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译编参:多重危机背景下欧盟的韧性建设与认知域挑战 @大外交智库

 老王abcd 2024-05-21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5月20日)

一切的力量来自我们内心中的梦想,不要怕那些梦想看似不可实现。怀疑或者嘲笑就像风,当你自己站稳脚跟,就没有什么风会将你吹离方向,让你偏离轨道。

——〔美〕戴尔·卡耐基著《羊皮卷》

02

多重危机背景下欧盟的韧性建设与认知域挑战

来源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大译编参》编辑部

图片

北约旗帜和欧盟旗帜(来源:网络图片)

作者:莫妮卡·帕纳约托娃(Моника Панайотова),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助理教授,2018年欧盟理事会保加利亚轮值主席国副部长、前欧洲议会议员、保加利亚国民议会议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欧盟安全和防务政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风险和混合威胁,探讨了欧盟当前面临的多重危机和认知挑战。本文通过归纳演绎,发现欧盟的韧性建设存在以下几种方式:培育公民的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数字能力以及发展心理韧性教育;重视“快思考”与“慢思维”,两者相辅相成;采取指数型战略思维;密切与北约合作,构建“多维力量”等。2024欧洲大选迫近,欧盟应尽快增强自身韧性,提升对认知域的重要性领悟,应对重大挑战和混合威胁,维护欧盟成员国的民主社会体制。

要词:欧盟;多重危机;人工智能;欧洲大选;认知域;韧性;北约;实力

文源: Моника Панайотова, “Изграждане на Устойчивост в Европейския Съюз във Времена на Поликризисност и Предизвикателства в Когнитивната Сфера”,  Научни Турдове на УНСС, (5) 2023, ИК – УНСС

收录:《大译编参》2024年第5期,总第336期,大外交智库(GDYT)外文编译评议组创办。

编译:王姝怡,《大译编参》编辑部外文编译评议员,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审校:姚力丹,《大译编参》编辑部外文编译评议员,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再审:孙海涵,《大译编参》编辑部执行副主编,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终审:张童沿,《大译编参》编辑部执行主编,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系。


编译精选

一、理论框架

(一)“混合威胁”的概念

《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对近代西方战略理念有深刻影响,被认为是“混合威胁”的渊薮之一。尽管当今的欧盟安全环境已经因数字转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发生巨变,但古老的智慧仍具有适用性。在欧盟的认知中,“混合威胁”可概括为“通过多种方式,有意针对民主国家和相关机构的系统漏洞的调节和同步行动”。

(二)认知战

北约将认知战界定为一种结合网络、信息、心理工程、社会工程等非动能(негинетични/non-kinetic)作战能力的联合兵种作战方法。认知战隶属于非常规战争类别,可与常规战争同时进行,但产生的负面效果却比常规战争更持久。认知战可以干扰公民的认知功能和过程,会对国家社会的凝聚力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影响公共舆论和公民行为,获得相对优势。2020年3月,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下属的创新中心发布《作战2040:北约在未来将如何竞争》项目报告,要求将人脑作为继陆、海、空、天、网之后的第六个行动域,推动北约全成员国全政府参与这场新型战争,促使认知域这一无形战场的争夺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高地,围绕“制脑权”的争夺激烈展开。[1]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Ювал Харари)探讨了数据主义(Датаизма)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它如何重新定义专制国家和民主国家之间的界限。他提出,在过去,专制国家往往在创新和经济增长上落后于民主国家,部分原因是民主国家之间开放的信息流通促进了知识的累积和处理能力的提升。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情况可能发生转变。在机器学习领域,集中式的数据处理系统变得越来越高效,这意味着专制国家可能因为能够更容易地集中资源和控制信息流动而获得优势。这种集中化的数据处理能力可能使得专制政体在某些情况下比民主政体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在那些重视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领域。

