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行且珍惜的会计职场

 小挢流水人家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Image

一、会计人要及早做好职业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会计人来说,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这份规划可视作是会计人未来的成长线路图,能起到职场地图的作用。会计人不妨时时把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与职业规划进行对照,一旦发现二者偏离,就应及时警示自己、鞭策自己。

会计人能做的职业规划有几点。

第一,做好考证规划。会计人没有专业证书在职场上是很难玩转的。现在考证难度越来越大,会计人考证要趁早。年龄越大,工作与生活中的琐事越多,越难静下心来备考。

第二,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除财务会计知识外,生产管理的知识、销售管理的知识、HR管理的知识、研发管理的知识……会计人都要涉猎到,尽可能实现自己的管理知识体系完整化、立体化。

第三,刻意提升自己的软技能。诸如提升写作技能、演讲技能、IT技能、组织技能、沟通技能,这些技能都是职场用得上且能经常用上的非专业技能。

第四,要有岗位轮换意识。有机会的话,可以向领导申请轮岗,争取积累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会计职场有漫长的路要走,最关键的是要走好前10年的路,前10年是会计职场打基础的黄金期。人终归要追求进步,有进步才能有发展,会计人的职业发展可以分两个层面看。

一是从会计人的任职岗位看,一个会计新人到企业后,大都先从出纳、费用会计岗做起,发展顺利的话,他会一路成长为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部部长、财务总监,甚至有可能做到总经理。职位晋升需要匹配相应的能力,能力如何积累就是会计人要做的职业规划。

另一是从会计人的工作内容看,会计人进入企业后,大多先做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如出纳、记账、出报表、报税,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可转型做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诸如预算、财务分析、绩效考核、制度流程建设。工作内容的这种改变,有助于会计人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尽快实现这一转型,这是会计人做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的一环。

以上说的都是会计人一辈子做会计该如何做职业规划。要是会计人一段时间后不打算继续做会计了,他能转行做别的吗?当然可以。转行,也可是会计人职业规划的一部分。

如果你已是高端会计人员,可以转行做管理咨询师、培训讲师。如果你是中端会计人员,可以转行做投资管理人、经营管理者。如果你只是低端会计人员,你那点会计经验预计帮不上转行什么忙,既然帮不上忙,转行做什么其实都可以,只是转行后需要从零起步。零起步转行,这转行的代价有点大,就不推荐大家折腾了,毕竟隔行如隔山,会计不好做,其他行当也未必好做。

二、从职业、企业、个人三个角度说说做会计的前途

随着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化在企业管理中日益普及与深入,会计工作也将产生出新的特点。传统的记账会计工作逐渐式微,甚至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经济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会计工作的前景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前会计从业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专做记账会计工作的,无疑,这部分会计人或早或晚都面临职业转型的问题。如果悲观地说会计前景堪忧,一定是基于这一点认知。

唯有变是不变的,变的哲学内涵在会计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会计记账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大概属于会计诞生以来未有之变局。未来会计账不要人做了,这是喜忧参半的事,喜的是会计人终于可以从简单重复的分录中解放出来了,忧的是他们以后该干点什么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对会计的认识也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记账会计或许会消失,且现在已显现出消失的端倪,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另一点我们也必要承认,会计工作的地位与重要性不会因此而降低。

未来大数据的运用会更加广泛,要运用好大数据,就需要做好大数据分析。谁来做这个分析呢?会计人完全可以朝这方面去做努力。现在会计圈内提得比较多的是财务会计要向管理会计转型,财务会计就是传统的记账会计,管理会计是运用财务数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会计。未来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将是综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站在企业的角度,会计工作重不重要呢,会计人有无发展空间呢?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CFO是CEO最主要的接班人选。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不直接创造价值,它只是依附业务而存在,会计人不过是企业的辅助管理人员。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事实上大企业与小企业对会计的认知分持两端,企业规模越大,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在企业的地位就越发重要。

站在个人角度,做会计有无发展前途,一取决于会计人的任职资格,二取决于会计人的任职能力。

有位粉丝朋友问我,“我一直徘徊在小企业做会计,工作很不如意,可是又没有办法叩开大企业的门,自己还有发展前途吗?”这一问题应该说很有代表性。

如果只是立足当下,我无法给出一个能让她满意的答案。若立足长远,我觉得他是有办法改变自己职场命运的。他若想在会计职场发展好,一要有求职的硬敲门砖,二要有好的工作能力。

