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网都在预定的“上海女婿”,2岁进厨房,高情商哄妈:又一个来报恩的孩子!

 普象工业设计 2024-05-21 发布于上海

“大家好,我是瓜瓜,今天给大家做个紫薯桃花酥。”

视频中的小崽子,人还不及台面高,

做起美食来,倒是像有几年功夫。

三岁的瓜总,是象君最近的“互联网新鹅子”,

同龄人还在撒泼打滚,背诗且头疼的年纪,

瓜总已经熟练掌握各项生活技能,网友口中“又一个来报恩的孩子”。

看完视频,象君就想悄悄问一句:

“组团“偷孩子”去么?我先报个名。”

听说都在看瓜总做饭

三岁的瓜总,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和妈妈一起下厨房。

踩上小梯子,小小人儿仿佛拥有了厨房的最高使用权限。

撸上袖子,套上小围裙,今日的菜单是——葱油发饼。

埋头就是一顿揉面的操作,还给自己配音“嘿哟嘿哟”。

搅和油酥的时候,分神问问妈妈“我的威力庞大吗?”,

收到妈妈的肯定回答后,手下搅和的速度,仿佛更快了些。

偶尔来点freestyle,“放上我最爱的葡萄干。”!

尽管妈妈对咸口面食加甜口果干的行为,不甚赞同,但还是包容孩子的创造力:

“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哦”。

放学后时间还早,为了喂饱“咕咕”叫的小肚子,瓜总今日菜谱——香蕉蛋糕。

“搅一搅就能成功哦。”

遇到力气不足的碾压环节,妈妈主动提出帮忙。

瓜总还不乐意呢,伸着小手指扒拉“我自己来”。

磕蛋这件事,瓜总绝对是老手,

鸡蛋放在碗边轻轻一磕,沿着缝左右一分,鸡蛋就出来啦。

要是能磕出个双黄蛋,瓜总还得乐上一会儿。

曾经抱着妈妈的腿,哭喊着不让妈妈进厨房的幼崽,如今已经在厨房摸索出一套“生存法则”。

可谁能想到,一年前的瓜总还因为磕破鸡蛋而哇哇大哭呢?

不断完成新挑战,让做美食这件事,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充满满足感。

最开始让瓜总进厨房,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生活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今天,瓜总收到妈妈的指令——用过期面粉自制橡皮泥。

这事儿瓜总可喜欢啊,既能玩面粉,又能揉面团,简直不要太快乐。

一边嘴里念叨着配料,一边认真地执行操作。

纯白的面团,加入各种食用色素后,就变成了彩色的橡皮泥。

这种亲手制作玩具的体验,实在是太奇妙。

瓜总喜欢吃糖,妈妈为了让瓜总吃得更健康,索性带着瓜总自制橘子软糖。

不过,由于原材料橘子太好吃,瓜总没憋住肚子里的“小馋虫”。

一边看着妈妈榨汁,一边害羞地说“还能让我再吃一块吗?”。

此刻,孩子的天真,显露无疑。

榨汁时,听到妈妈夸“还是瓜瓜力气大”时,

瓜总紧攥着小手,使出吃奶的劲,恨不得妈妈的夸奖来得更猛烈些才好。

做好的软糖,可爱极了,笑得瓜总眼睛都眯成了缝。

一口下去,仿佛全世界最幸福的味道,都进了嘴里。

全网都在预定的“女婿”

随着小瓜总越来越火,评论区纷纷出现“预定女婿”的网友。

毕竟,瓜总实在是太优秀。

三岁,狗都嫌的年纪,瓜总却相当独立,且有自己的主意。

早上起床,不用多催,一股脑就从床上起来。

接着换睡衣,叠被子,一系列操作早已成为瓜总的日常习惯。

遇到扣子多,不容易穿的衣服,瓜总也会露出手足无措的表情。

这时,在旁边的爸爸就会一步步教瓜总,直到瓜总自己掌握诀窍。

有这样耐心的父母,小瓜总怎么能不优秀呢?

