线上平台。
这样不仅有利于医生打造个人的IP,还方便需要的人学习中医,了解养生常识。后来,我扩大范围,还拍除中医以外的西医。
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公司慢慢地起死回生。
《了凡四训》中说道:”命自我立,福自我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和老梁讲故事的主讲人合影)
我感谢人生中的贵人,也感谢传统国学带给我的力量。学习让我意识到过去的我因为年少成名而心态浮躁,且自身的修养还不足以驾驭金钱和荣誉。
过去的我挣了钱喜欢吃喝玩乐,一件衣服花费几千块钱。内心狂傲不谦虚,创业好高骛远,还缺乏敬畏之心。所以创业失败欠债是我人生中必须经历的功课。
05
2019年11月,我家老二满月之时,我印刷500本《了凡四训》分发给老家的乡亲们,希望能对他人有帮助。
我和父亲平时交流很少,从小到大我很少主动跟他沟通。但现在我意识到:父母是我们的根,我们是根上的果实。如果不连根养根,我们的人生怎么顺遂呢?
“诸事不顺,皆因不孝”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在2024年春节专门回家给父亲洗脚。我也不想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给父亲洗脚)
乡亲们看我身体力行地行孝道,他们纷纷称赞我。村支书积极响应我的号召,带领村民们学习《了凡四训》。
疫情期间,我的老二居然没怎么生病,这也许是上天给我的福报。
不仅如此,我也积极地给老家狮鼓文化的传承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为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微薄之力。
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和初心,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带着全家人回到老家上坟祭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影响我回家祭祖寻根的愿力。
为了让家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我给李姓家族建立了一个群,命名为百年望族。我每天在群里发红包,督促李家所有人学习《了凡四训》等中华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我希望达到长时熏修、共同精进的目的。
自从创业后,我的偶像变成了毛泽东和曾国藩。
我读他们写的书,还亲自跑到他们的家乡去学习祭拜。我见过曾国藩的第六代嫡孙曾樾校长,还去了湖南的南越衡山。

(我在南岳衡山许愿)
06
2022年9月1日,我生日那天登上了湖南衡山的山顶。在空旷的山野中,我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要为大健康事业奋斗终身。
我在山顶发愿,并发誓为了回向众生,我愿意余生吃素。至今为止,我已经吃全素食物两年了。
从衡山回来没多久,我在雄安、广州等地成立了分部,主要业务是为医生、医院和患者提供枢纽和桥梁。一方面传播医疗健康科普知识,另一方面让患者能够找到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患者的需要,公司还开展了陪诊业务,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我还把传统文化积极应用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上。我要求公司员工每天固定时间学习《了凡四训》。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员工不需要老板的督促,每个人都干活积极认真。

(我在吉隆坡双子星大厦)
我的家庭关系也和谐起来。母亲一直心情不大好。她学了国学之后,心结解开了不少。
我和老婆之前也会偶尔吵架,可她看到我的变化后,主动学习《了凡四训》。现在我们两人很少吵架。
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两个孩子看见父母的变化,他们变化也很大。
现在的我脾气没有以前急躁,处事稳重踏实了很多,内心也少了很多焦虑。
目前我每天吃得香,睡得着。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使命。

(穿西装的我)
我还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希望有朝一日能拍一部关于医疗类的影视作品。
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享受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带来的力量和充实感。
我想对读者们说:当你遇到人生难题时,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营养吧。
我越来越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真实人物采访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真实人物采访”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 END —

口述 | 李涛

撰文 | 牛韦韦

编辑 | 乌溪雾

截至目前,我们已采访3800+

所有文章均为当事人口述

所有文章均出自我们真采作者之手

目前,真采作者已近200人

盲人妈妈、退休老人、全职宝妈

他们在真采实现价值,获得稳定收入

如果你也想学习人物故事、写作变现

在真采开启人生第二曲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