求职的硬敲门砖主要是学历与证书,叩不开大企业的门,很多情况下就是这两块敲门砖分量不够。既然知道敲门砖分量不够,那就应该立即规划,把这两块敲门砖的分量补上去。专升本、在职读研、考中级、考注会,都是可行和应行的举措。如果你畏难而裹足不前,你面对的将是持久的工作不如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好上述职场规划就是远虑。为了这个远虑,该吃的苦一定要吃。

会计人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敲门砖只在敲门的那一刻有用,门敲开了,进去了,接下来就要靠工作能力说话了。能力可以在工作中慢慢积累,但自己应有足够的主动性提升工作能力。

如果你长期徜徉于小企业,你缺的是视野、格局与高度,可通过参加实战培训补上短板。如果你一毕业就在大公司任职,你缺的是动手能力,大公司片段化的岗位分工导致技能单一,可通过轮岗与外派弥补不足。如果你经验不多,可多向老员工请教……

除了会计专业方面的能力要积累外,会计人还要注意提升工作软技能。职场发展得好的人都具备较强的专业以外的软技能,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好的文笔、好的口才……这些软技能让他们在职场上光彩照人,只要在人群中一站,就有种鹤立鸡群之感。

遗憾的是,大多数会计人不善于在这些软技能上下功夫,只愿意把大把的时间放在考证上,甚至是重复考证上。有些人证书一堆,依旧给人一种平庸之感。这实在是一种努力过了头的偏执。

三、千万别步入财务职场的岔路

有位粉丝朋友问:“公司打算给股东分红,可股东觉得分红个税税率太高,希望财务能以发放奖金的方式给他们兑现分红款,这么做是否可行?”显然,股东给财务人员出了道难题,财务人员该如何解题呢?

先来说说解题思路。首先财务人员应考虑这么操作的可行性,股东都是公司职员吗,如果有的不是,给他们发放奖金的理由是什么?再就是,发放奖金也要缴纳个税,奖金的个税一定低于分红的个税吗?还有,股东有的分红,有的“发奖金”,这逻辑如何说得通?

账难做,税难清,经过上面这番思考,自可得出结论,股东出的这道“难题”大概率是无解的。

如果你在企业做财务工作,整天想着的是怎么把乱七八糟的账做平了,怎么少交点税,那么我告诉你,你的财务职场走进岔路了。沿着岔路走下去不仅没前途,而且有风险。

不管是账务处理,还是税务处理,都需要有起码的合理性。就因为不具备合理性,某些财务方面的事情还真不好办、真不能办。一些财务人员有个错误认识,他们总以为能摆平公司里那些不合理的“破事”才显得能耐,摆不平是自己学艺不精、本领不济。财务人员这个认识真是错得可爱。

须知,做账与交税是顺理成章的事,它们都是事后的确定性事项,循规蹈矩做就行了,根本无需弄巧。财务人员需谨记一点,合理性是财务工作的规矩,也是财务人员需恪守的底线。

做财务工作是有一定风险的,财务人员应有必要的职业敏感,践踏底线、跨越红线的事绝不能干,不能自圆其说的事财务人员也不要去做。就算是公司领导提要求了,财务人员也只能当为则为,不当为则止。

如果财务人员一味取悦老板,总想着显出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很可能陷入缘木求鱼的境地。围绕确定性事项做文章,这文章很难做好,即便做好了,文章的格局也不会高。对这点,财务人员但凡想想就能明白,就算你把这些事情做得让老板满意了,又能怎么样呢?

弄巧与守拙是辩证的,力道过了,弄巧会成拙,坚持正道而行,则大拙若巧。财务工作的巧与拙存乎财务人员一心,坚持正道而行的财务人员不仅职场走得平稳,而且容易获得尊重。

财务人员在职场的价值体现在财务工作的价值上。财务人员的眼界和格局受限了,就会跌入只能提供低价值服务的陷阱中。实现财务职场突围,财务人员要从摆脱前面提到的那些“破事”开始。对于确定性事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遵循结果导向即可,财务人员不要为它们多费心思。

财务人员要想在职场成全自己,应刻意培养自己的全局视野与长远眼光,做事应立足于为企业建基立魂。财务工作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第二个层次,理顺公司的管理流程,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第三个层次;参与公司决策,帮助公司创造价值。

财务人员但凡搞清楚了财务工作的这三层价值,就不难找准自己工作努力的方向了。专业的人要用专业的态度表明自己专业的立场。只有路选对了,财务人员做起财务工作来才能腰杆壮、底气足。

2024年5月20日于福建闽清

Image

Image

财税课2024

聚焦实务 立足疑难 训战结合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