其实,早在两年前,瓜总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瓜妈也曾陷入深深的焦虑,

一个人带娃,怎么可能带的好呢?

后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瓜妈慢慢发现,原来小小的他,也能独立完成许多事情。

出门前,瓜总一定会问一遍妈妈:

“手机带了吗?钥匙带了吗?”

妥妥的管家仔。

每天早上爸爸去上班,瓜总都会不厌其烦地表达爱意:

“加油哦!爱你哦!”

玩好玩具,瓜总也会完成妈妈的交代,把零散的玩具归纳回原位。

这样一件小事,既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锻炼孩子的思维条理性。

别看瓜总还小,遗传了父母高情商的他,常常爆出金句,逗得家人合不拢嘴。

和妈妈一起干家务时,会笑眯眯地鼓励妈妈:

“我来帮你,你来帮我,互相合作!”

听到妈妈失落地说做成的溶豆不够脆时,着急地一顿输出:

“脆的脆的!妈妈你听,噼里啪啦的。”

小小人儿,总能精准地戳中父母二人的心窝窝。

一句平凡的话语,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有了魔力。

也不禁让人感叹,小小年纪的他,却有着如此优秀的表达能力。

好的父母,治愈一生

其实,从瓜总和父母的互动不难看出,瓜总如此招人喜欢,离不开父母的智慧。

瓜妈,妥妥的情绪稳定达人。

放学后,瓜总看到路边的水滩,想去踩踩。

瓜妈提醒他会溅湿衣服后,就不再劝阻孩子的举动。

眼看瓜总两只脚蹦入水滩,鞋子全部打湿,瓜妈也不训斥。

反倒是瓜总反应过来“哎呀,鞋子都湿了”。

看似纵容孩子贪玩,实则是让孩子自己体验过,明白后果,下次就会慎重。

到了吃饭的时间,而瓜总还在专心拼图。

瓜妈没有催促孩子,反而陪伴他一起做完手头的事,哪怕饭菜已经渐渐变凉。

许多人问“为什么瓜总做事情专注度这么高”,原因就在这。

瓜妈和瓜爸还很不吝啬对孩子的鼓励、赞美,给足孩子情绪价值。

常常能在他们做饭时,听到这样的对话:

“妈妈,我很需要你的加油!”

“加油啊,大力士瓜瓜!你看我一给你加油,你的力气都变大了。还不谢谢我。”

“谢谢妈妈!”

这也让瓜总毫无保留地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小嘴巴甜过蜜糖。

“妈妈,你今天蛮乖的嘛!”

“妈妈,亲亲我!”

虽然瓜总才三岁,并不妨碍一家三个人如朋友般的交流。

一天,瓜妈心情不太好,瓜总前来关心,瓜妈没有强撑,而是向儿子示弱:

“妈妈心情还没调整过来,想吃海底捞,还想吃烧烤”。

瓜总一听,扭着身子出去了,再回来时抱着他的“小金库”。

他说,要用里面的钱,请妈妈吃所有她想吃的东西。

由于平时瓜妈带娃居多,瓜爸会尽可能地教育瓜总,要体谅妈妈的辛苦。

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第一口总是妈妈优先。

妈妈在瓜总口中,永远都是最美丽的“海洋公主”。

看完瓜总一家的日常,令许多恐婚恐育的年轻人,开始向往婚姻。

评论区纷纷现身“这样的生活真美好”!

是啊,暖心的故事听的太多,但自然流露的东西,永远最动人。

正如妈妈在聊天时问“你爱我吗”,瓜总给的回答:

“我爱你,你也要爱自己哦!”

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把爱意灌输给家人。

很多人都在追问,怎么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瓜总一家的生活,让“育娃”这道课题,有了美好的解答公式。

即使你会惹我生气,

即使你在某些方面天赋缺缺,

即使你不是完美小孩,

但我依然包容你成长中所有的小毛病,并与你一起庆祝所有进步的小瞬间。

图源@Evan是只小胖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