目前,为了更全面评估不断演变的安全局势和应对所谓的“混合威胁”,欧盟联合研究中心与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欧盟应对混合威胁卓越中心正紧密合作,致力于开发一套通用理论模型。该模型旨在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国,其构建基于四个核心支柱:行为者及其战略目标、涉及的领域、采取的方法以及行动的阶段。在这个框架下,混合威胁的行为者既可以是国家实体也可以是非国家实体,他们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削弱对手的决策能力。这些行为者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手段,如建立经济依赖、工业间谍活动、网络攻击以及利用社会文化分歧等多达四十种不同的工具和策略。混合威胁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发起阶段,接着是破坏稳定阶段,最后是施加压力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心理战术作为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迷惑对手的感知并隐藏真实意图,行为者会在各个阶段对这些策略进行灵活交叉和组合运用,这是混合威胁的一大特点。

(三)多重危机

在2023年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风险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将其分为当前的短期风险、未来两年内的中期风险以及未来十年的长期风险。该报告特别指出,各类风险间的相互作用已构成“多重危机”,并且这些风险均可作为认知战的潜在利用点。鉴于此,欧盟各国需构建和发展应对“混合威胁”的能力,此目标可通过增强韧性予以实现。

二、韧性建设

(一)培育批判性思维、媒介素养和数字能力

1、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素养

入编欧盟法典的《视听媒体服务指令》《欧洲民主行动计划》和《媒体和音像行动计划》都强调公民的媒介素养在评估信息来源、打击虚假信息传播等方面的重要性。媒体素养不仅仅是关于学习使用工具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以便在其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做出判断和分析,并区分意见与事实之间的差异。

2、数字能力

2013年发布的泛欧公民数字能力框架(общоевропейска рамка за цифрова компетентност на граждан/DigComp)作为欧盟及其成员国范围内数字素养培养和评估的重要参照,涵盖信息数据素养、沟通协作、数字内容创作、安全和问题解决五个方面,契合终身学习理念,适应个人发展需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

(二)提升心理韧性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布鲁克(Lawrence Colebrooke)在其研究中探讨了精英士兵,如海豹突击队员所展现的心理韧性,并归纳出强化此能力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包括确立清晰且切实可行的目标、精通压力调控技巧、实施潜在情境的视觉化预演、采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培育适应恶劣条件并勇于跨越舒适区的态度、策划备选解决方案,以及维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些策略共同构成了心理韧性的坚实基础,助力个体在高压环境下取得成功。

(三)“快思考”与“慢思维”

诺贝尔奖获得者、行为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著作《思考,快与慢》中阐述了人类决策过程中的两种分别思维机制,即所谓的“快系统”和“慢系统”。传统媒体秉持信息可信、内容合理、意见多元的高标准,呈现的内容经过严格考证。相比之下,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更注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情绪的影响力。新媒体平台的设计鼓励用户分享和评论,这可能导致情绪的放大和观点的极化。依赖单一的信息渠道会造成认知偏差,两者应协同发展。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使用者的公民个体应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克服认知扭曲(Aberkan,2020)

(四)线性思维与指数型思维

“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是创造未来”(Drucker,2013),在多重危机背景下,为应对“混合威胁”,特别是在认知域,既应该管理现在,也应该创造未来,在连续性和变化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并最终成为新的现实。因此,惯行的线性思维不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个体应该转换策略,采取指数型思维模式。

由此,本文支持欧盟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CFSP)引入有效多数投票制度(Qualified Majority Voting,QMV),从而取代目前的全体一致同意原则。改革有助于减少分歧,提升决策效率,加速欧盟发展。同时应该注意,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不等同于就此达成持久协议。

三、“多维力量”的欧盟

当前,多重危机与全球风险交织,欧盟必须建设并发展“多维力量”,在软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规范力等方面实现平衡并进行有效利用。本文统合既有研究,归纳出两条可行路径。

1、建立应对混合威胁的战略框架,打造“多维力量”

如2016年推出的《应对混合威胁联合框架》,2018年发布的《增强应对混合威胁的能力和恢复力的报告》,2022年的“战略指南针”等。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欧盟形成了以全球战略为基础、增强自身态势感知和韧性建设、依托欧盟-北约合作、应对“混合威胁”的战略框架。其中,《增强应对混合威胁的能力和恢复力的报告》强调,选举期间极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线上操纵,攻击选举基础设施、制造虚假信息和来自第三方的蓄意破坏等值得关注。

