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这幅作品中的“八面出锋”,是视觉上的一场盛宴

 lzjhzg 2024-05-21 发布于河南
尽精微,致广大
——精微堂
这位进士因放屁被贬
一手好字又让他走上了人生巅峰

书友们好,我是精微堂主,一个学书法走了很多弯路,现在认真做书法科普以期让您少走弯路的非著名书法研究者。同趣相助,深感荣幸,如蒙不弃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堂主顿首。

今天我们以米芾为例,聊聊书法中的“八面出锋”。

图片

米芾行书信札《新恩帖》,纵:33.3公分,横的:48.5公分,现藏于北京故宫。

释文: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恭惟神明相佑,台候起居万福。芾即日蒙恩,大贤还朝,以开太平,喜乃在己。芾薄留泗滨,烝然来思,岂无念哉?谨奉状上贺,不宣。门人米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三月三日上。

经历半世纪的沉淀,米芾的行书艺术在五十岁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书法,尤其是那幅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透露出一股老辣之气,彰显了他书写技艺的精湛与成熟。

米芾独创的“八面出锋”技法,更是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笔锋之灵动,仿佛字字生辉,笔笔传神。

图片

所谓“八面出锋”,乃是米芾笔下每一笔画的始与终,皆以毛笔的不同锋面呈现,如同利剑出鞘,“八面”皆是锋芒。

这种笔法的运用,不仅展现了他笔触的多样性和变化无穷的韵律,更是给予观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每一笔都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图片

米芾的这种“八面出锋”与颜真卿的藏锋顿收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宋徽宗的瘦金体中的露锋大相径庭,显示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独树一帜的风格。

此幅作品,不仅见证了米芾书法成就的巅峰,更成为后世书道学者与爱好者津津乐道、细细品味的不朽经典。

图片

细致解读米芾作品的精致笔触,我们可见第一幅图所展现“吏”字的捺笔,以露锋之姿入锋、出锋,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韧性之美。

这股美感,虽似乎源于米芾毫不费力的一笔,却是其经过无数次磨炼后呈现的艺术效果,一种至精至熟的美的表现。

图片

深入观察,不难发现,“部”字之下“立”部的横笔以及“恭”字第二横,均流露出匠心独运的书写手法。

图片

米芾以尖锐之锋入纸,点缀之后提笔而行,最后以锋尖完美收尾,这种独特的笔法,不仅营造了一种夸张的美,甚至让人感到他在有意“炫技”。

图片

此幅佳作,不仅让我们欣赏到纸上笔锋的美妙,更使我们感受到了“八面来风”的笔墨神韵。

诸君,不妨常此文置于朋友圈,时常审视与思考,深入领悟米芾那精湛至极、技艺纯熟的“八面来风”之美。

图片

以上就是堂主今天的分享,您对“八面出锋”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