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意小满

 张鲸鱼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用文字,篆刻时光

   1   

最近独自应对辅导作业的战线无比漫长、战况无比惨烈

我这脾气和能力都到了临界点

脾气到了临界点,就意味着好脾气用完了

能力到了临界点,就意味着,我黔驴技穷了…

这两件事凑一块

终于在520的前夜,全线崩盘

就差一点点就要动手揍娃了

果然,只有在那些爱渐渐消失的时刻

才知道爱的感觉如此珍贵...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由于对于“我累了,我需要休息”这件事

二九一直很双标,解释一下就是:玩的时候身体的潜力无穷,哪怕就要趴下了,就是爬也要继续玩...这类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拼乐高、挖沙子、画画、看电影、看动画片、和弟弟斗嘴...

再展开解释一下就是:只要和学习没有关系的时候,他是怎么也不会说累的,累的不行了也要嘴硬说再玩五分钟

而二九的双标表现在,一到了打卡、写作业、写周记、看书、练字,但凡和学习沾一点点关系的事情上(当然,也是包括但不限于),他可以在还没开始,就喊累:“上了一天学,好累啊!”“今天考试了,好累啊!”“写了两页口算,好累啊!”——总之,当被要求学习的时候,他总要想办法缓一会,玩一会,休息一会...这个累都不需要铺垫,信手拈来...

比如这个周末疯玩两天,两天都以“电量告急”,不得不躺下告终...最滑稽的一天,是以累的趴在沙滩上动不了,只能蛄蛹收的尾,即便如此,也不肯承认自己“累了”,以“我还能再玩一会~”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海滩,回去的路上,车子一启动,就仿佛按下了神奇开关,啪叽一躺,呼呼大睡

啊,我内心这个崩溃和生气....

于是,在周末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提出该收收心学习了,他以累为理由拒绝了我,却提出了晚上要看动画片的需求;继而又推翻了手指破皮是风筝线划的,转为可能是小狗挠的...我说那我们需要打个疫苗,二九就继续:“那我回来还是要看动画片...”

我怒发冲冠...

不出所料,这一晚的结局就是,二九终于被我这具备十几年体育委员喊口号经验的肺活量外加女高音高八度的音效凶哭了

“啊啊啊,你现在是要闹哪样啊,我们打完疫苗回来哪还有时间看动画片啊...你一学就累一玩就精神这是要干啥呀,啊啊啊啊啊....”

当然,实况转播的话,效果会更生动立体一些,文字的力量简直弱爆了...

凶到最后,我脑子都有点缺氧了

我们暂时休战,等我缓过来,当然孩子也需要时间缓过来...

我和孩子说,妈妈这“凶”背后,并不是对你不满意,更多的是对“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但并没有做到”的自责

-比如我原本可以多问一会,或者保险起见先去把疫苗打了;

-或者我原本可以观察一下你是不是累了,在彻底没电之前,先把你拉下场休息;

-再或者可以在周五时就先把该写的作业、要打的卡提前完成,再考虑动画片的事情,免得又积累到最后一天,大人孩子都崩溃...

总之,我因为没有做到很好,所以多了很多的埋怨和攻击,如此一来,对自己更加的不满意,埋怨和攻击更上一层楼...

无奈时间紧迫,打狂犬疫苗要紧,这时候弟弟又来了一顿苦情戏:“妈妈,我也想去。”被拒绝后直接跪地嚎啕大哭:“啊,哥哥打针的时候没有我可怎么办啊?之前都是我陪着去啊!我不在的话哥哥打针太疼了、哭起来可怎么办啊...”

啊啊啊啊啊啊...唉,怎么幼儿园不给你颁发个奥斯卡

在经历了一顿鸡飞狗跳之后,我们娘仨终于挂完了急诊号,此刻我已经累瘫了靠在医院的座椅上,脑力和体力的双重夹击下,我开始纳闷那些三娃四娃五娃六娃妈妈们都是怎么做到的情绪稳定心平气和的

我转过头问二九:“不看动画片会怎么样呢?”

二九说:“会不开心。”

我说:“可是当你累趴下了还要看动画片,不开心的就是我了唉。”

我在想,他的不开心,为何对我冲击如此大呢?

我难到,因为接受不了一个孩子的不开心,所以就要妥协,无论时间多么晚、无论他多么累,都要给他看动画片吗?

我可以和他商量这件事吗?

我们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呀?

夜晚的急诊人来人往,喝醉酒打破头的、被小动物挠伤了手的、自己不小心摔了跟头的...在我们娘仨旁边转来转去,我们仨戴着大口罩,像三个被打败了的士兵,坐在这沉默不语

哥哥把头靠过来,依偎着我,弟弟已经没有了刚才即兴表演的激情,看着急诊一个个头破血流的伤病号还有点害怕,开始后悔冒冒失失尾随我们而来这件事...

人说,上帝不能无处不在,于是创造了妈妈

身为妈妈,给这俩小人儿提供精神庇护,我尽力了...

  2  

前两天母亲节的时候,看到一篇文案的标题《妈妈的角色,是在创造另一个人的人生》

这个描述真的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妈妈竟然被赋予了这么高的能力,忧的是妈妈真的具备如此之高的潜力吗,会不会有些累啊?

人到中年,我越发觉得,别说创造另一个人的人生了,我连创造自己的人生,都有些艰难

话说回来,人生真的是被妈妈创造的吗?

话说回来,妈妈的角色,其实并不限于创造另一个人的人生

妈妈的角色,是爱意传承的容器

当爱意渐渐装满这个容器

多余的爱,就会无处安放

并以爱的名义幻化出其他的情绪

此时,要么给这个容器扩容

让它能够承载更多的爱

要么,把爱收回来一些,留给自己

这也许就是,“恰到好处的爱吧”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经用good enough mother来形容一个“介于完美的母亲和糟糕的母亲之间”的状态,有人称之为,足够好的妈妈,也有人说,是刚刚好的妈妈,心理咨询师曾奇峰将其翻译为:60分妈妈;但也许,它便是在诠释,一种“恰到好处的妈妈”吧

最近热播的《我的阿勒泰》里,作者李娟不止一次写到自己的母亲,写母亲如何能干,如何在奔波时乐在其中,如何开了裁缝店、开了杂货铺、如何拉扯着外婆和女儿,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有人说,她一个人,活成了一支军队

是啊,我们都知道,妈妈们的强大,我们也会惊叹于妈妈的强大,我们有时候也会不自觉的,想要要求自己像这些妈妈们一样强大。

一个女人真的需要强大成这样吗?

其实我猜想,有些妈妈并不喜欢被夸强大——这种强大,更多的是妥协于现实,亦或者,是补位了缺失的角色

有些事,可以不是妈妈来做的

如果真的可以选择,哪个妈妈希望自己是强大的超人呢?

爱意小满,生活简单,岁月静好~

是多么美好的愿景呀!

也许,我们只需要做一个

恰到好处的妈妈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就可以了呀

(封面图为豆先生为我和孩子们拍下的读书合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