2、完善法律法规,澄清媒体环境

相关措施包括2018年颁布的《打击虚假信息行动计划》,2020年的《欧洲民主行动计划》,2022年的《数字市场法案》《数字服务法案》等。上述法案的出台旨在规范数字市场的竞争秩序和服务质量,保护民主过程免受虚假信息的影响。若有望在2025年修订“战略指南针”,欧盟可被视为一股“多维力量”,采取整体方法和指数型战略思维,提升认知域及认知战的重要性。

四、结论

基于对全球风险和多重危机背景的深入综合研判,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欧盟韧性建设的关键问题,并以人工智能和认知领域为切入点,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策略。研究的结论凸显了欧盟发展“多维力量”的必要性和潜力,旨在增强其自身竞争优势,并提升整体韧性建设水平。针对“混合威胁”的挑战,本文强调了指数型思维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在快速思考和决策的同时,保持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和长远规划能力。通过培养这种思维模式,欧盟能够更加敏锐地应对威胁和变化,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此外,本文着重强调了公民心理韧性建设的必要性。在面对危机和挑战时,公民的心理韧性对于适应变化、保持积极心态和克服逆境至关重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欧盟可以促进公民心理韧性的提升,使其成为应对多重危机的重要资源和支撑。针对战略层面,本文提出了重新评估“战略指南针”的建议,并强调了与北约的协同合作,形成更加协调一致的综合安全体系。


译者评述

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欧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威胁和挑战,这些威胁不仅来自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还涉及到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各方在认知域上的竞争增添了新的维度。因此,欧盟将应对“混合威胁”纳入安全战略议程的首位,并将其作为战略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背景下,俄乌冲突等多重危机对欧盟的合法性基础和一体化体制构成了持续的冲击。此外,2024年欧洲大选结果的不明朗性增加了欧盟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欧盟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系统性分析,并重新评估其威胁认知,具有关键的意义。

本文提出了增强韧性建设的措施,旨在提高欧盟整体的应对能力通过这些举措,欧盟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来自不同领域的威胁,保护其成员国的利益和稳定,对关心欧盟韧性建设、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的研究者有较强的参考。此外,作者利用研究结论,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欧洲大选做出较为合理的预警,提醒人们警惕第三方的蓄意攻击,从而确保选举的公正性,现实意义较强。

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在推导的过程中大部分从欧盟立场出发,看待问题兼具严谨与细致,但难免有失全面。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通过从主体内部的视角,即欧盟自身的角度,可以深入探讨欧盟面临的具体挑战、威胁以及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还可以继续分析欧盟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对其认知能力和韧性建设的影响,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和协调问题。而从主体外部的视角,研究者可以将焦点放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欧盟的行为和政策的认知,以及对欧盟的潜在威胁和挑战。综合全面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以及其与其他国际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多元化的观点和分析方法也将有助于减少认知偏差,并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尽管作者已在文内声明欧盟无意将认知战等同于常规战争,仅作为“混合威胁”的一部分纳入战略考量,然而结合其他既有文献,不难发现欧盟存在着一定的双重标准现象,一边声言自身面临混合威胁,一边在事实上运用混合手段来对他国施加影响。此外,过度泛化威胁的倾向可能会加剧国内社会的紧张感,对外则不利于欧盟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因此,欧盟在处理威胁时应坚持公正、透明和一致的原则,以确保其行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同时维护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互信关系。

总之,欧盟面临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韧性建设措施来提高整体的应对能力,欧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注释

[1]门洪华,徐博雅.美国认知域战略布局与大国博弈[J].现代国际关系,2022,(06): 1-11,61.


问题互动

问题1、如何评估地缘政治因素对欧盟在认知域构成的挑战及原因?

问题2、你认为欧盟对“混合威胁”的认知存在过度泛化威胁的倾向吗?


译文拾贝

1、хибридна заплаха/hybrid threat:混合威胁

2、изкуствен интелект(ИИ)/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

3、устойчивост/resilience:韧性

往 期 推 荐

【大译编参】系列推文(二)

【大译编参】系列推文(一)

03

广而告之

(2024年5月20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GD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简报、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告发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联系人:王盖盖 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

微信号:GDYT-2017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04

平台记事

(2024年5月20日)

2024年4月15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知乎账号“大外交智库 GDYT”创作等级正式升为Lv9,内容优质分高达近20万分。

图片

05

推荐关注

(2024年5月20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图片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